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土拉菌病 (Tularemia)
本病又叫兔热病(Rabbit febrile disease)、鹿蝇热.它由土拉杆菌引起,是一种广泛分布千啮齿动物中的传染病,也能感染家兔,其它动物和人类。其特征为体温升高,肝脏、脾脏肿大、充血和多发性灶性坏死或粟状坏死。淋巴结肿大井有针尖大干酪样坏死灶。
病原 1912年由Mccoy在加里福尼亚的土伦县,从地松鼠中分离到病菌,称为土拉杆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本菌为革兰氏阴性,0.2—1 μm ×l—3 μm,不形成芽胞和荚膜,不能运动,呈杆状或多形态(从球状到长丝状),可被常用的染料着色,有时出现两极染色。本菌属于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有胱氨酸或半胱氨酸(或添加鸡蛋黄、硫甘醇酸、葡萄糖、血液等)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如在鸡蛋黄培养基和鲜血琼脂中再加入少量胱氯酸,则生长特别良好,初次分离要经过2—5 d,有时需要5--7d才开始生长,形成灰白色、粘稠而似露珠状的小菌落。也可接种子鸡胚绒尿膜或卵黄囊内。大量培养可采用添加血红素的乳蛋白水解物培养基。不液化明胶,仅分解葡萄糖、左旋果糖、麦芽糖和甘油。本菌产酸,不产气。本菌的鉴定主要依据对生长的需要,检查该菌特有的谷氨酰胺酶、天冬酰氨酶、在蓖麻酸钠中的溶解度和特异抗血清的凝集反应。土拉杆菌对热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但在尸体和皮革中能生存40--133 d,在水中可生存达7个月之久。本菌在牛虻体内48h之后仍具有传染性,在蚊子体内可生存23—50 d之久。小鼠和豚鼠对此菌敏感,症状常呈急性过程,一般在感染8—15 d之内,死于败血症,此时可见肝脏和脾脏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点,该菌只有一个抗原型,与鼠疫杆菌和布氏杆菌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可出现交叉凝集反应。
流行病学 在自然界中啮齿类是本菌的主要携带者及传染来源,最大保茵宿主是野兔群。在许多国家都有本病的流行,多呈地方性流行。当兔群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饲养管理不当,使兔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起大流行,造成严重的损失。该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伤口、完整的皮肤和粘膜而发生感染,细菌通过排泄物、污染饲料,水源和用具以及吸血节肢动物,如螨、蜱、蝇、蚤、蚊和虱等进行传播。本菌可在一些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通过叮咬或分泌物而感染动物。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把病菌从患病动物传染给健康动物,也可以传染给人。人的感染通常是与病兔直接接触所致。
症状 有些病例由于感染后,病原菌很快进入循环系统,以致来不及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迅速以败血症的形式死亡。仅有个别病例在濒死前表现精神沉郁、拒食和运动失调。
在病程较长的病例呈现高度的消瘦和衰竭。淋巴结,特别是体表淋巴结(颌下、颈下、腋下和鼠蹊)肿胀发硬,体温升高1—1.5℃。
病变 由于病程长短不同,所产生的病变也有差异。急性死亡的病兔多呈败血症和肺综合的病理变化,有时多伴有下述特征性病变:病程较长的病兔淋巴结显著肿大,呈深红色,有针尖大的灰白色干酪样的坏死点,脾脏肿大,呈深红色,切面有灰白色或乳白色的粟粒至豌豆大的坏死点;肝脏肿大、充血,并有多发性灶性坏死或粟粒状坏死病灶;肺脏肿大、充血,并有片状突变区;肾脏肿大,有灰白色粟粒大小的坏死点,骨髓也可能出现局部的坏死灶。
组织病理学:肝、脾、肺和骨髓有灶性坏死区和充血,由于受感染的器官出现灶性坏死,所以造成血管栓塞的形成。
诊断一般根据大体病变及组织病理学、细菌学检查可作出诊断[]。细菌学检查,主要采集可疑病兔的肝、脾及淋巴结,加入生理盐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1:5--1:10稀释倍数),采用皮下或腹腔注射0.5—1.0 ml,接种豚鼠,一股于5—10 d死亡,产生的病变与兔相同,可从病变组织内分离出士拉杆菌。
血清学诊断,常用凝集试验诊断本病。对慢性病兔和带菌兔, 从耳静脉采集血液,制备血清,与土拉杆菌凝集抗原反应,当凝 集效价达1:40或以上者可判断为阳性反应。康复兔可产生非常牢固或持久的免疫力,
鉴别诊断:野兔热各器官形成的坏死灶比伪结核病所产生的器官病变快而广泛,因此,不见有细胞反应和脓性融化等病变。野兔热病变多集中千淋巴结和实质器官,而伪结核特征性病变主要集r|I于蚓突浆膜下和圆小囊浆膜下。
防制 1.无病兔场应防止引入本病,当引入外来家兔后,首先应进行隔离饲养,观察和查检兔的血清,阳性者应扑杀淘汰。特别是严禁输入从疫区输入的家兔。2.切断传播媒介,消灭兔场的鼠类和吸血节肢动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防止野兔进入饲养场。3.一旦发现可疑病兔时,应立即扑杀处理,彻底消毒一切用具,对其它健康兔作凝集试验,消灭带菌兔,肉、皮、毛等产品不可利用。4.本病的治疗可用金霉素、土霉素、氯霉素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