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致富伞” 带动农户增收
当天,海口网记者在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1号大棚内看到,专用钢架上堆放着密密实实的菌包,一朵朵小姬菇如一把把灰白色的“伞”,从菌包里“撑”了出来,而后向上生长。据介绍,该基地采用自动控温、排风系统、喷雾机等设备进行培育。“小姬菇生长环境温度在18-22摄氏度,浓度为800-1000,我们每天会在设备上设定相关数值,为蘑菇生长提供适宜环境,确保优质丰产。”基地工作人员罗建夫介绍。目前,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已种了1万多个菌包。
“你看,像这般大小的就可以摘了。”在两排钢架中间,仁南村脱贫户杨祖军的爱人林英莲左右仔细查看,碰到“适龄”的小姬菇便用手轻轻摘下,放进一旁的箩筐里。今年50岁的林英莲一家有6口人,过去,家里3个孩子在上学,母亲年迈,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夫妻俩身上,在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政府从医疗、教育、产业等方面进行扶持。
农户采摘小姬菇。
脱贫后,林英连一家发展了庭院经济,两个小孩也已经毕业,“食用菌基地投产后,我来这里打散工,每天能挣120元,现在压力没那么大了。”林英莲说,她还种了黄皮、菠萝蜜、木瓜等果树苗,以及青菜等蔬菜,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目前,约8名农户在食用盘活优势资源 打造儒佐蘑菇品牌
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于2015年建成,由于各种原因于2016年停止。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邢健驻村后,便与镇、村各级干部重新谋划,重启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1、2号大棚,并于今年下半年投产。前不久,基地已经出了第一茬小姬菇,卖900多斤,销售收入6000多元。“小姬菇菌包来自云龙,7-10天左右就能够出菇,每包每岔能产3-4两左右,可产3-4茬。4茬收完后,我们再更换菌包。”邢健介绍。菌种植基地做采菇 、剪菇等工作。
农户正在剪菇。
谈到为何要重启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邢健说,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发现,小姬菇、猪肚菇等菌类的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收益较高,但是市场供应不足,“再加上任南村羊山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优势,我们就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土气候的偏高温品类,通过盘活儒佐村优势资源,让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发挥产业扶贫实效。”
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采用“党支部+集体公司+合作企业+农户”的模式,“我们把生产和销售两个模块相对独立开,生产环节由企业负责技术和日常管理,以村民参与为主。在销售环节,我们鼓励村民参与到销售中来,通过‘小菜一篮’公司销售网络销售食用菌。80%的收入由销售的村民自主支配,剩余的20%交到村集体企业。”邢健说。
目前,仁南村儒佐食用菌种植基地第二茬菇已陆续上市。下一步,该村计划结合“一村一品”及儒佐蘑菇品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发展采摘、蘑菇农场、蘑菇加工等产业,通过项目菌包重复利用发展蚯蚓养殖,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多途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