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备考研讨会数学学科心得体会◆
泾川县第一中学 刘 鑫
研讨会期间,我有幸聆听了来自北京高考命题组李老师和西工大附中胥耀武老师两位专家的讲座,两位老师的教学思想、个人专业知识、学识经验、方法结论等都让我受益匪浅。从以下几点谈谈本人认识和体会。
一
整体认识
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理科)落实高考内容改革总体要求,通过更加灵活、综合、创新的题目,强调理性思维的价值,筛选综合能力更强的学生,更精准、更高效地为社会培养人才。本次考试试卷涉及了开放性、探究性等方面的应用性问题。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保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改变考试的固定模式,增加试题的开放性,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地重复做题,提出了许多小的创新。
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数学试题依然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分值占到120分,各个知识点的分值从高到低依次是四道解析几何共27分、三道概率与统计共22分、三道函数和导数共22分、三道立体几何共22分、两道三角形和三角函数共17分、两道数列共10分,其余集合、复数、向量等知识点共30分,知识点涉及了方方面面。相比于2021年的试卷,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没有考察逻辑用语和三视图,题目的排列和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导数与圆锥曲线的位置进行了交换,而且题目的难度有所上升,不但要考验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还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二
几点反思
通过对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数学试题的分析,发现高考的选拔性加强,我认为在备考2023年高考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
1.扫除知识盲点,扎实基础才是王道
2021年三视图的考察,2022年的程序框图及相关系数公式的推导,备考中应尽量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不能主观判断某些知识点一定不考。
2.重视思维灵活变通,培养创新能力
2022年乙卷理科第14题,给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四个点,要求考生选择其中的三个点并求出经过这三个点的圆。而2022年甲卷则要求考生求解出一条两个圆的公切线。这样的问题本身知识并不是十分复杂,但是题目考查了考生的选择最优解的能力,而恰恰这种能力是对后续学习非常有用的能力。命题时可以适当参考这种开放性试题。
3.重视解题逻辑,不被出题人牵着鼻子走
很多孩子考场上想不到一些公式、定理、解法,可能是因为平时的讲解与训练很少注重解题背后的逻辑,当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用以及什么时候用这种解法时,考试中是难以应对题型的变化以及创新的。比如,第20题,一直以来关于解析几何的各种二级结论、化简技巧层出不穷,这一年考了这个结论,于是这个结论便成了备考热点,下一年用到了这个化简技巧,于是这个技巧大火……因此建议,学就要学透,学明白背后的运用逻辑。防止学生形成“学的都不考,考的都不会”的焦虑情绪。
4.坚定信念
高三备考过程是漫长而枯燥的,对学生和老师的恒心和毅力是一个严峻考验,我们一定不能放松,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接我们的就是成功。
5.严格要求
向老教师请教是优良传统,我们要认真研读课标,做历年真题,为上好课充电,争取做到自信走入课堂,满意离开课堂。
6.高效执行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根据高考方向将教材内容有机重组,进行二次备课,留给学生思考、总结的时间。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实施分层教学。新高考的改革以教材为依据,很多试题都是以课本例题或者是课后习题为原型进行变式考查的,因此在高三一轮复习上,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课本,要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课本例题、课后练习题做到心中有数,对所涉及知识点和基本方法要做到烂熟于心。
综上所述,这两年的数学命题方向更偏基础化,回归课本,只要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点就不存在冷门。当然,试题也更加综合化,无论是横向学科之间,比如数学和物理的结合,或者和其他学科的结合;纵向,不光考高中知识点,初中的知识技能也会考查,而平时做题中,过多注重套路,刷套卷,不总结,会导致学生在考试中不够得心应手。最后,计算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