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年亏损到亩赚万元,高邮湖王俊说他失败的次数要比成功的次数多的多,从水产经销商到高邮湖大闸蟹品牌的领军人物,王鲜记用15年的坚持打造一个螃蟹的“王国”。大闸蟹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各地都崛起了一批代表性人物,从以前的“阳澄湖大闸蟹”一枝独秀,到现在的百家齐放,各地品牌的纷纷崛起,形成了大闸蟹产业的百家争鸣,现在又是一个商品过剩的时代,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使产品具有更大的溢价空间,今天让我们看看高邮湖王俊如何玩转他的螃蟹人生!
名不正则言不顺 王鲜记的由来
坐落在高邮湖边的王鲜记就是当初的王记鱼行,如今取旧“王记”字号,中设“鲜”字,以示行业,遵循“鲜道”祖训,以真、诚、信、实为立业之本,传承百年老店文化精髓,将之发光大。
跑鲜的故事
王俊:我们祖祖辈辈四代人都生长在高邮湖边,祖辈以前张网捕鱼,为了保持渔获新鲜,晚上挑着担子把鱼拿到扬州市集上卖,早上6点以前就要到达,几乎每天都要跑60公里路,健步如飞,练就了他们强健的体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跑鲜”。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渔民的交易方式。如今的王鲜记的成立与发展也是一路磕磕碰碰,经历艰难险阻,逐渐壮大,达到如今的规模。
王俊:我们夫妻二人都出生于“跑鲜”世家,这一辈子都在和水产打交道。10年前我们决定在这边养螃蟹,刚开始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凉,连摩托车都进不来。开始的前两年我都没有亲自到养殖场来,以致管理不善,亏本近1000多万。后来我就驻扎到这边来,亲力亲为,才慢慢的扭亏为盈。前几年亏钱的时候,我们夫妻俩希望可以乐观的看待生活。想着来到这里,虽然亏钱,没有退路,但我们住的既不是茅草屋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有漂亮的房子,美好的环境。我们在这搞垂钓、种菜园果园,过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生活。
王鲜记是以中华绒螯蟹的繁育养殖、初级产品的深加工销售、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主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企业。公司目前规划面积是5000亩,生产端现有养殖面积3000亩,其中成蟹2500亩,扣蟹500亩,是高邮湖地区最大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还有2000亩淡水养殖和粮食种植的区域,包括稻渔、稻鸭共生、蔬菜种植区等等。公司拥有从蟹苗繁育、成蟹养殖到成蟹深加工、产品服务、技术支持等完整的产业链条。
夫妻拍档,“扁担姐”成为了新农人网红
王鲜记由“扁担姐”张玉鸾管理的销售团队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时抓,线下专卖店主战场在扬州,全国各地遍布销售合作点,让王鲜记的蟹美味辐射全国。进军天猫、京东商城、微店等实力电商平台,搭上电商“顺风车”,建立起完善的生鲜电子商务运营体系。另外,靠口碑攒起来的社群营销也是王鲜记销售团队的骄傲。如今的“王鲜记”电子商务拥有专业的策划团队、营销团队和设计团队,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运营也很有影响力。
现在直播带货形式横行的时代,王鲜记也紧抓机遇,打造直播间,直面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把王鲜记的产品推广出去。
诚信质量是根本,树立精品蟹的经营理念
王俊:当初是作为水产经纪人,帮别人挑选螃蟹。客户相信我选蟹的专业,认为我买的螃蟹个大肥美,质量好。最忙的时候需要雇4个人专门为客户挑选螃蟹。后来我们反思,现代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优劣没有甄别能力,需要专业的人群帮忙挑选,更看重在产品身上的附加价值。所以我们开了专卖店,销售精品的螃蟹,并给予一定的专业服务,比如介绍怎么吃、如何保存等,这样我们的产品就更加有温度。事实证明,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目前专卖店产品的认可度很高,客户都信任我们。
精品的螃蟹是王鲜记经营的基本,为了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王鲜记也积极寻求多方位提升品牌的价值。
王俊:在做产品的时候会有一些想法和反思,以往我们消费产品的时候注重的是产品本身,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习惯的改变,消费群体的逐渐年轻化,对产品的需求开始转移到产品的附加价值,比如外观、文化属性、便携性等等。因此我们在产品的包装上会考虑更多的元素,比如包装的外观、节日元素、物流保鲜措施等。另外,我们设计包装都是自己的员工,他们了解产品,才能设计出最合适的包装。
对虾蟹产品本身的高标准不是王鲜记的唯一追求,在养殖环境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到过农场的人都知道,这里不仅仅只有养蟹的池塘,还有绚丽花朵、科技长廊、休闲垂钓、小菜园、荷塘、别墅;这里没有丛生的杂草和污染的水源,而是竭力限制农药的使用,处理养殖的污水,让环保农场做到极致。
王俊:为了让我们的产品更具信任度,我们时刻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养殖行为不对环境造成污染。设置循环水、处理水、水质监控的设备,牺牲一部分的养殖面积,专门种植水草和养螺丝,建造养殖水处理区域,要求经过处理的养殖水标准要高于外源水。因此我们的养殖水一般不会排放出去,可以循环利用。
塘边的杂草以前长势旺盛的时候,我都坚决让工人手工割,不能使用杀草农药,虽然耗时耗力,但这是对环境的保护,我们必须要坚持。现在我们使用铺膜,阻止杂草生长,这样既环保美观又省时省力,虽然前期铺设要投入很多成本,但缝缝补补可以用上10年左右,还是很值得的。
有赖于“跑鲜人”的坚持,王鲜记的口碑越来越好,王俊夫妇也因此结识了很多不似顾客,胜似知己的朋友。
王俊:每年螃蟹上市前,就有很多回头客会提前预定我们的蟹。我们的社群、团购非常火爆,很多客户都是经介绍来买蟹的,有的客户觉得我们的蟹好,会团购回单位做福利等。有一个客户,是一名画家,每年都会买我们家的螃蟹,吃完后还会给我们回赠他画的螃蟹,直接还原,很有意思。
王鲜记发展至今,养殖的模式技术一直在影响着周边农户的发展,除了自身品牌建设和养殖技术改进,还坚持设立职业农民培训班、农业技术培育夜间课堂,定期开班培训,带动周边养殖农户,推广养殖经验技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王俊:多年来的专业诚信经营,累积的良好口碑是不容置疑的。我们的蟹苗养出的螃蟹个头大,品质优,周边农户都很信任王鲜记的蟹苗。我们的高邮市湖畔水产专业合作社,承载着原住渔民、本土养殖户实现振兴乡村,共同富裕的愿望。公司培育蟹苗,周边的农户买我们的苗,我们会提供养殖服务,成蟹收成后我们也会按市场价格收购,分类加工销售。今后我们作为龙头企业希望把养殖模式形成一个标准模范,以盈利的范本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近年来,王鲜记一直不遗余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自身的保鲜技术、物流能力,希望能走遍国内,还能走向世界,让遍布世界各地的几百万华人都能在当季时吃到家乡味道的螃蟹。
王俊:我们每年都会到国外和港澳地区参加一些推介会,为的就是把高邮湖的河蟹品牌推向世界,让国外了解我们河蟹产业的发展,了解我们的产品,以往的螃蟹出口都是鲜活的,将来可以推进加工熟食产品出口贸易。河蟹一般在中秋节前后上市,在这个团圆的节日,如果在外华人能品尝到中国的河蟹,也是一种温暖。目前国外疫情严峻,这个推进的工作只能暂时搁置。
高邮市高邮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姚美学(左三)陪同参观
谈到心中的梦想,王俊感慨万千:尽管年年投入成本几千万,可以说是倾尽所有投入到养蟹中,但我们来到这个地方,往后可能还有几十年,总要留下点东西,财产是带不走的,但留下来的“财富”却可以造福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