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区有地名“小湖”与“大湖”。人们或以为大湖大、小湖小,殊不知,小湖是镇,大湖是村。但村名何以冠名为“大湖”,是否因为那里是中国水仙茶原产地?大湖为什么是中国水仙茶原产地?为解开这一疑问,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和友人兴致勃勃地驱车前往水仙茶的故乡。

当我们身临其境,不禁惊叹那里的青山绿水。大湖地处武夷山麓,紧挨南浦溪畔,有着独特的气候。土壤是岩质风化土,正合陆羽《茶经》的记载——“上者生烂石”的标准。因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其原料制成的乌龙茶香气高扬,滋味甘醇,成为中国茶叶中的佼佼者。

我们浏览山坡上的绿色茶园,参观茶场里的制茶工艺,倾听专家饶有兴味的叙说,啜品冲泡之后乌龙茶的味道。于是,“水仙”的姣好容颜便渐渐地在眼前清晰起来。

话题从水仙茶的历史开始。清道光《欧宁县志》记载:“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西乾厂某甲,业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祝桃仙洞前。”小湖方言“祝仙”与“水仙”音近,人们遂称之为“水仙”。也有人认为,此茶有很柔的水仙花香,故称为“水仙茶”。至于水仙茶被发现的时间,《小湖镇志》记载:对照建瓯县詹金圃茶庄种植水仙茶的历史,“道光初年”的说法似更接近,即19世纪20年代。

水仙茶发源地在建阳小湖镇大湖村。水仙茶是国家级茶树良种之一,大湖水仙茶名列48个“中国国家级茶树良种”之首,是全国41个半乔木大叶型茶树良种的第一个,堪称福建省茶叶中的一颗明珠。早在1000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300多年前的事。

清光绪年间,水仙茶发展进入兴盛时期,以大湖“岩叉水仙”茶出口为之最。广东、香港茶商纷纷到大湖开设茶庄,鼎盛时期茶叶交易量突破万担。当时大湖水路交通发达,每逢春茶开采之时,全国各地茶商纷至沓来,南浦溪上船只首尾相衔,十分壮观,最多时运输船只达300余艘。茶叶的繁荣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大湖周边,码头附近,尽是茶楼酒店、旅馆赌场。为吸引客商,有些茶庄还请江西广丰的戏班前来献艺。

还听闻一件轶事:1925年,大湖黄荣茂茶庄制作出一批独具风韵的茶叶,在福建省举办的闽北茶产区茶叶擂台赛上荣获头等奖。当时的福建省省长萨镇冰亲自赠送《武夷春色》金匾一幅,大湖水仙更是声名远播。

水仙茶属小乔木大叶类,发芽较晚,一般要到清明后才能开采。水仙的成品干茶外观较一般茶粗壮,呈油亮乌褐色,其茶色浓重、茶味鲜醇,有兰花香味,有的是乳香味或水仙花香。冲泡之后香味更为悠长。在武夷茶区,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的评价,就说到水仙茶的独特品质,是消费者青睐的上乘佳品。

目前闽北及福建省多数地区都广种水仙茶,其产量占到用水仙茶为原料制作的乌龙茶总量的一半以上,并引种到浙江、广东、安徽、四川、台湾等地。在福建省,有建阳、建瓯、永春、漳平四个水仙茶主产地,建阳区小湖镇是水仙茶发源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湖出过一位与水仙茶结缘的闻名全省的劳动模范,他就是被誉为“楮林山上不老松”的农民黄仁盛。1955年,年近六十的黄仁盛带领农民上山开垦茶园。他长年住在山上,风餐露宿,艰苦奋斗,开山造茶,开垦茶园300多亩,为繁衍水仙茶叶作出了贡献。黄仁盛因此享誉八闽山乡,曾八次被评为省、地、县劳模,光荣出席华东区农业群英会。1961年福建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楮林山上不老松——黄仁盛先进事迹》,并配题为《革命的乐天派》的评论。而后,人民日报全文转载福建日报通讯和评论。黄仁盛去世40多年了,但他变荒山为宝山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其实,黄仁盛的女儿黄水英及其儿子、儿媳妇等四代人赓续着与水仙茶结缘的故事,为水仙茶的繁衍默默耕耘,发扬了“不老松”艰苦奋斗的精神。

目前,小湖镇种植水仙茶1.1万多亩,几乎村村都有种植茶叶。水仙茶已成为农民致富、集体增收的绿色创业。小湖作为水仙茶原产地,重在提高茶叶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正因为这样,小湖获得了“全省生态镇”称号。思路见出路。我们有理由相信,水仙茶作为武夷山下的一朵奇葩,一定会长得更加鲜嫩,散发出更加浓郁的醇香。“不老松”黄仁盛当年播下的种子,如今已结硕果!

水仙种植技术_水仙种植_水仙种植致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