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特色保护、融入城镇、搬迁撤并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

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做法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

集聚提升类村庄

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占我省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农耕类村庄,重点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加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贸旅游类村庄,重点是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积极培育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就地吸纳农业人口。

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做法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

特色保护类村庄

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村寨及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村庄自然文化特色资源丰富,是彰显江西田园风貌和传承赣鄱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关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传承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探索设立村庄建筑保护红线。尊重原住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推动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良性互促。

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做法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

城郊融合类村庄

城市近郊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乡村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逐步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等能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做法

搬迁撤并类村庄

对位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统筹解决村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拟搬迁撤并的村庄,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统筹考虑拟迁入或新建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适宜区域进行安置,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搬迁撤并后的村庄原址,因地制宜还耕还湿还绿,增加乡村生产生态空间。农村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会议同意,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集中上楼。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