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3.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讲台展示由贝壳制作成的工艺饰品,组织学生制作材质。设疑长有贝壳的动物有哪些呢?评价后简单介绍这类生物为软体动物,顺势导入本节课教学。

(河蚌、蜗牛、扇贝、田螺等。)

(二)新课教学

1.组织学生观察课前分发的实物小河蚌,教师询问:它有什么结构特点?(河蚌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膜。)

教师顺势讲解外套膜,及外套膜和贝壳之间的关系。追问贝壳的作用,讲解双壳类软体动物。

2.组织学生观看河蚌运动的相关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河蚌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

(2)试着想一想,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学生结合教材,小组讨论总结后回答。

(学生1:河蚌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学生2:河蚌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

教师总结河蚌这类双壳类的主要特征。

3.展示乌贼,章鱼等软体动物,组织学生观察并思考与河蚌的区别是什么?教师顺势讲解特殊的软体动物。

(没有贝壳)

4.引导学生观察所有软体动物,总结得出主要特征,并进行板书

(三)巩固提升

通过给生物进行分类的方式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

(五)布置作业

课下动手利用贝壳制作小礼物,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

四、板书设计

视频养殖田螺技术大全_视频养殖田螺技术教学_田螺的养殖技术和视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