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节约粮食”,您随即想到的是不是倒掉的剩饭剩菜?如今,餐桌上的“显性浪费”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实际上,从粮食收获到上餐桌之前的收割、仓储、加工等环节,也存在着不可小视的“隐性”浪费现象。浙江之声《美丽乡村》特别节目《颗粒归仓——关于粮食收储加工减损的大调查》。
我国每年粮食流通加工损失量
相当于吉林省一年粮食产量
粮食“隐性”浪费现象如何?今年五月的小麦收割季和七月的早稻收割季,浙江之声多路记者深入绍兴、衢州、湖州的田间地头进行了调查采访。
茹国民是绍兴市柯桥区的种粮大户,他在兰亭街道黄贤村承包1200亩左右的农田用来种植水稻和小麦。茹国民说,每年收割季,都是请农机手跨区域机械化收割。
“有时候看到他们,我自己搞收割机懂的呀,他们速度一拉快我就知道,抛粮多了,他们割和我去割,相差100斤一亩,最少的三四十斤是绝对有的。反正你看也看不到,只有草去拨起来才知道抛粮多不多。这有时候也没办法的,跨区作业说实在的价格也不高的。有时候想想也心痛,自己做也来不及做,没办法。”
除了粮食收割环节存在损耗,记者还发现,粮食烘干、仓储、加工等过程当中造成的粮食损耗也是个不小的量。
种粮大户金宏民在绍兴越城区陶堰街道承包了近千亩农田,此外还经营着一家粮油专业合作社,拥有8台可日烘干80吨稻谷的大型烘干机。金宏民说,粮食烘干环节也会出现稻谷的损耗。
“收割产能大了,收割就多了,我们烘干机就来不及,烘干能力达不到我日供给能力,产生一些稻谷的堆积,谷子会发热发芽,导致谷子不能食用了。在烘干过程中温度太高,又会导致碎米,国家粮站也是不收的,一车赔个百分之一到二是有可能的。”
稻谷仓储条件差也是许多种粮大户遇到的问题。记者在衢州衢江区莲花镇种粮大户徐文荣的农场看到,刚收割烘干好的早稻就地在厂房内堆积成山,不时有麻雀飞来啄米。徐文荣说,早稻是粮站全部收购的,在农场堆放时间不算很长。但是晚稻为了要卖个好价钱,通常要在农场堆放一阵子。
“如果一开始收割晚稻的时候,烘干直接把它卖掉,那跟我放在那儿再卖的价格肯定是不一样,还是得放一放,那放你肯定要有这个条件,没这个条件你放在里面,比如鸟吃啊,老鼠吃啊,下雨天漏水引起晚稻就有可能黄变或者发芽,这个也是损失蛮厉害的。”
记者问,“碰到这样的问题,你有想过要改变,改变它的仓储条件吗?”“想啊,就是土地拿不到啊,是不是?肯定想啊,但是关键我们要拿土地的话,这个现在的政策法规制约,脖子卡得很死啊。其实有个五亩土地给我们的话,我们也可以把自身仓储解决的同时,还可以为很多人服务。”徐文荣答道。
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如祖做客浙江之声《美丽乡村》直播室
节目里我们还请到了一位嘉宾和我们边看边聊,他是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张如祖。张局,看完记者的调查采访,我们看到粮食端上餐桌之前,确实存在很多的“隐性”浪费现象,张局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我觉得,确实是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它是要用田块来生产,但我节约粮食啦,它节约的数字你可以倒算回去,它就是“无形田”的开发。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国际粮农组织2019年发布的资料显示,全球有14%的粮食在出售前损耗。今年5月下旬召开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通气会上,中国农科院估算称,在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我国粮食每年损失量约为350亿公斤以上,相当于是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粮食全产业链总损耗率约为12%。
升级储粮技术
“这里的每粒粮食常年舒舒服服地躺在空调房里”
既然发现了粮食存在“隐性”浪费,浙江各地有哪些好做法呢?我也去很多地方跑了跑,下面先带大家去到位于杭州余杭的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第一次走进大粮仓,那种感觉太好了,深刻体会到这样一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就不卖关子了,跟着我的脚步去瞧瞧吧!
带上安全头盔,爬上五米多高的舷梯,我跟随高级技师刘林生走进其中一个粮仓。只见大片散储的小麦映入眼帘,麦穗的清香扑面而来。刘林生说,他们储备的小麦可是常年舒舒服服地躺在空调房里的。
“这个是恒准低温的一个储粮技术,我们在仓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的陶瓷瓦,把热能转化为电能。我们仓内有四台大功率的空调,在仓壁也安装了保温板,减少外界的热量向仓内的传导。把粮仓的平均温度常年控制在12到18度之间,最高粮温不超过20度。”
除了要让小麦住得舒服,刘林生说,通过多项技术能让小麦延缓品质劣变,粮食一个储存周期的损耗率从原来的0.7%左右下降到0.2%左右,仅单仓就能节粮减损18吨。
“杀虫跟保鲜储存的一个手段,就是我们把高浓度的氮气,充入到这个粮堆里面,让它密闭一段时间,一方面可以杀死这个粮堆里面的害虫,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粮食的保鲜储存。”
刘林生俯下身从麦子里抽出一根细线和一个温度传感器对记者说,粮库还引入了数字化手段,通过这些传感器管理员在控制中心,不用进入粮仓,就能全天候了解粮食的各种变化。
“就是我们智慧粮库平台里面的一个多参数粮情测控系统,在我们这样一个将近1000个平方的粮堆下面,还有240个测温点,可以一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地感应到我们这个粮堆的温度变化情况。”
我当时进入到粮仓最大的感受就是,哇,这小麦好新鲜,好香啊!这就说明仓储技术是很有效果的。张局,杭州这座粮库使用的一些技术,在浙江的普及率是怎么样的?
近几年,浙江省通过推广低温储粮、横向通风,富氮气调等一系列的绿色储粮技术,现在全省的绿色储粮数量达到了238万吨,占粮食储备44%以上。
农户如何改善储粮条件?
湖州探索“空仓模式”
农户可租国有粮库
在前面的报道里我们听到了一位衢州的种粮大户,在把粮食交给粮站前,由于自家仓储条件简陋,虫吃鼠咬、仓库漏水、稻谷发霉等现象都有出现。那么,针对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仓储需求,省内有没有一些好做法呢?
近年来,浙江启动了粮食产业“五优联动”改革,把粮食生产、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环节串珠成链,深化优质粮食工程。这其中也涌现了不少储粮的好经验,比如湖州探索的“空仓模式”,把空置的国有粮库暂时租给合作社或种粮大户。湖州市吴兴区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就参与了这项服务,总经理孙建龙和我们说,他们每年要储存3000吨粮食,以往稻谷储存在合作社仓库和烘干机当中,品质很难长期保存。2019年他们的粮食短暂地住进了国有粮库。
“我们参加了五优联动了之后,我们招了1000吨的粮仓,放在它们那里储存的品质肯定好的。然后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今年把粮食放在它那里是以卖给他们的形式,第二年六七月我需要这一批稻谷了,我再去买出来。这样我就减轻了从11月份到第二年六月七月这一段的资金,1000吨就相当于300万了。”孙建龙说。
能够暂时把晚稻放在国有粮库,粮食一定很安全。张局,您怎么看待湖州的这个做法?是否值得推广?
我认为湖州的做法是值得推广的,我们省里前几年就开始实行“五优联动”的做法,在全国是比较早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这“湖州模式”作为全国推广的样板。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好粮要住好的仓库,使粮食它的新鲜度完整地保留,让消费者吃到好粮。
我们省内还有哪些改善农民粮食仓储条件的好做法?我们省级层面有没有一些工作推进?
有的,从2016年开始,我们全省就推广了农户的科学小粮仓,一个小粮仓就是一吨,全省是12万套,在68个县,那么到2018年为止,这个小粮仓(推广工作)都完成。最近,我们找准一个什么呢?是温岭的做法,就是通过粮食烘干的服务,我们派收储人员到现场对那个烘干的温度调节进行指导。就是农民的稻谷可以卖好,拿到好的价格,那么国家储存的粮食也达到了要求。
温岭的这个做法确实是挺不错的。我们节目互动平台上有听众在问,“请问农民自行储粮在技术环节有什么建议?”您来解答一下。
一个对于这个我们省里的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有些必要建设仓储,《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规定,各级政府都应该去支持扶持他(农户)。第二个,我们各级粮食系统在仓储技术上要给予指导。
大米加工技术的变革
“过去米糠都是喂猪,现在还能深加工”
除了仓储环节,我们在前期走访中发现,稻谷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也是惊人的,那么有什么技术手段可以减少加工损耗呢?我去到了衢州市库米赛诺粮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制造车间见到了一款名叫“智慧型粮食分层磨削装置”的谷物加工设备,听说它能大幅降低粮食加工损耗。
公司董事长戴智华说,现在国内主要使用的碾米机是通过碾压的方式,加工非常耗电、谷物碎米率高、加工中的高温容易破坏谷物营养。而库米赛诺的设备使用“分层磨削”工艺,一层一层将稻谷表皮剥去,最大的变化就是减少粮食损耗。
“就是打磨的,它一层一层把它磨去的,所以这个大米不太容易碎,它可以减碎,多产出整精米8到10个点。比如说传统米机,它在加工籼米,长形的,大概我们传统米机,就100斤糙米进去,它可能要产生18个点的碎米,我们可能就在8到10个点左右,等于多产出整精米8%到10%。”
戴智华说,除了能够减少粮食损耗,库米赛诺的设备在加工时可以节约能耗60%,降低加工温度70%,保持了谷物原有的营养。
“传统机器,尤其是夏天碾出来的米温度非常高,出来的米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度。我们这个它的米温不会超过十度,像冬天的话只有三四度,所以这个东西是对大米的品质健康营养是有利的。现在我们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更健康,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开发出很多的产品。”
在车间我发现,加工后的稻谷由里到外被剥成了多个部分,公司总经理金刚强说,通过他们的技术原本被直接当做饲料的米糠,还能被重新加工利用。
“我们可以把大米的米糠从外到里分好几层,根据它的营养价值,或者说加工利用的不同需求,区分开来碾。这样的话可能头道可以榨油,接下去的蛋白质康,可以提取一些药物,进行一些更充分的一些利用,也是提高了粮食的利用率。”
通过这些加工工艺的革新,在相同条件下,加工不同品种的大米,每吨可净增加收益180到600元不等。这项通过10年时间苦心研发的设备,2019年起正式投入大面积生产,已有贵州、湖南、安徽、江苏等粮食大省的大米加工企业使用这套设备。
衢州这家企业更新了大米加工的技术,张局,您怎么看?未来粮食加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是不是迫在眉睫?
有这必要的,因为衢州这个做法,我们去年也到现场看了,我们希望是下一步它要结合实际来总结推广。
加工方面的节粮减损,浙江有哪些工作?
在收购方面,我们粮食部门应该把早稻分圆粒型和长粒型来分开收购,对于晚稻可以分品种收购,那么有利于它加工后适合市场需要,有效地督促加工企业要适度的加工,这样避免这个加工时候粮食损耗,也避免了过度加工形成的一些副产品达不到利用。
在我们节目一开始有一位绍兴的种粮大户介绍了一个矛盾点,请大型收割机来收割,省工省本,但是稻谷浪费现象会出现;如果自己收割,那又根本来不及收。想问张局,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认为是,第一,他要收割时候首先要把握好收割时机,时机都错过了,这个稻谷容易脱落下。第二,你也要适当的培训,管控这个速度和田块里面有个转弯度都要处置好,要积极推广一个收获精准,损耗又少的一些机械设备。
推进粮食产后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十四五”期间浙江目前有什么计划?
第一,各地区要推广一些粮食机械装备;第二,我们粮食部门要改造一些旧的仓库,要提高它的气密性;第三,推行一些制度和规范上来推动粮食的收储、储存、加工一些环节的损耗,来达到爱粮节损的目标。
我们粮食部门有没有一些小目标呢?
到2025年,绿色储粮这个指标要达到60%以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一起努力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同意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