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的种类最繁且多,多属底层鱼类,据不完全统计,除土鲫外,目前我国成规模养殖且特性稳定的鲫鱼品种有两大类18种:1.良种鲫鱼品种:代表品种有记载的有方正银鲫、彭泽鲫、淇河鲫、普安鲫、滇池高背鲫、松浦鲫、日本白鲫、异育银鲫、丰产鲫、长丰鲫、异育银鲫"中科3号"、异育银鲫"中科5号"等等。2.像"鲤鱼"的鲫鱼——生物工程鲫鱼品种(鲤鲫类):代表品种有记载的有湘云鲫、黄金鲫、巨鲫、芙蓉鲫、乌鲫、合方鲫等等。鲫鱼种类主要分为高背鲫和低背鲫两种体型的鲫鱼种类。下面仅以土鲫和常见常养的共10个品种作一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良种鲫鱼)
一、鲫鱼,土鲫。
土鲫是天然水域也就是在水库、河沟、自然水流中自然繁育的鲫鱼,它们是遇流即行,无流即止,择食而居。鲫是一种很古老的鱼种,土鲫是学术上最初始说的"鲫",实际上就是鲫鱼或者现在民间说的"土鲫"。
土鲫和日本白鲫均是二倍体类鲫鱼,成长过程很慢,据测试,从幼苗长到150克(3两)体重大约需要三年时间,因此,在现实中基本上已淘汰近乎绝种。土鲫的侧线鳞一般只有28及28片以下的鳞数,现代良种鲫鱼多在29-31片鳞数,这也是区分鲫(土鲫)和良种鲫鱼两者的主要区分依据。
(像这条体形偏瘦看似”土“鲫鱼,很难说它不是“良种鲫鱼”)
二、地方性优良鲫鱼品种。
地方性优良鲫鱼品种以方正银鲫、彭泽鲫最为多见,下面仅以此两种为例介绍。
1.方正银鲫
银鲫属于天然雌核发育类的鲫鱼,属天然三倍体鱼,在自然界它们是两性种群,雄性约占最多15%,甚至几乎全是雌鱼,行雌核繁育后代。很多后来推出的良种鲫鱼都是方正银鲫制种繁育而成。
方正银鲫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故名"方正银鲫",也称方正鲫,银鲫,据资料记载最大个体可达6斤。方正银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推出的第一个良种鲫鱼,是银鲫系的代表品种,最初称呼为东北鲫和银鲫,现时还有人又取名东北(或北方)巨鲫,最简便的称为方正鲫。其后推出的异育银鲫、长丰鲫、中科3号鲫鱼和中科5号鲫鱼等等都出自于此银鲫系大家庭。
外形特征:方正银鲫头短小,吻圆钝。口端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无须。体侧扁而高,背高宽板。眼小,位于头侧上方。尾柄较短。背鳍具有硬刺,外缘平直,后缘锯齿粗,排列稀。胸鳍不达腹鳍。尾鳍分叉浅,上下叶末端尖。体色背部、背鳍和臀鳍为黑灰色,体侧和腹部银灰色,体侧的每个鳞片边缘或多或少显示出饰边。侧线鳞29-31,染色体162个。肥满度系数高,属高背型鲫鱼品种。
2.彭泽鲫(品种登记号:GS01-003-1996)
彭泽鲫,原产于江西彭泽县天然水域,故名"彭泽鲫"。江西省水科所和九江水科所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选育后成为一个新的优良养殖品种。彭泽鲫因在原产地其常栖于湖中的芦苇丛中,最初的彭泽鲫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起初被称为芦花鲫,池塘中饲养一段时间后,斑纹会逐渐消失。很多后来推出的一些良种鲫鱼都是由彭泽鲫制种繁育而成。
外形特征:彭泽鲫背部呈青黑色,腹部灰白色,眼巩膜呈黑色,体高/体长平均为41.14%,尾柄高大于尾柄长,侧线鳞29-31片,彭泽鲫背部呈深灰黑色,腹部灰色,各鳍条呈青黑色,为纺锤形。头短小,吻钝,口端位呈弧形、唇较厚,无须,下颌稍向上斜。从下颌底部至胸鳍基部呈平缓的弧形,尾柄高大。背鳍外缘平直,尾鳍分叉浅。雄性个体胸鳍较尖长,末端可达腹鳍基部。雌性个体胸鳍较圆钝,不达腹鳍基部。
彭泽鲫属准高背型鲫鱼品种。据中科院水生所研究结果,彭泽鲫是一种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群体,其雌雄性比为12∶1。染色体为166条,与其它雌核发育类型有明显差别,不是同一来源。推测可能是一种嵌合的非整倍三倍体鱼类。
三、引种驯化的优良鲫鱼品种。
目前只有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白鲫是唯一一个引种驯养成功的鲫鱼品种。
白鲫
日本白鲫又称大阪鲫、河内鲫、日本土鲫、白鲫,又名源五郎鲫、河内鲋、日本白鲫、白鲫和竹刀鲫(台)/篦鲋(日)等。大阪鲫原产于具有300万年悠久历史的日本琵琶湖,大约在1897年,日本大阪府河内郡一位渔民把该鲫移入内河和池塘中进行养殖,因而得名为河内鲫。鉴于在日本大阪府普遍养殖及进行过许多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于是又称之为大阪鲫。1976年3月,我国广东珠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试养。1977年2月,根据大阪鲫体色银白和它的食性、鳃耙结构、习性均似白鲢的特征,因此将大阪鲫认定中文名为“白鲫”,一直沿用至今。
日本白鲫和土鲫一样均是二倍体类鲫鱼,其形态特征的主要特点是前背隆起似驼峰,高而侧扁,头较小,吻钝。口小,端位,口裂较大,口角无须。尾柄较细长,体长为体高的2.1―3.0 倍,腹部无棱,瞳孔较小,眼径为瞳孔的2.25倍。眼间距较宽。尾部较细长,尾柄长大于尾柄高。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基为近。背鳍外缘微凹。腹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不达臀鳍。臀鳍起点距尾基较距腹鳍基底为近,臀鳍第三根硬刺粗大。尾鳍分叉,上、下叶末端圆钝。肛门位于臀鳍起点之前,肠管为体长5.6倍。鳃耙数102-120条(银鲫为40-57条),鳃耙内侧面具有许多分枝且带棘,组成网状结构而像白鲢那样滤食。侧线鳞为30―32个,雌雄比例为1:1。
此外,白鲫食谱广,属特有的滤食性鲫鱼,以浮游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食性基本上与白鲢相似,所以在生产上白鲫可以取代部分鲢鱼的放养。白鲫生长速度比土鲫鱼快1倍~2倍,起捕率高,一网可达80%以上(类似白鲢),缺点是不耐运输,据说很容易掉鳞、体表易充血红肿。因为其二倍体的生殖方式,所以,现在白鲫很多是用于杂交育种的原材料亲本,比如湘云鲫,巨鲫等生物工程鲫就是使用白鲫作为母本。
四、杂交育成的良种鲫鱼品种。
杂交育成或改良的优质良种鲫鱼品种,是运用有性杂交育成。这些鲫鱼种类都来自于优良鲫鱼作母本和不同来源的父本,大多数是鲤鱼类比如兴国红鲤,运用"雌核发育"原理而成。现实养殖生产中以异育银鲫、异育银鲫“中科3号”、异育银鲫“中科5号”、丰产鲫等为多见,下面仅以此四种为例介绍。
1.异育银鲫
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鱼类育种专家,于1976~1981年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以兴国红鲤为父本,经异精雌核发育繁育的子代。因此,方正银鲫所生下的后代,从外部特征到内部结构和母本一模一样,即所谓的“子随母”,雌性率可达99%以上。
备注:本文所介绍的几个杂交育成的良种鲫鱼品种,原则上均属于“异育”的鲫鱼,几乎为全雌性,鱼塘中如果没有鲫鱼雄性和鲤鱼等雄鱼刺激和水流冲动,一般不会在鱼塘中自行繁殖后代。
异育银鲫因其与母本方正银鲫类同,生物学习性也同方正银鲫,属高背型鲫鱼品种。因有异源杂交优势,生长性能快,抗病力强是它的明显特点。从广义上讲,在生产上凡是银鲫卵子与异源精子授精也就是"异育"所产的雌核发育后代,均可称为异育银鲫。正规的异育银鲫是用方正银鲫作母本、兴国红鲤作父本,人工杂交而成的异精雌核发育子代。
在银鲫同时存在雌核生殖和有性生殖双重生殖方式的基础上,利用银鲫双重生殖方式,“异育”银鲫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杂种群团优势,最新的代表产品有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异育银鲫“中科5号”。
2.异育银鲫“中科3号”(品种登记号:GS01-002-2007)
异育银鲫“中科3号”,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异育银鲫第三代品种故名“3号”,“中科”可能是指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之意,该鱼恰好正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所创制。于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
上图出自于研发团队公布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图示,在实践生产中中科3号鲫鱼没有这么"高背",因为在民间都知道“中科3号”鲫鱼是低背鲫是“条子鲫”,可以和低背的土鲫“以假乱真”,又称为高仿土鲫。
异育银鲫“中科3号”属低背型鲫鱼品种,体形较长,体色银黑色,鳞片紧密不易脱落;侧线鳞31-32片,鱼体宽厚,其肝脏致密、鲜红色,几乎覆盖整个肠部;出肉率高,生长均匀度高,个体间差异较小。该品种在推出时宣称“碘泡虫病发病率低”,但在现实生产中大约自2020年起孢子虫开始泛滥。
3.丰产鲫
丰产鲫是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赵俊教授等培育出来的一个鲫鱼新品种。它是采用彭泽鲫做母本,用鲤鱼类或兴国红鲤的雄鱼作外源精子进行遗传改良,原理同异育银鲫,因此也称为异育彭泽鲫。
丰产鲫其体色偏淡、外形匀称优美,与银鲫的体形相似,体背高度介于彭泽鲫和高背鲫之间。肉质较为结实、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群体产量高,
4.异育银鲫“中科5号”(品种登记号:GS01-001-2017)
异育银鲫“中科5号”,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异育银鲫第五代品种故名“5号”,也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科院院士桂建芳带头完成选育,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公告为全国水产新品种。
“中科5号”鲫鱼是利用鲫鱼独特的异精雌核生殖,辅以授精后的冷休克处理,获得了有团头鲂父本遗传信息,以生长优势和隆背性状为选育指标,用兴国红鲤父本或者选育的雄性鲤鱼的精子刺激进行雌核生殖,也可以说异育银鲫“中科5号”育种的原始父本就是团头鲂。
上图来自于研发单位,根据最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科5号”鲫鱼的体型不一,疑似有团型和高背型两种,见上、下两图。
异育银鲫“中科5号”因有团头鲂(武昌鱼)基因的参与,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头部的后缘有一个小小的隆起,显起整个体形有点"团"形,类似于武昌鱼(团头鲂)“缩项鳊鱼”的隆肩少许特征。“中科5号”鲫鱼因属高背鲫,生长速度快,宣称有抗体表粘孢子虫病的能力,最大的优点是鱼刺有所减少。
上图是手机拍照的现实生产中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显示“团背”在经几年发育后其体型有所变化,体型从高向低在逐渐的自然优化。
异育银鲫“中科5号”属中层鱼类,易捕捞,拉捕率高,易垂钓,上钩率高。据说可以投喂低蛋白27%低鱼粉5%含量的较廉价饲料均可获得较快的生长。
五、像"鲤鱼"的鲫鱼品种——生物工程鲫鱼。
运用细胞生物工程远源杂交育成的生物工程鲫,没有生殖能力,生长快而流行于喜欢大鲫鱼的地区和垂钓场,尤以重庆地区盛行。但因其体型、色泽方面有异于正常的鲫鱼种类,是一种像鲤鱼的鲫鱼,很多地方直接称为"鲤鲫",但终究是因为比较像鲤鱼,卖相欠佳,流行受限。生物工程鲫抢食凶,食量大,又不育仔消耗营养,因此“长势快”就是必然的了。
生物工程鲫种在养殖生产中以湘云鲫、其它生物工程鲫、黄金鲫为多见,下面仅以此三种为例介绍。
1.湘云鲫(品种登记号GS02-002-2001)
湘云鲫是最早的一个生物工程类的优良品种,最初推出时称工程鲫。其实,湘云鲫不是一个品种而是一个品牌,因为它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工程鲫创始人刘筠院士创建的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生物工程鲫,“湘”代指湖南,“云”与刘筠(音“云”)相谐音,故名“湘云鲫”。
(图片来自于研发单位)
湘云鲫是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筠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应用细胞生物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来的三倍体鲫鱼。它的亲本为:鲫鲤杂交四倍体鱼(父)×日本白鲫(母)。
湘云鲫1988年暂定名“工程鲫”,1997年正式定名为“湘云鲫”,意为湖南湘云公司的鲫鱼。它是中国极少数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鱼之一,商标为“师湘牌”。
(湘云鲫/图据研发生产单位)
湘云鲫体型似鲫鱼,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具有鲤鱼的部分特征,比如头部像鲤鱼,体色接近鲤鱼,尾柄较长,上颌有一对微细须突,侧线上部特别是从背鳍至尾部的鱼鳞的鳞式排列较为紊乱。现时更甚者,在有些地区出现用湘云鲤冒充湘云鲫的现象。
2.其它生物工程鲫
由因技术专利和商标等等限制缘故,导致后来相继开发出的生物工程鲫同类或者相类似的品种,不得已而另取名称,因此,湘云鲫、先科巨鲫以及最近出现的很多种同原理生产的新命名的生物工程鲫,其实概括性的可以说就是同一条"湘云鲫",都是生物工程鲫,略有区别但不大,从外观来看都很类似且性腺不育,多出自于湖南、江西等地。
(先科巨鲫)
先科巨鲫是鱼类育种专家邬国民教授经数年潜心钻研选育成功的鲫鱼新品种。该品种为远源杂交,父本采用德国镜鲤,母本采用日本白鲫。因为鱼类杂交具有偏母本遗传特性,其杂交后代体色淡黄偏白。
3. 黄金鲫
黄金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鲤鲫杂交种,父本采用红鲫,母本采用高背型框鳞镜鲤。该品种外形似鲫鱼,体高且厚实丰满,头小,头后背部隆起,有一对较短的吻须,无颌须,全身披鳞晶莹,排列整齐,侧线鳞31~34枚,成鱼期体色稍呈金黄色,故名“黄金”鲫。
(图片来自于研发单位)
其实,黄金鲫也属于生物工程鲫,是三倍体鱼类中的又一个新的物种,性温和,不善跳跃,因其不育、无生殖性能。
附:最新推出的合方鲫
合方鲫由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岳麓山水产育种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优质鲫鱼,是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院士科研团队以日本白鲫为母本、红鲫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研制的具有多种生长优势的鲫鱼新品种。2022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合方鲫,又名合欢鲫,研发单位宣称其耐低氧性好,抗病性强,体背更高、头更小等特征。
据目前流出的合方鲫图片来看,背高体扁,“团”体明显,卖相不友好,至于市场接受度有待后查。
小结
上述鲫鱼养殖品种(系)各有各的优点,大都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验证可行。另外,现在有人根据"异精雌核发育"和"细胞生物远源杂交"的制种原理,相继研发生产出很多类似改良鲫鱼品种推向市场,包括良种鲫鱼和生物工程鲫两大类均有新的突破和成功,其生产生长效益同样良好,值得重视。
相关文章: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