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选择与整地
牡丹的园艺品种,是从野生种经长期的自然杂交,人工选择培育进化而来的。野生牡丹长期在高山森林边缘和林间隙地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特有的遗传性状,其性宜凉畏热、喜燥厌湿。
栽种牡丹应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若土壤过于粘重,就要加以改良,即用沙和充分腐熟的厩肥掺拌,然后深翻40~50cm。在长江流域(或降水较多的地区)则要做成高床或种在有一定坡度的土地上,以防积水烂根。土壤以中性和微酸性(ph值6.5~7.5)为好,过酸过碱的土壤不适合牡丹生长。
二、栽植季节与方法
牡丹虽是木本小灌木,但和大多数木本植物不同,一般树木以冬季和早春栽植为好,而牡丹必须在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下旬栽植成活率最高,次年长势强劲。十一月份以后,栽植越晚第二年长势越弱甚至死亡;即使成活也要到第三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生长。因此,牡丹栽植季节的选定极为重要。
在栽植方法上,古时洛阳花农就有丰富的经验。据《洛阳花木记》记载:“凡栽牡丹不能太深,深则根不行花不发旺,以‘疮口’(根茎交接处的原栽植痕迹)齐土面为好。”又有挖土坑须量花根长短,为深浅之准。坑要宽大而平,土要肥而细,还要在坑下筑一小土墩,上尖下宽,将新栽牡丹于土墩上坐定,然后整理花根,让根自然垂下,勿使弯曲,然后覆土……”,这一栽植方法沿用至今。
在栽植前将断根、病根剪除,用500~700倍甲基异柳磷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也可)混合液浸泡10~20分钟后栽植。覆土后还要将整株稍向上提,使根顺直,再逐层将土填实。栽后即浇水,使根和土壤紧密结合。
栽培密度应视培植目的而定。若作长期观赏用,株行距以80~120cm为宜(每亩460—1040株);若培育商品牡丹销售,株行距50~60cm(每亩1850~2670株)。
三、常用繁殖方法
牡丹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播种)和无性繁殖(嫁接、分株)两种方法,但以无性繁殖为主,其中尤以嫁接、分株应用为多。
1、播种
播种繁殖由于繁殖系数大,多用于培育砧木和杂交选育新品种。药用牡丹栽培则主要用种子繁殖。
牡丹在野生状态下主要以种子繁育后代。经人工长期培育后,牡丹雄雌蕊退化,多变为花瓣,大多失去结实能力。因此无性繁殖成为保持牡丹优良性状的主要繁殖方法。据观察,牡丹花型进化程度越高(即花朵层次多、起楼),雌雄蕊退化越严重,结实的可能性越小。只有单瓣、半重瓣的品种和凤丹可以结种子。
牡丹种子的采收一般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荚果内种皮由白色变为蟹青色为度。牡丹种喜嫩不喜老。没有充分老熟的牡丹种子其很多特性尚未固定,种下后不但容易发芽,还易产生变异,形成新的品种。老熟的牡丹种子当年播种萌芽率低,部分种子到下年才萌动发芽。
牡丹种子播种后,15~20天后开始生根,到翌年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开始发芽出土,提前撤去覆盖物,若干旱少雨可10~15天浇水一次,四月份以后可随浇水施入稀薄粪肥。按此法播种两年后可起苗用于嫁接或移植,3—5年后即可陆续开花。但未经嫁接的播种苗大多开白色单层花,极少数开红粉色多层花。
2、嫁接
嫁接是繁殖牡丹优良品种,并能保持品种优良、品种遗传性状的最好方法,可以较快地大量繁殖,提高优良品种的繁殖系数。通过嫁接,提高牡丹观赏品质和应用价值。
⑴、砧木的选择
嫁接砧木用2~3年生凤丹或芍药播种苗的根;根茎粗1cm以上的播种实生苗作砧木,嫁接成活率高且成活后植株生长旺盛。
⑵、接穗的选择
接穗宜选健壮植株上一年生粗壮萌蘖枝,其髓心实,嫁接后易发根存活;次之为上部当年生枝,因健壮芽子饱满的当年生枝含营养物质较多,利于伤口愈合成活。接穗一般长约6~10cm带有健壮的顶芽和一个或几个小侧芽。接穗要即剪即接,不可久放。
⑶、嫁接方法
①枝接:牡丹枝接时间一般在九月上旬至十月上旬进行,气温以15~28℃为宜。具体方法是:
挖出砧木去净根上泥土,放入500倍甲基异柳磷和托布津混合液中浸泡15~20分钟,取出后晾干药液。切去砧木上有芽眼的根茎以上的部分,用利刃从中间劈开,插入已削好的接穗,要把形成层对齐(即皮层相互对齐);若砧木和接穗粗细不一致,只要一面对齐即可。用麻皮从上到下绑紧,再用稀稠适中的泥糊均匀涂抹在切口上,务必要把伤口完全糊住。按规定深度栽植,栽植深度以伤口与自然地面齐为宜。随后封土为垄,垄高以能把接穗完全埋没为度,过深影响成活率,过浅接穗易干枯。20天内不可浇水,以免影响愈合;次年三月上旬成活出土,一般成活率达80%以上。成活后若干旱三月中旬后每半月浇一次水,浇两次水中耕锄草一次;四月下旬后每月可施肥一次,以粪尿为好,亦可施尿素(每亩5公斤左右);六月下旬可施一次磷钾肥(每亩5~7公斤);两年后即可出圃销售或移栽。
②芽接:牡丹的芽接主要用于更换品种或培养一株多花色(什样锦)的植株。芽接时间以五月上旬至六月下旬为宜,操作时间宜在10~17时,此时皮层宜分离、粘合。将砧木上嫁接部位的腋芽连同形成层一起取下,保留完整的木质芽基;用同样方法将接穗上的芽剥下,迅速套在砧木的芽基上。注意二者要相互吻合,最后用嫁接胶带扎紧。接后一个月,认定接芽已成活时,揭开胶带去掉砧木上赘芽。砧木上的叶片应保留,使养分集中于接芽,利于当年形成饱满花芽,翌年即可开花。
③皮下接:时间必须在九月上旬至十月上旬。气温20~25℃时伤口易愈合。接穗长4~8cm,多选花芽;在接穗下部2~3cm处两面各削一刀,长削面约3cm、短削面约1cm,削口要平滑。选植株粗壮侧枝作砧木,在其上部光滑的枝段侧面,削一个2~3cm长的接口。将接穗稍斜插入砧木切口底部,使二者形成层密接对紧;若粗细不一致,一侧对准即可。用嫁接胶带、麻绳等材料从上向下绑缚接口,然后用塑料袋将接穗及接口罩住,在距接口1cm处将塑料袋口扎紧,能保温保湿,避免雨水渗入,提高成活率。
3、分株
分株亦称分根。牡丹是丛生灌木,多数品种根须处经常产生不定芽而萌发枝干。一丛正常开花的多年生牡丹有多达十余条枝干,每枝下有3~5条根供给养分、水分,而各枝又是相互连接的,因此在分株繁殖时必须看准其根相互连接的关系,顺其“纹理”自然之势进行分株,切不可乱扯硬分。在洛阳,分株繁殖多在十月上旬进行,最迟不得晚于十一月底。若适时分株,牡丹新生根很多,来年长势旺盛;分株过晚,其新生根少而短,来年发芽时因新生根较少,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差,苗株长势弱甚至死亡。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牡丹种苗质量,提高观赏品质和商品价值的关键环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在洛阳主要危害牡丹的病害有:牡丹的红斑病、牡丹灰霉病、牡丹褐斑病、牡丹炭疽病、牡丹锈病、牡丹病毒病、牡丹环斑病等。防治方法: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喷撒多菌灵、退菌特、托布津等,五月至八月每20天左右喷石灰倍量式的波尔多液。
危害牡丹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等,地上害虫介壳虫类和刺蛾类等。
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每年分别在三月中下旬、九月上中旬用500倍的甲基异柳磷灌根,或在牡丹根部周围撒施呋喃丹颗粒剂,操作方法为:环绕牡丹根部周围开沟,沟深5cm,撒施呋喃丹后覆盖,可防治根结线虫、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防止地上害虫的方法:用500倍的甲胺磷和500倍的氧化乐果混合后喷雾或用800—1000倍的杀扑磷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