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新闻网讯 3月26日,“喔喔喔”,雄赳赳、气昂昂的公鸡用激扬的打鸣声报晓着黎明的到来。早晨6点,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厂镇和平村犇牛种养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80后”兄弟俩罗卫国、罗斌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就此铺开了。拖料、加工、调配、搅拌……经过一个小时的操作,一顿由牧草、玉米粉、玉米杆、豆粕、酒糟和豆腐渣等原料配制成的营养早餐,在饲槽中均匀分摊开来,膘肥体壮的牛儿一拥而上,大快朵颐。

“西门塔尔肉牛是合作社从内蒙古引进的。经过5个月的潜心科学喂养,现在每头重量至少达到了500公斤以上,凭借我们身上的这股‘牛劲儿’,今年一定能发牛财。”谈起牛产业,罗卫国娓娓道来,脸上充满了自信。

在和平村乡亲们的眼里,罗卫国、罗斌兄弟俩既是村里最早开始规模化生态养殖的“达人”,也是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能人”。2014年,兄弟俩在当地政府“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引导感召下,怀揣创业梦想希望,双双回到了家乡和平村,联合20名村民组建了村里第一家合作社——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犇牛种养专业合作社,投资140万元,建起了年出栏量达2800头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2015年以来,合作社生猪产业年实现经营收入200万元。

2021年,受疫情影响、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合作社生猪产业经营坠入“谷底”,面对严峻形势,兄弟俩对合作社发展进行重新规划,决定利用现有现代化设施开启新的养殖创业项目。通过3个月的考察,育肥体格大、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的西门塔尔牛成为兄弟俩首选。2022年10月合作社投资130万元,从内蒙古购回了100头西门塔尔牛,并对产业进行了全面“升级”,搭建起一条新的产业链。合作社通过采取种养循环模式,实现了“种”与“养”的结合和循环。今年合作社在抓好猪、牛养殖的基础上,发展牧草60亩、玉米45亩、鱼塘28亩、罗汉果110亩。

“他们兄弟头脑灵活,能吃苦,养殖技术又高,跟着他们干,我领养的10头牛,纯收入8万元应该没有问题。”提起罗氏兄弟,合作社社员何成辉忍不住竖起大拇指。50岁的何成辉不仅在养殖场从事喂养管理工作,而且领养了10头西门塔尔育肥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下阶段,我们计划发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利用种养循环,带动农户参与肉牛、种植产业发展,打造和平村特色产业链,让犇牛合作社更‘牛’,老百姓致富更有底气。”望着让沉寂山村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牛儿,罗斌信心满满地说。(通讯员 梁华 周洋)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