“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乡村产业时作出的指示。广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促进产业兴旺?4月11日,“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广东乡村振兴”大型调研采访活动走进云浮罗定市榃滨镇肉桂主题公园、罗定市稻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长岗坡纪念馆等地,以罗定为窗口,探寻农业产业发展的广东经验。
近年来,罗定市发挥全国粮食先进县和全国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试点单位的优势,以稻米、南药、罗竹三大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带动、社农互动”,联结大市场、牵手小农户,促进富民兴村。目前,罗定培育县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2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1家,发展专业合作社783个,建成特色农业商品基地110万亩,带动全市55%以上农户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现户均增收3500多元。
——·关键词:肉桂·——
建设肉桂主题公园开发农旅养生项目
走进榃滨镇肉桂主题公园,漫山葱茏的肉桂树映入眼帘,阵阵馥郁的桂香沁人心脾。
据介绍,该园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规划建成集种植生产、观光娱乐、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中医药研究、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目前,园区第一期建设内容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完善肉桂文化长廊、肉桂产品展示木屋、功能停车区和南药种质资源圃的建设,并引进企业开发肉桂养生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肉桂主题公园的内涵。
“肉桂全身都是宝。”谈起肉桂产业,云浮市副市长、罗定市委书记黄天生如数家珍。他介绍,肉桂的产品有桂皮、桂油、桂枝、桂宗、桂顶。桂皮是名贵中药材,桂油是医药、食品、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可口可乐等饮料的原料之一。
“世界肉桂看中国,中国肉桂看罗定。”黄天生自豪道。罗定肉桂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质量上乘,桂油含桂醛量高。桂皮主要出口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国家,桂油主要出口美国、西欧及中东国家。罗定市的桂油、桂皮在国内出口销售占有率达20%以上。罗定市把种植肉桂作为特色农业,不断扩大罗定肉桂的影响力,擦亮“中国肉桂之乡”的品牌,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问题。
大企业牵手小农户桂农年均增收上万
事实上,肉桂主题公园只是罗定肉桂产业园项目的“冰山一角”。
2018年8月,云浮南药(罗定肉桂)产业园被批准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核心区面积450亩,肉桂产业观光带面积1万亩,辐射带动区共100.7万亩。该园区已引进项目10个、总投资37.2亿元,已形成了以一力、德澳、泰康等药业为龙头的华南地区最大中药提取基地——罗定中药提取基地,规划总面积5000亩,计划用2-3年将园区拓展成为支撑广东特色南药试验区核心区发展的主载体,推动罗定肉桂产值跃升至50亿元,可创造就业岗位1000多个。目前,肉桂产业园“七个一”项目建设正在推进,即肉桂研究院、深加工基地、南药(肉桂)物流园、肉桂展示展销中心(博物馆)、良种育苗与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中国肉桂主题公园以及中国肉桂之乡精品旅游线路。
罗定市依托云浮南药(罗定肉桂)产业园,出台了《罗定肉桂产业园联农带农试行实施办法》,探索联农带农、富民兴村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了“公司+产业联盟+合作(联)社+农户”模式。全市组建了以罗定市中树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罗定肉桂产业联盟,并在榃滨、附城、泗纶、黎少、连州、加益、龙湾7大肉桂主产区组建了7个镇级农业专业合作联社,在有5户以上种植肉桂的村(居)委组建了110多个村级专业合作社。整个机制以合作联社和合作社为纽带,联结企业和农户两头,即以园区为“土壤”,以公司和产业联盟为“树干”,以镇级合作联社为“一级分支”,以村级合作社为“二级分支”,以千家万户桂农为“绿叶”,形成“树状”的“大企业牵手小农户”格局,带动10万多户桂农参与产业发展,每户增收1万元以上。
——·关键词:稻米·——
“罗定稻米”品牌化成当地农业“名片”
“我们公司生产的‘聚龙米’,最贵能卖到68元一斤,最便宜的也要9元一斤。”在罗定市稻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稻米加工区,工作人员的一番介绍,引来记者们的惊叹。
“聚龙米”可谓罗定市品牌农业的一张代表性名片。据了解,罗定是广东省重要的粮产区和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曾五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罗定稻米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罗定有机米入选“广东十大最具人气土特产”。
近年来,罗定建成20万亩国家级标准化绿色水稻示范区,带动全市年种植优质稻50万多亩,年产优质稻谷20多万吨,产值近10亿元。罗定市丰智昌顺科技有限公司、罗定市稻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罗定市合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分别打造了“亚灿米”“聚龙米”“警蛙香米”等稻米品牌,其中亚灿米获得了欧盟和日本JAS-JONA有机食品认证;聚龙米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
据介绍,自2012年以来,罗定成功举办了七届“罗定稻米节”,不断擦亮罗定稻米的品牌,使“粒粒如玉,绿色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罗定稻米先后获评为“2016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等。
——·关键词:长岗坡·——
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打造“广东红旗渠”
“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罗平镇长岗坡渡槽被称为“广东红旗渠”,是罗定人民齐心治水的奇迹见证。
走进长岗坡纪念馆,昔日的红色故事被娓娓道来。原来,受地理和气候因素影响,罗定人民曾长期饱受“十年九旱”之苦。上世纪70年代,频现“万人大会战”的长岗坡渡槽建设工程,正是要以“人工天河”根治旱情。渡槽跨越罗平辖区的平垌、山田、竹围、双莲等村委,把河水引流入生江镇的金银河大水库,全长5200米,常年引水流量为25立方米/秒,规模和长度在人力建造渡槽史上雄居国内第一。自1981年竣工以来,累计输送150亿立方米水,有力保障了周边近1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以及50多万群众饮用水。罗定人民的治水奇迹,被凝练为“为民、担当、实干”的长岗坡精神。
如今,长岗坡渡槽已成为首批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之一,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依托这一红色资源,罗定规划建设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集展示展览、学习教育和日常办公功能于一体的长岗坡纪念馆;二期主要建设“五位一体”新农村示范点,包括建设长岗坡纪念广场、纪念碑、水利博物馆、民宿客栈、观景平台以及观景塔等设施,计划于2019年12月建成。一期纪念馆自去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已吸引了超过4万名党员群众前往参观学习;二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罗定将借此打造一条“党建+红色文化”主旋律的中国长岗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
弘扬好长岗坡精神干群共建美丽乡村
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教育是党建引领的重要内容。罗定市通过积极挖掘长岗坡渡槽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紧抓各级党组织建设,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新时代乡村振兴。
目前,罗定市以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为纽带,将21个镇街新时期党校、党员干部讲习所和党员工作坊等宣讲阵地联结起来,大力开展“百堂微党课”“长岗坡党员先锋行”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和弘扬好长岗坡精神,开展“立标、对标、达标”等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工作办事效率。
在长岗坡精神的推动和激励下,罗定市各级党组织战斗力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高涨,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通过“以奖代补”划拨5460万元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竞赛,让各村赛出动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比学赶超”氛围浓厚;“温氏模式”加快推广,选址罗定市金鸡镇的温氏现代综合养殖示范基地计划总投资3亿元,存栏奶牛5000头,预计年产原奶2万吨,产值1.5亿元,同时依托“公司+基地+养殖小区”模式发展肉牛养殖,规划年出栏肉牛1万头,总投资8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
此外,罗定市乡贤反哺乡村、参与建设的热情也空前高涨。目前,省内外罗定商会成立乡村振兴发展促进联络会25个,发展会员单位4700多个,捐款捐物支持乡村建设资金1700多万元,其中罗平镇建立首个镇级乡村振兴发展基金会,已收到捐款490万元,有效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南方农村报记者肖婉琦摄影吴秒衡胡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