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

信息技术是优质学校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的有效方式。多年来,人大附中以信息技术为推手,努力架起跨区域、跨校际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创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构建网络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更多优质学校的参与。2005年,人大附中发起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的优质中学,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集成与共享的平台和机制,具体做法是:

1.坚持公益性。联盟作为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任何学校和个人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都可以免费申请成为联盟会员,使用网上全部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资源上传到网络与他人共享。

2.机制创新。联盟创建了在政府支持下,充分发挥名校作用,吸纳企业参与的共建机制——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人大附中主办、北京正保网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联盟校共建共享教育资源。这样的机制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使联盟的运作有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

3.技术创新。在国家重大课题“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成果基础上,建成基础教育网格平台,实现对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实现联盟学校校校有节点;班班有群组;人人有空间;资源能共享;宏观有管理。

网课的经验分享_优质网课分享经验_优秀教师网课经验分享

图1 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运行机制

4.开发名校资源。我校联合上海师大二附中、长沙一中等39所知名学校开发优质网络资源,包括:小学至高中常规课程资源;经济、第二外语、创造发明等校本特色课程60余门;小学到高中理科动画实验约250个。这些名校的教育资源惠及了更多的学生。

5.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支持。甘肃、河北、青海、陕西、山西等省教育厅积极遴选推荐学校加入联盟。

联盟成立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目前,加盟的中小学已达3900多所,注册的教师和学生人数60多万。 联盟先后开展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西部行”、“支援西部教育”等活动,向新疆、内蒙古、宁夏等12个边远省市免费开放。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人大附中考察时,看到宁夏六盘山高中和贵州毕节民族中学的学生,与北京孩子共上远程通用技术课,并通过联盟向数千所学校现场直播,总书记非常高兴。信息技术使远隔千山万水的孩子共享优质资源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二、建立校际间跨校选修平台,整合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

人大附中与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合作,建立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四校学生跨校选修课程及学分认定,促进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助于区域基础教育质量总体提升。

1.建成跨校选修网络平台。通过平台实现了四校课程的在线直播,点播,课后辅导等功能。教师可以在网上授课、辅导、备课;学生可以跨校在线选课、学习交流、获得互认学分。

2.建成在线直播交流系统。建成远程互动录课教室,配备自动录课系统的硬件设备。通过在线直播交流系统,可以在任何一间有互联网的教室,实现在线直播,远程学习和交流互动。

3.进行网上课程的合作开发。汇集四校特色课程进行整体构建,开发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段的精品课程;依托课程组建跨校学生课题研究小组。

优质网课分享经验_网课的经验分享_优秀教师网课经验分享

图2 四校学生跨校选修课程及学分认定运行机制

目前,网络平台提供的跨校选修课有10门,授课教师与外聘教授约50余人。本学期跨校选修的学生1000余人,下学期将向四校全体学生开放,近万名学生可进行跨校网络课程学习。

跨校选修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为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突破性的尝试;依托平台备课功能,四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有助于取长补短整体提升;通过平台引入大学课程,供四校学生共享,为中学与大学有机衔接开辟了新途径。

三、与世界一流中学开展合作研究,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瓶颈

2010年,人大附中与美国两所顶尖高中托马斯杰斐逊科技高中及伊利诺伊理科高中开展“中美中学生合作科学研究项目”,确定风能、生物质能、环境以及神经科学等多项研究课题。三校学生通过远程视频、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设计与实验,现已取得中期研究成果。这样的合作方式有助于反思、改进我们的教育,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信息技术与教育日益融合,为未来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模式,也为人大附中自身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沿着这条路我们将继续奋力前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