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指出了三明市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有丰富的自然条件,针对三明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产品市场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策略;培养龙头企业;注重人才培养。 关键词:林下经济;存在问题;对策;三明市 中图分类号:S75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61引言 三明市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全国林业改革试验区,现有林地189.4 万hm2,占全市土地面积82.5%,森林面积176.37万hm2,森林覆盖率76.8%,三明市生物多样性丰富,仅药用植物种类就有1800多种,具有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森林景观利用等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据统计,2012年,仅集体林地的林下经济总产值达2300亿元,其中,用于发展林下种植面积为646.6万hm2,仅占全国集体林地1.8亿hm2的一小部分,所以林下经济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发展林下经济,能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对有效扩大土地利用面积,优化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林农的经济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

就三明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三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林下经济应充分考虑发展所在地的森林资源状况、林业产业发达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林业发展环境因素,并综合考虑特定林下经济产品市场发展趋势,从而选择最有利的发展模式[2]。目前,三明地区主要有以下4种成功模式。 2.1林下种植 主要以林药模式为主。目前较大规模林下种植的有南方红豆杉、雷公藤、草珊瑚、黄精、金线莲、铁皮石斛、厚朴、灵芝、绞股蓝等20余种,三明市总面积近2.6万hm2。 明溪县以福建南方制药有限公司为龙头,在人工杉木林、马尾松林间伐后和天然阔叶林择伐后,在林下套种红豆杉,截止2014年底,种植南方红豆杉面积达3500 hm2。泰宁县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雷公藤种植基地,林下种植雷公藤面积达3600 hm2。三元区从2008年起,以元吉草珊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目前种植草珊瑚面积达2000 hm2。永安市从2013年起,对金线莲产业重点扶持,现有9家金线莲生产企业,且已成立“永安市金线莲协会”,注册“移山莲”商标,制订“移山莲”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截止2014年底,金线莲林下种植面积达100 hm2,年产金线莲鲜品10万kg,金线莲苗1亿株,铁皮石斛33 hm2,凹叶厚朴近20 hm2,多花黄精、七叶一枝花、黄花倒水莲、金银花等其他中药材近135 hm2,直接从业人员近1000人。

2.2林下养殖 目前三明市林下养殖的模式有林畜、林禽、林蛙、林蜂等模式,养殖品种有野猪、梅花鹿、乌凤鸡、贡鸡、三黄鸡、贵妃鸡、鸸鹋、蜜蜂等。清流县林下养殖黄羊面积达1215 hm2,年产黄羊4.7万只。泰宁县2012年4月成立大自然梅花鹿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放养的林地面积13 hm2,养殖梅花鹿300只;全县养殖金湖乌凤鸡面积1006 hm2,年产值8150万元。永安市主要在杉木和竹林下放养三黄鸡、贵妃鸡,养殖基地417 hm2,2014年三黄鸡出栏50万羽,产值500多万元;永安洪田、安砂镇推行棘胸蛙养殖,2014年产棘胸蛙2万只,产值48.34万元;永安埔岭聂书宁2007年创办养蜂专业合作社,现有300多箱蜜蜂,年产值70多万元,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2.3林下采集 主要有野生食用菌采集、竹笋采集等。在南方,林菌主要品种有红菇、泥菇、香菇、黑木耳等。随着生态林业建设不断加强,天然阔叶林得到有效保护和扩张,野生食用菌的产量也逐年提高。红菇是一种至今为止不可人工栽培的野生食用菌,产量少 ,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被喻为“山珍”,经济价值也年年大幅提升。大田县以东风天然菌业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采取对野生菌类生长区域进行封山育林、施农家肥等措施,重点保护红菇等菌类的菌落生境,2014年林下采集红菇、泥菇等,产值达380多万元;永安市共有竹林6.8万hm2,生态公益林约6.6万hm2,2014年竹农采挖冬笋、春笋等各种笋类16.8万t,产值4.35亿元;林下采集红菇产值达800多万元。

另外,泰宁、清流、明溪等县的红菇产业也有一定特色,为林农增加了许多收入。 2.4森林景观利用 依托有特色的生态资源,森林景观利用以三明市为中心,向周边县市辐射。三明市有仙人谷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00多hm2,景区内的花草树木与奇山秀水交相辉映,被誉为三明市区的“后花园”,是旅游观光和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永安市以九龙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头湿地公园和乡村森林景点为载体,大力发展以森林、湿地、乡村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培育青水龙头等森林人家16家,建成桃源洞、石林等以森林景观为依托的AAAAA级景区及永―上―青―槐生态旅游通道。目前,三明市已建成森林人家87家,森林景观利用面积1.05万 hm2,年产值1亿元。 3政府加大扶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措施 3.1政策支持 为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三明各市(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林下经济发展有关政策。永安市于2012年出台了《永安市金线莲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2012年11月,三明市出台《三明市林业局三明市农业局三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扶持红菇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泰宁县制订优惠政策,科学规划建设了连片千亩示范基地,形成林药、林菌、林禽、森林旅游4种模式互补的发展体系。

3.2资金支持 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前期资金的持续投入牵引和带动,才能够在摸索中逐渐发展成熟。如三明草珊瑚产业的发展,就离不开三明市财政先期投入大量资金启动以及有关科研院校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研发。将乐县于2015年设立了林下经济发展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对从事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的示范单位,开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项目包括项目所需的技术培训以及种苗、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实施资金支持。 2016年7月绿色科技第13期 许忠民:三明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资源与产业 3.3产业化支持 目前三明林下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政府主导并大力协调下,公司+基地+农户”已成为林下经济发展主导方式,林下经济逐步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由粗放化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林下种植发展方向明确,以生物医药为发展重点,起点高、布局早,以中草药种植和原料药提取提纯为主攻方向,努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力争把三明打造成海西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3.4平台支持 三明市每年举办一次“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通过海峡两岸林业产业O2O高峰论坛,讨论“互联网+林产业”模式,同时展示展销突出以林下经济产品和特色林产品为主,通过林博会的展示平台,进一步提升林下经济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企业的借力发展。

4三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 4.1资源保护不力,野生资源面临枯竭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不足,对一些畅销紧缺的中药材,只开发,不保护,使资源数量锐减,分布范围减小,有的珍稀品种濒临灭绝,中药材可持续发展已受到限制[3]。目前三明地区野生中药材资源基本枯竭,如红豆杉、厚朴、七叶一枝花、金线莲、灵芝、杜仲等,生物多样性遭到极大破坏。 4.2基础设施条件差,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不完善 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主要集中在远离城市的乡镇农村,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水、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差、配套不全的难题,制约了林下经济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条件。 林下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要,产品生产完成后,能否快速进入市场流通变现是林农最担心的问题。目前,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需求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没有及时跟上,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有一定市场风险,后顾之忧没有解决。 4.3科技支撑不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天然药用植物的基础科研弱,对野生天然种质资源保护收集研究做得不够;高知识专业人才不足,教育培养水平跟不上;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无法突破,无高附加值产品。 林下经济是复合高效的林业生产模式[4],在技术上和管理上如缺乏专业指导,盲目投入资金对林农而言风险是很大的。

目前政府尚未统一建立林下经济技术推广的专业机构,也很少举办林下经济种植(养殖)专题培训班,造成从业的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生产者盲目追求产量,忽视质量要求,乱用化肥农药,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5对策和建议 5.1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林下经济产品市 场体系建设三明市作为南方典型集体林区,发展方向应定位为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区,要加快“绿色转型”,因此应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列入各级政府可持续发展长期目标。一是制订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成立工作机构,统一牵头协调。二是制订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配套奖励措施,如减免税政策、配套保险产品、金融机构贷款优惠政策。三是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项目资金支持,设立林下发展专项基金,帮助解决电力、自来水、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四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更多投入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形成全社会、全民合力共同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业的共识。五是继续加强建设市场需求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搞好健全流通网络,引导产销衔接,降低流通成本,帮助林农规避市场风险。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向林下经济产品延伸,促进贸易便利化。

六是继续抓好平台搭建工作。做好“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充分利用“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继续宣传推广三明林下经济品牌和特色林产品,为三明林下经济企业、合作组织和林农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5.2要科学发展,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方向 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确保林下经济发展符合实际。三明市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林地占80%,要科学规划发展好这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因此要良性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必须避免同质化竞争。政府应积极引导,制定规划,分区域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发展目标,不要形成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局面。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情况,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个人意愿,突出本地特色,合理确定林下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建议到2020年,应着力抓好林下药材、林下蔬菜、林下养殖、林下采集、森林旅游五大林下经济支柱产业,该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60万hm2以上,示范基地大幅增加至110个左右。 林下种植方面,明溪县主要发展南方红豆杉及深加工产业,永安市着力发展金线莲种植及深加工产业,泰宁县重点发展雷公藤种植及深加工产业,梅列区着重发展多花黄精种植及深加工产业,三元区着重发展草珊瑚种植及深加工产业;林下蔬菜以尤溪发展林下佛手瓜等蔬菜为主;林下养殖方面,清流重点发展养羊,泰宁重点发展梅花鹿和金湖乌凤鸡养殖,永安着重发展三黄鸡、贡鸡,水质条件好的可养殖林蛙,各县均可推行林下养蜂;林下产品采集以菌类(红菇)及笋类加工为主,各县均可发展;森林旅游重点发展森林人家、生态农庄等。

5.3要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经营战略 要想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业,应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经营的方式,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 +家庭农场+农户”等产销一条龙发展模式,可以更好抵御市场风险。支持有一定市场控制力、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进行全产业整合,增强竞争优势。各县均可成立行业协会,统一制订产品质量标准;要重视品牌经营,注册商标,提升品牌知名度。鼓励种植户、养殖户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主要产品应独立注册商标,加强品牌的注册、宣传和保护意识。 5.4要注重人才培养,增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后劲 中共中央2016年3月下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任何产业要良性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发展三明市林下经济产业,则应着重引进和培养种植(养殖)产业专业人才。首先是人才引进,本地不足引“外援”,围绕三明市着力发展的产业方向,招才引智;其次是注重人才培养,无论是本地人才还是外来人才,都需要通过培养,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和水平。

一是推动建立政府指导下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探索实行“人才+项目”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二是重视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种养示范户的技术培训,以带动提高更多林下经济农户的种植(养殖)水平。 6结语 三明市具有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天然优势,政府应大力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规划好各区域林下经济发展目标和模式,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大力引进人才,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林农持续增收能力,为林区抓好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循环发展、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丹,曹玉昆.东北林区社区林业发展林下经济模式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85~1087. [2]谢屹,温亚利.消除认识误区推动林下经济全面发展[J].林业经济,2013(3):48~51. [3]姜建国.三明市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化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76~180. [4]赵英辰,李华西.林下产业的新兴经济增长点[J].河北林业,2006(6):21~23. [5]应锦辉.延平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7):134~135. [6]王丽贞.三明市林下经济产业蓬勃发展[J].福建林业,2013(5):24~26. [7]袁永亮,邱昭联,王有昌.关于发展龙岩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绿色财会,2012(6):30~33.10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