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角雉(学名:Tragopan temminckii)属于鸡形目雉科。雄鸟体羽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布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色,杂以黑、棕、白斑。雄性较雌性更为美丽。红腹角雉喜欢居住在有长流水的沟谷、山涧及较潮湿的悬崖下的原始森林中,在海拔1000—3500米之间均有分布。 主要以乔木、灌木、竹以及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嫩叶、幼芽、嫩枝、花絮、果实和种子为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及印度等地。该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

种群现状:红腹角雉是一种有很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鸟类,早在前世纪就被输入到欧洲。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川主要栖息地的调查,繁殖种群数量为4只/k㎡,冬季种群数量为8只/k㎡。它们的栖息地和种群正受到林木砍伐、采药、偷猎和拾取鸟蛋等人类干扰和威胁,应加强管理和保护。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

保护级别:该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本文红腹角雉照片来源于我朋友:广西大学黄钧教授2020年08月13日拍摄于重庆南川。

微信图片_20210707081110.jpg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