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娅秋
“罗琦”“块根麒麟”“冰莓”“龟甲龙”……这些清新文艺的词汇,如今已成为多肉植物的“芳名”。近年来,随着微景观市场不断壮大,种类繁多、小巧精致的多肉植物已成为花市一道亮丽风景线,备受市民喜爱。昨日,记者在支坪镇一处育苗基地看到,一盆盆多肉整齐地摆在一起,育苗床上满是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多肉植物。
一见钟情回乡种“肉”
在支坪高速路下道口往先锋方向300米左右的地方,“90后”吴小梅与丈夫曾永科携手打造了一个多肉种植基地。初见这对小年轻时,他们正在多肉种植基地里忙碌着,不停捣鼓着这些多肉,动作颇为老练。
“开始种植多肉植物就是因为特别喜欢,感觉这种植物生命力旺盛,而且看上去非常‘萌萌哒’。”吴小梅告诉记者。她和丈夫一直很想创业,梦想着将来拥有自己的一份小事业。2014年上大学时,他们无意间在北碚花市看到多肉植物后,就被“萌萌哒”的多肉植物所吸引,于是,他们一口气买了五六盆多肉,摆满了寝室阳台。每天,他们很精致、细心地培养,看它一点点长大,很有成就感。
在此期间,他们把摆弄“多肉”植物既当成一种爱好,更当成未来的事业来培育。他们经常上网找帖子了解多肉的培育方法,熟悉多肉植物的习性,提升了多肉植物的成活率。
大学毕业后,这对“小鲜肉”带着对多肉的狂热喜爱,远离繁华喧嚣的城市,毅然决然回乡种“肉”,开始了他们的“花匠”生涯,携手打造别有天地的“多肉乐园”。
初尝成果 “钱”景广阔
“现在,很多年轻的上班族工作繁忙,却又喜欢在家或办公室养一些花花草草,而多肉植物不需要特别细心的照顾,成为很多上班族的选择,这就是商机。”吴小梅告诉记者。多肉价格从1元到5000元不等,各个消费层的人都能找到满意的多肉植物。
去年,他们夫妻二人自筹资金近40万元,在支坪镇承包了6亩土地,打造多肉温棚,尝试多肉多浆植物的引种繁育。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不到1年时间,温棚的多肉植物种类就由最初的几十个品种,发展到300多个品种、近万株,其中不乏市面上罕见的多肉植物品种。
初尝成果,夫妻二人进一步扩大繁育规模,打造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一下子拓宽了本地自产多肉植物的销路,产品远销新疆、广州、山东等地。在他们的带动下,支坪镇周边50余农户也加入多肉产业发展的“大军”。
今年,夫妻二人又准备建设景观棚和培训室,打造集观光、零售、DIY、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家庭多肉农场,与我区的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将多肉种植基地打造成为自然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学生亲近自然,了解多肉植物的世界,让市民在这里享受多肉植物带来的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