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在政府工作中都特别“忌讳”,需要慎之又慎,一般都是寻找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地方的相似问题。

可在教育界,一刀切竟然是那样的明显,那样的严重。

拿这个优质课来说吧,教育界的领导们不知从何时起认定“优质课”是个好东西,恨不得所有的老师都能照本宣科地讲出优质课来,以便提高教育质量。就好像是领导们认为鸡腿是个好东西,于是要求人们顿顿啃鸡腿,天天啃鸡腿,年年啃鸡腿。这样的话,即使这鸡腿是炒着吃、炖着吃,还是蒸着吃、炸着吃、卤着吃、生着吃,天天变着花样吃,也能把鸡腿啃出个木材味来!——何况,孩子们“一吃”可要吃个一二十年!

优质课有好处不?当然有,可事物基本上都一样,有多大的好处,几乎就暗藏着多大的坏处。优质课表面上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甚至热烈,提高了学生“吃进知识”的效率。代价就是天天上优质课,使学生在小时候比较听话时,堂堂都能注意听讲,挣得老师不停的表扬,付出的精力很大。长大点后,见识丰富了,叛逆心逐渐增强了,感觉这样的课已经枯燥无味且压力山大。况且优质课仅仅围绕课本知识点讲、练,基本上没有什么新鲜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的,能够开阔学生眼界的内容。学生长时间上这种课——会变成长时间受这种课的折磨,最后他们对这样的课疲惫了,厌倦了......学生厌学,恐怕最先厌的就是千篇一律的优质课!

而讲师们讲的优质课只有借鉴的意义,可别当真。那些课可都是不知道演练了多少次才有的成就,作为任课老师的你,是不可能每堂课都花费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把它演练的“完美”。

我们身在一线奋斗的老师们真心希望教育界的领导们能真正懂教育,能够给老师较为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使每一位老师都能够比着人家的葫芦,依据自身的特点画出自己的瓢,教出具有“特色”的课,使学生们上不同老师的课,品不一样的滋味!学生喜欢哪种特色的课,那么那节课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当下课铃响起时,甚至还有点“流连忘返”的“味道”。

至于评课,还是省省吧,不必要做的就不要老是去做。凡是“被抽”到讲台上给其他老师上示范课,不知道私下演练了多少遍,讲课的能力又那么强,还非要听课的老师去评评,去挑毛病不可,把一堂正常的优质课整的好像到处都是“针眼”似的,多像生不出鸡蛋的鸡非得把“人家”下的蛋从头到尾评论一番不可,那得有多别扭呀?有意思吗?只为让领导们能得到一场能赚业绩的戏吗?还得让那么多老师咬着牙陪着、看着。

一位老师教的究竟怎么样,领导让领导们去评,让同行的老师们去评,就是不问问学生。犹如一道菜做得好不好,问谁就是不问消费者,好像做的菜不是为了出售,不是为了消费。

学生对老师的真正评价,不仅仅只评眼前的课,因为孩子总会长大的,成熟的,此后再忆起那位老师的课还认可不;如果学生都已经老了,想起老师的课还依然称赞,那么这位老师才算是真的成功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