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技术,引导农民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重构农业产业链;

用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引导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与工业、现代服务业的共通融合,构建“接二连三”的全产业链;

围绕产业链拓展需求,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都市农业、农业旅游、农业服务等产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致富链条。

……

无土种植韭黄技术_韭黄无土种植技术视频_韭黄无土栽培

利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绿色防控、智能管控等新技术,生产有机农产品,现场采摘即可食用,保证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

近年来,清镇市以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实践创新区”建设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品牌为支撑,全面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农旅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一产稳、二产强、三产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入推动乡村振兴的清镇路径。

“农业大镇”的稳产增效“路”

大棚内干净整洁,施肥、灌溉、调温控湿全部由电脑和各种传感器控制……在位于清镇市卫城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内,记者深深体验到农业科技带给人的震撼,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红颜、白雪公主、章姬草莓秧苗长势喜人;一个个椭圆形的西瓜掩映在翠绿的瓜叶中,让人垂涎欲滴。

“这里面的西瓜使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大棚里面种植的西瓜口感好、糖分高,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在现场的贵阳农投公司卫城基地负责人李诗利边说边带领记者参观大棚内的设施。“运用大棚的好处就是可以与物联网结合,实现种植全自动化,比如今天对秧苗的施肥,我们只需要把水和肥料的比例输入系统,系统直接按照配比进行作业。”

韭黄无土种植技术视频_韭黄无土栽培_无土种植韭黄技术

卫城镇犀牛村数百亩油葵成片起伏、向阳而生,铺就了一幅金灿灿的夏日画卷

“无土栽培除了节约耕地资源,减少污染外,能有效隔绝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危害外,主要是能够大大提高果蔬产量。”李诗利表示,用基质代替土壤,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郁郁葱葱的油葵随风摇曳,掀起层层绿浪;碧空澄澈,微风袭来,另一边的犀牛村以其多姿多彩的魅力,已成为众多市民节假日生活的出行新选择。

“油葵生长周期短、风险低、产值高,是犀牛村在的一次新探索。”为提高群众收入,去年才走马上任的犀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丹通过多次市场考察,发现油葵种植投入少,见效快,在年轻劳动力不足情况下,管理起来相对简单,省工、省肥、省水不说,收入还是原来种地的好几倍。林丹说,今年,犀牛村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的形式,在新中组种植了500多亩的油葵,将发展油葵种植与美丽乡村建设、打造观光农业相结合,带动更多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紧扣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发展要点,我们从规模种植到精深加工,大力实施‘农业+’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清镇市卫城镇镇长田萍认为,传统的农业要想增收,就要走农产品加工增加附加值之路,过去的农业是生产什么就卖什么,随着人们对饮食消费的需求从吃得饱发展到吃好,卫城镇正全方位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由“生产导向”往“消费导向”转变。

韭黄无土栽培_韭黄无土种植技术视频_无土种植韭黄技术

有了智慧农业平台,农户实现了精细化种田,实现了从体力到智力、从凭经验到靠数据的转变

“五子登科”的产业振兴“策”

走进清镇市流长乡川心、羊场村,空气中弥漫着韭黄的鲜香扑鼻。地块里,村民正在取罩、采割、捆扎、装筐、搬运,一片繁忙。

“这就是我们基地种植的韭黄,你看,长得多漂亮,今年的韭黄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预计产量在100万斤,产值达600万元左右。”贵州两山民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羊场基地技术人员龙秀军看着手中嫩黄喜人的韭黄,脸上笑开了花。

2019年,清镇市流长乡引进贵州两山民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川心、羊场2个村连片种植韭黄550亩,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带动196户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和增收,年户均增收3万元左右。

不仅是韭黄,近年来,清镇市紧紧围绕“农业本体、农民主体、农村载体”三个关键,不断优化农业产业要素、产业结构、产业功能,全力推进经营格局从小农向现代规模递进、生产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产业功能从单一向多元发展、产业链条从生产销售向全产业链延伸,实现农业、农民、农村“三农”同步现代化。

无土种植韭黄技术_韭黄无土栽培_韭黄无土种植技术视频

在清镇卫城镇贵阳农投草莓种植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的草莓秧苗长势喜人

“我们始终聚焦‘枫蔬果茶畜’‘五子登科’建设,加快建设‘一环九园·一核十区’,集中招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全力推动物流新城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深入推动本地农特产品就地转化,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清镇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培宽表示,下一步,将在提高品质、培育品牌、拉长链条上做文章,努力探索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藏粮于管的新技术新举措新模式,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

发展特色产业,让农业有“干头”;到下大力气抓好农村“五治”,让农村有“看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让农民更有“赚头”。如今,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清镇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更精、质量更高、生态更优、科技更强、开放共融的高效生态农业,“枫蔬果茶畜”五大主导产业链条顺势延伸,农旅融合得到加强,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质量提升,农业及其关联产业提质增效步伐加快。

在全省率先创建“红枫中国(国家)农业公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8.76万亩,以“枫蔬果茶畜”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并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在“农业+”的深度融合下,清镇的现代农业正释放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记者:胡俯茂 罗文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