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王坟镇胡林古村是典型的偏远山区村。近年来,该村紧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机遇,挖掘生态资源,依托潍坊国家农综区优质项目建设,探索实施“企业+合作社”“生态+文旅”“项目+产业”三项行动,吸引社会资本、促进资源整合,从基础设施建设、新型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方面综合发力,打造别具一格的山区自然景观,带动产业发展、村民致富,趟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突出、可学可鉴的乡村振兴之路。

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

胡林古村地处青州市西南山区王坟镇,群山环抱、青山绿水,山体平面投影面积约6000亩,周围林场森林面积一万多亩。该村海拔在500米至880米之间。地理位置把胡林古村隔绝成了“世外”,却不是宜居的“桃源”,十年前“青山绿水望不穿、面朝黄土背朝天”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2015年,该村在充分考察调研基础上,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打好“生态牌”“旅游牌”,成功对接潍坊龙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引进投资5亿元,确立了“高端文化引领、文旅深度融合、养生养老基地、综合产业发展”的发展战略,依托潍坊国家农综区优质项目建设,规划利用8-10年时间,打造以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工商资本与村民股份制合作为主要形式,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

“企业+合作社”,激活资源开发“引擎”。根据中央农村“三权分置”有关精神,该村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模式,成立了胡林古乡村旅游合作社。新成立的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旅游资源的投资开发和经营。近年来,合作社深入实施荒山整治、生态修复、水土保持、高标准农田、小流域治理等系列工程,促进资源变现,胡林谷村集体经济收入跨过20万元大关,从过去“山沟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生态+文旅”,构筑绿色产业“链条”。该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自然山体和自然水文体系为前提,借鉴瑞士景观美学思想,融合中国传统园林景观风格,利用8年时间打造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山体整治复合型工程,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评为年度金奖工程。胡林古村成为全国自然景石体量最大的村,被誉为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和第二大寨,2020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获评国家3A级景区。

“民生+项目”,促进企村发展“共赢”。坚持把产业收益向村民延伸,带动民生项目建设,凝聚合力推动发展。实施生活保障项目,按城市标准建设村庄道路、排污、供水等基础设施,电线、水管全入地,相继建设四星级公厕、雨污分流系统、老年活动室、村庄议事厅、医务室、咖啡厅、旅游服务室等,持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这几年,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带动200多人临近就业,户均年收入可达5-6万元。

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_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

胡林谷村党支部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坚持支部领办合作社,充分发挥党组织民主集中优势,走出去、引进来,对接外来资源、整合村内资产,为企业实施乡村旅游战略提供了坚实堡垒,也让村民看到了变化、凝聚起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坚持互利共赢,让广大农民腰包“鼓”起来。胡林谷村在“企业+合作社”发展文旅产业的同时,始终把保障村民利益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将广大村民作为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通过吸引村里入股收益、就近务工等方式,让村民参与企村共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生活质量实现大提升。

坚持因地制宜,让特色旅游资源“活”起来。该村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借鉴外地经验,做好市场调研分析,对接新常态下多元化需求,差异化开发经营,让资源效益得到最大化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村庄规划经验做法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材料

坚持守正创新,让农村产权要素“动”起来。胡林古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基础在农村产权改革,将村里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有效利用,这一模式为山区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宋晓菲 报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