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通江县在以工代赈试点工作中,以青峪猪传统产业为依托,创新探索“股权+股金+收益”返现惠民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稳定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等问题,赋予了衔接乡村振兴新动能。
“六个聚焦”保障前期规划
一是聚焦县情选项目。青峪猪的主产地在通江,因其耐粗性好、适应性强、产仔多等优势,加之雪花肉多、肉味香浓、口感细腻等优点,倍受市场消费者青睐。通江县立足生猪产业合作社多、散养户分布广等县情,将壮大青峪猪传统产业作为试点项目。
二是聚焦规划定区域。按照通江县青峪猪产业发展规划和生猪宜养区范围,经广泛征求农业、国土、环保、林业等各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将以工代赈资产收益试点项目选定在通江县广纳镇。
三是聚焦发展强基础。根据项目试点的布局,联合县农业、水利、交通、环保等部门,强基础、添设施、改善养殖条件、流转土地,派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企业和群众,为产业发展、企业成长、群众致富增收提供支撑。
四是聚焦前景定企业。结合经济实力、养殖规模、经营状况、企业征信、辐射效应等考虑,选定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巴山牧业)作为试点项目企业。
五是聚焦实施作动员。组织项目实施村所在乡镇、村委召开以工代赈动员会议,向贫困户讲明政策,动员当地群众积极养殖青峪黑猪,就近务工参与项目的建设。
六是聚焦产业促合作。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与巴山牧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指导企业建立标准化基地、研发中心、追溯系统和冷链物流,帮助建立“产+养+销”产品销售渠道,打消项目试点企业、合作社和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六个确保”推进项目实施
一是“五方联动”确保试点推进。县政府成立项目试点推进领导小组,负责试点项目方案规划的制定、政策扶持和资金协调;试点乡镇成立统筹协调小组,具体推进项目的实施;企业与合作社、养殖户签订《青峪猪养殖协议》和订单,免费为其提供猪苗、饲料和技术,负责保底回购,确保养殖户收益;农村信用合作社向合作社、养殖户提供贷款,帮助发展青峪猪养殖;保险公司为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提供生猪保险;农户参与青峪猪养殖,实现增收致富。
二是“三大投入”确保项目实施。中央资金720万元+地方配套440万元+巴山牧业1096万元,总计2256万元确保以工代赈试点项目的实施。
三是“五大培训”确保全民参与。岗前劳务培训51期2155人,产业技能培训1300余人、持证上岗920余人,以工代训21家企业2620人,产业带头人620人、带动1819户贫困家庭从事青峪猪养殖,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训42期、带动贫困劳动力1798人参与青峪猪养殖。
四是“三资入股”确保群众收益。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方式,将以工代赈中央资金、政府配套资金作为集体股权投资入股到青峪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村的群众都是股民。合作社将每年的养殖利润按占股份额提取分红资金,每年提取的集体分红资金不得低于集体股金的6%,集体分红资金由村民委员会进行分配。脱贫前,按照贫困户4成、一般农户3成、集体经济3成参与分红,整村脱贫后,按农户6成、集体经济占4成比例分红。同时,优先租赁贫困户土地用于试点项目建设,按300-500元/亩·年向农户支付土地流转租金。
五是“三类兼顾”确保群众受益。贫困户主要通过集体股金入股分红获得收益;有养殖能力的普通农户可以通过青峪猪养殖增加收益;其他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还可通过项目前期建设、养殖场务工和种植青绿饲料增加收入。
六是“四方负责”确保试点推进。政府负责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资产管理、集体分红资金分配;巴山牧业负责疾病防控、饲料调配、技术服务、育肥猪回购;专业合作社负责养殖场的经营和管理,并将养殖利润按股权份额提取分红资金;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负责对养殖场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进行监督。
“四大效益”衔接乡村振兴
通江县通过以工代赈资产收益扶贫试点项目(青峪猪养殖)实施,取得了四大效益。
一是改善乡村条件。通江县以工代赈资产收益扶贫试点新建养殖场标准化圈舍4000平方米、园区产业路4公里、粪污处理设施1200立方米,养殖场实现了自动供料、饮水、除粪和管理智能化。并带动全县新增养殖场40多个,新建产业路74公里、标准化圈舍5.4万平方米、粪污处理点4万多立方米。
二是增加群众收入。项目试点带动群众务工收入310万元、获取工资160余万元,农民累计分红64.8万元。养殖场常年务工14人,人均年收入5万元。
三是壮大集体经济。项目村通过集体资产变股金,参与巴山牧业+专业合作社定期分红,壮大了集体经济。
四是促进产业发展。项目试点激发了农户的青峪猪养殖热情,促进了青峪猪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该县已发展青峪猪养殖合作社60多家、养殖大户500户、新增青峪猪养殖农户2000多户。2020年青峪猪存栏5.3万头、出栏6.7万头,比项目实施前的2018年分别增长29.3%、34.0%。
四川省通江县以工代赈试点项目的实施,不仅夯实了生猪产业发展基础,同时使得农民群众获得了稳定收入,激发了群众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李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