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江市有一个特别的渔村,这个村除了鲍鱼的养殖年产量高直逼一个省外,还被称为“海峡第一村”。
鲍鱼养殖业成品牌
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是个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小渔村,位于我省东南沿海最南端,与大金门岛相距仅5.6海里。围头村三面环海,大部分村民以海为生。多年来,围头村的鲍鱼养殖产业发展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记者体验海上养殖生活
如今围头村鲍鱼养殖规模达7000多亩,2022年养殖鲍鱼近400万公斤,产值达到2.5亿元,全村鲍鱼养殖年产值逐年增长。
养殖户老吴说,从鲍鱼苗培育到可销售的鲍鱼,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如果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上百万元的投入都有可能血本无归。
除了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海洋环境,围头村经过近些年的发展,鲍鱼养殖产业链已实现自给自足,质量就更有了保障。
吴宏霈
围头村党委党委宣传委员副主任
围头的这个水质比较干净,盐度比较高,水温差不多在20度左右,刚好比较适合鲍鱼的生长,生长速度会比较快。
为了解决销路问题,在2017年5月,围头村成立了鲍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更加科学地分配销售产量。多年来,围头村以新农村发展为契机,制定了20年发展规划,打造海峡名村,现如今已形成了“渔业生产+养殖+休闲+文化”的产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