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这是三国曹魏陈王曹植过洛水所做的《洛神赋》的诗句。
洛神是指洛水的女神洛滨,《辞海》中引李善的说法:洛滨系宓(伏)羲之女,称宓妃,因渡水而殁,成为水神。世人常以此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洛神赋》魏-曹植一、 什么是洛神花?
洛神花(Hibiscus Sabdariffa L.,Roselle)为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玫瑰茄、红角葵、洛神葵、山茄、红果梅、苏丹茶(Sudanese Tea)。
洛神花植物
洛神这个名字是从它的英文名音译过來,Roselle ,常见的別名是「玫瑰茄」,香港人叫它洛神葵,台湾人叫它洛神花。
洛神花拥有锯齿状的叶子、猩红色的茎和花萼,是传统的药食两用保健植物,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经济作物。开花时节,红黄绿相间,颜色纷繁,素有“植物红宝石”的美誉。
二、 洛神花可以食用吗?
洛神花在医药古籍里记载并不多,最开始是记载于《岭南农刊》上,其次有《中华本草》、《新华本草纲要》等医药书籍里。记载较晚,可能是因为其传入中国较晚的缘故。
《中华本草》
一九九八年,中国国家卫生部将玫瑰茄(洛神花)等列为新资源食品管理。
二○○四年,中国国家卫生部将玫瑰茄(洛神花)等列为普通食品管理。
来源(中国国家卫生部官网)
此后洛神花才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各类型食品中,洛神花不仅仅作为食品原料,还能作为天然食品色素,食用天然香料,其功能的强大毋庸置疑。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三、 洛神花的产地、分布及食用历史
洛神花原产于西非、印度,在南北半球、牙买加、特立尼达、多巴哥以及中美洲的许多地方均有种植,至今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入我国台湾种植,目前,在我国的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华南区域广泛栽培。
中国南北分界线
干的洛神花萼拥有独特的紫红黑亮外观,水泡后的茶剂色泽鲜艳,具有蔓越莓的适宜香气,味酸性寒,口感清凉,具有润肠、清热、止咳等功效,广受人们的喜爱,是非洲和墨西哥大宗消费品。
洛神花红色素水溶性实验图
阿拉伯人称其茶剂为苏丹茶,欧美称其"karkade"茶,尼日利亚为"soborodo",墨西哥为"flor de jamaica",我国则直接称之为“玫瑰茄花茶”。
四、 洛神花的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分析
洛神花中含有蛋白质,果胶,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
洛神花的化学成分
洛神花的主要成分为花青素,多酚酸,有机酸,黄酮。
洛神花中化学成分分析五、 洛神花的功效评价
洛神花中的羟基柠檬酸可以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并且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从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相关生化指标可以看出,添加不同剂量的羟基柠檬酸均可显著性地降低血清中TG(甘油酸酯)的含量,而添加高剂量的羟基柠檬酸可显著性地降低肝脏组织中TG(甘油酸酯)的含量, 并且降低血清中FFA(游离脂肪酸)和血糖水平。
洛神花体重控制机理
羟基柠檬酸可以引起乙酰辅酶A含量的降低,因而可以限制各个组织中脂肪酸和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通过激活Adipo-AM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因子、增强脂肪酸氧化途径中的关键因子基因的表达,最终降低体内脂肪的沉积。
洛神花临床医学实验数据(部分)洛神花中功效成分-羟基柠檬酸的临床医学试验表明:
1) 羟基柠檬酸会导致肝脏将过多葡萄糖释放进血流,对机体表现为饱胀感;
2) 羟基柠檬酸能抑制从碳水化合物产生脂肪的酶功能;
3) 羟基柠檬酸有调节生物体脂肪代谢水平的能力;
4) 羟基柠檬酸可以抑制胰腺α-淀粉酶和小肠α-葡糖苷酶的作用,降低糖的吸收和利用率。
六、 「花内花外」的研究与女性健康
「花内花外」传承“鲜花入馔”的中华花馔养生料理之道,以各色花卉为精华成分,采用【花草纲目】实验室的可持续膳食配方,打造国内首款围绕“花”为核心元素的「东方新花食」。
「花内花外」融合自然与科技,深入研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将鲜花原材料中可食用级别的功能性活性成分聚合在一起,通过自主研发配方和绿色天然工艺,推出的一款具有新式东方魅力的“天然植物基食品”,更希望通过品牌附加价值和优质的产品为现代女性提供身体与情绪的双重抚慰。
「花内花外」的品牌从“养身”、“养行”、“养色”、“养味”、“养心”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的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内核。
「花内花外」倡导现代女性向内求,向外修的自我觉醒精神,关注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平衡,用最天然的成分于身体,用最美好的事物于心,使身体精神获得双重健康,最终获得身体和精神的自由。
我们希望通过“花”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带给人陪伴,给女性带来一切美好感受的能力,引起正面情绪的能力,期待与追求精致生活的你一起,获得身体与精神的自由。
七、参考文献
[1]顾关云, 蒋昱. 玫瑰茄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0, 025(002):109-115.
[2]郑秉恒, 黄种励, 郑皓州,等. 食用玫瑰茄红色素稳定性能初探[J]. 食品科学, 1985(09):1-8.
[3]江南生, 严日仁. 玫瑰茄红色素的鉴定[J].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0(3):6.
[4]黄顺. 食用医用佳品植物——玫瑰茄[J]. 植物杂志, 2004(1):1.
[5]胡克章. 玫瑰茄标准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7(6):273-274.
[6]曾华庭, 徐雄, 卓仁松. 玫瑰茄的化学成份及其利用(综述)[J]. 亚热带植物通讯, 1980(1).
[7]曾哲灵, 郝纯青, 邹强. 玫瑰茄红色素的纯化及其结构鉴定[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1, 37(7):6.
[8]吴白玟(Pai-Wen Wu), 吴骏逸(Chun-Yi Wu), 曾素香(Su-Hsiang Tseng),等. 保健食品中羟基柠檬酸检验方法之探讨[J]. 食品药物研究年报, 2012(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