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种植蔬菜_深海种植致富菜_深海蔬菜

黄花菜。资料图片

草木档案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花葶长短不一,花梗较短,花朵多,花被淡黄色、橘红色、黑紫色;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花果期5月~9月。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黄花菜是我们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食物,从古至今,人们从不吝惜对他的喜爱,它出现在诗文、书籍中,代表着一种意想,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在宁夏,它是一些地区的特产,让贫瘠的土地变得金灿灿。

有个浪漫的名字“忘忧草”

黄花菜这个名字,真的是太家常了,但要论餐桌上哪些食物有诗意,它必须拥有一席之地。黄花菜又名柠檬萱草,忘忧草,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 诗经·卫风·伯兮》的那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这里的“谖”音同“萱”,萱草说的就是黄花菜。由此可推算,它的栽培历史能上溯到2500年前。

明代学者朱熹在批注这句话时,解释“谖”有忘忧的意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援,忘也”“忧思不能自遣,故树此草玩味,以忘忧也,吴人谓之疗愁”。《古今注》又载“欲望人之忧,则赠以丹棘(萱草)”。除了萱草,黄花菜还有个浪漫的名字“忘忧草”。

忘忧草有很多花语,其中一个是“永远爱你母亲”,其实,很多诗人都借此表达对母亲的情感。比如孟郊的游子诗写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还有元代诗人王冕的《偶书》中写到:“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一首写了等待游子归来的母亲,一首写了有儿在身边过寿辰的母亲,不一样的母亲,不一样的心情,不需过多笔墨,一只萱草花表达了所有的情感。

为什么俗语说“黄花菜都凉了”

《诗经·卫风·伯兮》中讲述的故事,是一名妇人的丈夫自从被君王征召参军后,妇人终日想念,也无心梳洗打扮。为了排解忧思,这位妇人在树后种植萱草,希望能通过观赏萱草花聊以忘忧。不过,既然可以吃,人们总觉得它会以这样的方式令人忘忧。东晋张华曾的《博物志》一书中提到:“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吃后能不能忘忧不好说,但作为食物,黄花菜还真是兼具美味和保健功效。《本草纲目》载其性味“苦,辛,微毒”。确实,新鲜的黄花菜是不能吃的,因为其中还有一定量的秋水仙碱,可能会对特定人群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不过人们一般吃的,都是经过处理的脱水黄花菜,不仅美味,还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炒菜、凉拌、炖汤,能搭配各种各样的食材。

说起黄花菜,有一句俗语“黄花菜都凉了”,是对等待时间太长的一句调侃。那么为什么这里会出现黄花菜呢?有一种说法认为,湖南产黄花菜,在湘中衡阳一带,自古酒席上有个习俗,就是要上一道黄花菜炖的汤,如果桌上看到这道菜,则表示大家都已吃喝尽兴,主人也该遣客了。而这时候才来的宾客,就太迟了。

小小黄花菜富裕一片土地

眼下,吴忠市红寺堡区的黄花菜又进入采摘期,农户们忙碌着将新鲜的黄花菜采收上来,再分级、包装,由合作社收购,并销往各地。

魏小平是红寺堡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从黄花菜最开始落户在红寺堡,到现在产业化发展,他一直看在眼里。“这里的黄花菜是2002年引进种植的。”魏小平说,从开始小范围种植,逐步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特别是2016年~2018年发展速度较快。今年,整个红寺堡区黄花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02万亩,其中处于盛产期的超过4万亩,预计综合产值达到4.2亿元。

“黄花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十几年呢,种一次能连着收好几年。”魏小平介绍,黄花菜的繁殖方式主要靠分株,一般头一年不采摘,第二年零星采摘,等到了第三四年就是盛产期了。此时的黄花菜又多,品质又好。等到五六年后盛产期过了,再开始新一轮种植。

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无污染、硒元素含量高。而黄花菜耐瘠、耐旱,非常适合在这里生长。落户到这里的黄花菜,在农户的照顾下,一年又一年为农户带来收益。当它被端上千家万户的饭桌时,也让这个地区被人们记住。(记者 李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