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牛肉价格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二是牛属于单胎动物,繁殖率不高,加上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饲养基础母牛的极少,导致用于育肥的犊牛严重缺乏。那么,农户在饲养繁殖母牛和犊牛过程中如何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呢?效益的措施介绍如下:
一、科学饲养基础母牛
1.空怀期的饲养管理。
能繁母牛最好选择杂交一代或二代母牛,其生产的犊牛个体大、产肉率高,经济效益就更为明显。当母牛处于空怀期时,应进行驱虫、健胃,这点非常关键。驱虫药可选用伊维菌素针剂按说明肌内注射,一般用量为0.3毫升/千克,连用2次,间隔时间为7~10天,以驱除母牛体内的线虫和体表的螨虫、血虱等,但伊维菌素对牛体内的吸虫等效果较差,如怀疑牛感染吸虫再用阿苯达唑或硫双二氯酚驱虫。健胃药用复方山楂粉、健曲粉(厚朴散)或牛胃药(平胃散),山楂粉、健曲粉的用量依牛体大小每头每次饲喂100~200克,牛胃药依牛体大小每头每次饲喂100~150克,每天1次,连用3次。母牛配种前7天应加强营养,促使排出的卵质量更优良,精卵结合后生产的牛犊更壮实、健康。
2.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确定母牛妊娠后,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计算好预产期。
母牛的预产期平均为282天,其范围在276~285天,计算方法为配种时的月份数减3、日数加6,即为该母牛的预产期。例如:某头母牛5月8日配种,那么该母牛预产期为次年2月14日,前后相差1~2天。准确计算预产期很关键,可以确保新生犊牛100%成活。
二是注意母牛的营养搭配与供给。
对妊娠母牛的饲喂,遵循其营养需要“前后低,中间高”的原则,即母牛刚妊娠时应以青、粗料为主,妊娠中期胎儿生长发育较快,应注意增加富含营养的饲料,以满足胎儿和母体的需要,妊娠后期应适当减少营养的供给,避免因胎儿发育过大导致生产时发生难产。另外,在冬春季节青饲料缺乏时,养牛户应储备一定量的青贮饲料或青干草,否则母牛会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导致胚胎死亡、流产等。
三是适当运动。
妊娠母牛每天应放牧2小时以上,这对母牛生产很有帮助。经验表明,长期圈养的母牛缺乏运动,发生难产的概率极高,因难产导致犊牛死亡,甚至母牛也发生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养牛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四是做好接产与助产工作。
母牛预产期的前几天,应精心饲养与管理,并注意观察母牛的行为,如母牛乳房可以挤出乳汁,即可判断母牛已临产,特别是有的母牛于晚上产犊更应注意,避免造成犊牛产出后无人看护而被踩死、压死或继发感冒、肺炎等疾病死亡;犊牛产出后应立即用棉布擦拭干净其口腔、鼻孔周围的黏液,以利呼吸和保温,并将母牛阴部擦净,以防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产科病。
母牛发生难产时,应请专职的兽医人员进行接产,切忌用力拉胎儿,因母牛难产时请壮劳力用力拉胎儿而发生子宫全脱的事件时有发生,导致母牛与犊牛双双死亡,特别是圈养的母牛更易发生难产,这样的惨痛教训应引起母牛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二、科学培育犊牛
对新出生犊牛应进行精心饲养与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科学断脐。
犊牛出生后应立即用5%碘酊对脐带断端充分消毒,最好对断端进行结扎,以防出血和感染,并及时擦净犊牛身上的黏液,特别是口腔与鼻腔周围的黏液,以利呼吸。
二是早吃初乳。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乳糖等高营养物质,可以增强犊牛的免疫力并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促进胃肠早期活动和胎粪排出。
三是早开食与补料,促进瘤胃发育。
瘤胃是牛一生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成年牛瘤胃占胃容积的80%左右,新生犊牛却不到1/3,还不能消化粗纤维饲料。
因此,犊牛要想生长良好,培育好瘤胃非常关键。犊牛在2周龄时,可锻炼其采食一些幼嫩的青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饲喂牛专用颗粒料,这样可以促进瘤胃乳头及早发育,对成年后消化吸收饲草料有很大促进作用。
四是驱除体内线虫。
对犊牛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犊牛新蛔虫,该病可通过母体胎盘感染犊牛,因此建议犊牛在15~30月龄即用左旋咪唑针剂7.5毫升/千克体重储备一定量的青贮饲料或青干草,否则母牛会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导致胚胎死亡、流产等。三是适当运动。妊娠母牛每天应放牧2小时以上,这对母牛生产很有帮助。
经验表明,长期圈养的母牛缺乏运动,发生难产的概率极高,因难产导致犊牛死亡,甚至母牛也发生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养牛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五是做好接产与助产工作。
母牛预产期的前几天,应精心饲养与管理,并注意观察母牛的行为,如母牛乳房可以挤出乳汁,即可判断母牛已临产,特别是有的母牛于晚上产犊更应注意,避免造成犊牛产出后无人看护而被踩死、压死或继发感冒、肺炎等疾病死亡;犊牛产出后应立即用棉布擦拭干净其口腔、鼻孔周围的黏液,以利呼吸和保温,并将母牛阴部擦净,以防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产科病。
母牛发生难产时,应请专职的兽医人员进行接产,切忌用力拉胎儿,因母牛难产时请壮劳力用力拉胎儿而发生子宫全脱的事件时有发生,导致母牛与犊牛双双死亡,特别是圈养的母牛更易发生难产,这样的惨痛教训应引起母牛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三、疫病防治
不论是母牛还是犊牛,均应做好口蹄疫、炭疽、牛出血性败血症这3种疫病的预防,具体做法为:母牛空怀期即用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疫苗进行免疫注射,间隔7天用牛出血性败血症菌苗肌内注射,再隔7天用炭疽芽孢菌苗免疫注射,并佩戴好免疫耳标;犊牛3月龄时注射口蹄疫疫苗,间隔7天用牛出血性败血症菌苗肌内注射,再隔7天用炭疽菌苗免疫注射,并佩戴好免疫耳标。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每天清扫牛舍,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做到随时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实行严格的定期消毒,消毒药品要随时更换,以防止细菌和病毒产生耐药性,彻底切断传染源,确保牛场牛只健康无疫。
经测算,农户按以上方法饲养1头优良母牛,年可产犊1头,1年纯收益在8000元以上,如养2头优良母牛即有近2万元的收入。
作为国家盐碱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执行单位,胜伟集团形成了盐碱地治理自主知识产权六大核心技术体系,获得了2600余项盐碱地治理专利技术,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相关专利在潍坊滨海、内蒙、陕西、黑龙江、浙江、江苏等多地均得到了很好的项目实践验证,上百平方公里长期闲置的盐碱地在胜伟现代科技的复育和保护性开发下得以焕发生机,并成功完成“中国海水稻”重大科研示范项目在大庆、南泥湾、东营三大“海水稻”试验田的盐碱地改良工作,引起国内外关注。
15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胜伟人对于盐碱地的独特认知哲学,常人眼中无法利用的荒芜之地,在胜伟人眼中却是一方无人为污染的自然净土和产业开发宝地。胜伟集团在探索和实践盐碱地复育、保护性开发技术体系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盐碱地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提出了“盐碱地+”的商业模式,致力于在盐碱地上打造“盐碱地农牧产业园”。
“我国有大量闲置的盐碱地,有效开发和利用闲置盐碱地,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潜力巨大。”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刘作凯指出,胜伟集团提出的“盐碱地+”的商业模式,将生态养殖与盐碱地生态治理有机结合,实现盐碱地上“种、养、加”相结合,开辟了一条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高效农业新路径,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胜伟“盐碱地+”商业模式,将盐碱地打造为一个产业平台,首先对盐碱地进行复育和保护性开发,实现盐碱地向可耕地资源的转化;第二步在开发后的盐碱地上打造一、二、三产协同发展的盐碱地产业生态综合体,实现产业生态间的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痛点,其中缺少充足的饲草、饲料种植土地资源,养殖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废水、肥料污染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胜伟“盐碱地+”商业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缺少有机质是盐碱地复育过程中要解决的一大问题,而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是优良的生物有机肥原料来源,通过在养殖场周边引入生物有机肥加工厂,可实现对于畜禽粪便与屠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肥料的处理,实现变肥为宝,大面积改良复育盐碱地。而在改良复育后的盐碱地上选育、种植耐盐碱优质饲料作物,在不占用现有可耕地资源基础上,可大幅度增加优质饲料草场的面积,为畜牧养殖业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同时,胜伟还可引入精饲料加工厂,将盐碱地上产出的鲜草转化为精饲料,就近供应养殖场的需求,从而实现盐碱地上农牧产业园的零污染、零排放,内部产业间实现生态循环。目前胜伟集团在潍坊滨海的农业种植园和国际畜牧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已建设完成了年屠宰加工肉牛10万头的现代化食品厂和多个大型隔离场。占地3000亩的盐碱地生态种植园也初步成型,盐碱地无公害农产品,碱地苜蓿、羊草、青贮玉米等饲料作物均已试种成功,并实现规模化种植、量产。
盐碱地农牧产业园模式还具备良好的可推广复制性,胜伟集团调研发现,中国的盐碱地分布区,与贫困人口分布区以及传统的畜牧养殖区,存在高度的重合性,盐碱地上的贫困人口因缺乏盐碱地利用技术,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如何利用好手中的盐碱地技术资源优势,同时有效承接当地畜牧养殖传统,实现盐碱地资源产业化运营,带动盐碱地分布区人口脱贫致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所有胜伟人持续探索的课题。
在产业智慧化理念指引下,胜伟集团依托智慧农业与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在产业运营管理中导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少人化管理,通过搭建电商平台,结合区块链等前沿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建立起贯通全产业链条的智能信息体系,实现盐碱地农牧产品的全程可追溯,彻底解决当前国内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最大痛点,从全流程保证食品的安全可信。
未来,胜伟集团将充分发挥盐碱地改良技术优势、潍坊港口物流优势、整合国内外优质种畜资源,积极走出去,辐射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分布区,建设盐碱地农牧产业园,开创新型扶贫模式,将国外优质肉牛种源引入国内,以每2000-2500亩盐碱地建一座可存栏500头的智能“牛仓”,形成一条“盐碱地农林牧复合、草果田契合、一二三产融合,种养加产业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助推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