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刘集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促进了本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清洗、粉碎、粉渣分离、沉淀、冲糊、打漂……这两天,位于刘集镇张蔡村的薯香园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爱章、张爱好正带领村民加工粉丝,忙得热火朝天。

“这是刚刚发往中粮集团蚌埠、宿州、马鞍山等分公司的粉丝。”张爱好拿着出货单据告诉记者,每年与中粮集团签订10万斤订单销售的同时,又与中国邮政合作签了2年粉丝专卖合同,现在通过“农粮驿站”“九个挑夫”等线上平台销售,2021年粉丝销售额突破600万元。

“薯香园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薯祥’牌粉丝,延续了传统手工工艺,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色素,口感韧滑,味美质佳,保留了过去原有味道。”张蔡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平秀介绍,合作社陆续参加安徽名优农产品交易会、上海农展会、长三角供销合作社名优农产品展销会、广东国际薯业博览会、中国旅游国际博览会等,提高了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

销量提升了,需要的红薯也更多。薯香园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方式,带动200余户村民开展规范化种植,其中有125户脱贫户,平均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

而在刘圩村的美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车间,生产加工艾草场景一样火热。

“2021年合作社完成‘艾小农’商标注册,300多亩艾草收获260多吨艾叶,带动农户种植艾草2000亩。”美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武堂表示,一期500平方米厂房项目建成,1300平方米的提绒卷条车间已投产。下个月,面积3000平方米的二期项目中的年产3000公斤单方艾草精油提取车间和艾草纺织品车间建成投产,将进一步丰富艾草产品形式,实现产品差异化营销。

刘集镇党委副书记刘峰介绍,“艾草是多生长于荒坡、田间沟渠的一种常见药草。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多地医院均将艾叶烟熏、艾叶洗浴、艾叶洗手、艾灸防瘟、佩戴香囊等作为防疫重要手段和建议。我们结合刘集土壤成分、物候特点等,经多方考察论证,把艾草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抓,制定艾草发展规划,扩展艾草种植规模化、加工产业化。”

当前,刘集镇推广“订单+收购+分红”等模式,以技能培训、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强化利益联结,增强农户经济效益。以“理论+实训”技能培训,三百余户农民加入艾草订单种植。而美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艾草项目全部投产后,艾草种植面积将扩大到一万余亩,带动五十余人就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