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教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以“双减”为抓手,以公平提质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深化教育改革,丰富校内供给,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我区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一个统领”,深化教育发展,营造育人生态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统领。加强党建引领,狠抓教育质量提升,深入开展“双培养”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校内“双减”工作“大学习大讨论大检查大落实”行动,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干部教师思想认同。深入开展干部教师师德师风和爱岗敬业培训展示活动,树立典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构建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干部教师廉洁自律的自觉性,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推动小学教育快速发展。(主责单位:小教科、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二、把握“两个关键”,深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一)把握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打造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立足怀柔发展新格局,持续开展“芦咏莉小学校长工作室”活动,全面提高校长个人素质。拟成立“刘畅小学优秀人才工作室”,选拔培养小学优秀管理人才,促进干部队伍专业化管理水平提升。(主责单位:小教科)
(二)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打造高素质的育人团队
坚持分类、分层、分岗实现教师全员培训,加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德育队伍人员培养选拔。组织开展2022年教师基本功纸笔测试竞赛及课堂教学展示竞赛,评选教学能手、教学标兵。开展2022年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组织“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学生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促进教师队伍形成梯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为教师评优评先提供参考依据。(主责单位:小教科、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三、推进“五项重点”,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公平提质
(一)构建德育体系,保障育人实效
1.规范学校德育管理。依据《怀柔区小学德育实施方案》《怀柔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实施细则》,各校要构建德育课程体系,注重养成教育,每学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有方案、有成效,列入学校整体考核,突出过程性评价。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档案。小教科、教科研中心对全区小学生德育发展水平进行监测,组织开展2022年怀柔区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评选德育工作特色校。(主责单位:小教科、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2.夯实文化育人实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宣传橱窗、校园网、微信等德育阵地作用,加强价值引领。结合传统节日,各校通过升旗、主题班队会、社团活动、社会大课堂等途径,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每学期深入开展一次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要有内容、有实效,在活动中传诵经典,在竞赛中传承经典。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四爱一孝”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主责单位:各学校)
3.推进劳动实践育人。依据《怀柔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各校要制订劳动教育清单,与课后服务相结合,设立劳动周,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外参加劳动实践,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推动劳动教育实验校建设,适时召开研讨交流会,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对劳动教育实施过程的指导检查,检查结果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4.强化家校社协同落实。依据《区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家校共育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家访工作的通知》要求,一是各校每学期对每名学生至少入户家访一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寒暑假和学期中开展一次培训活动。培训内容由德育教研室指导、审议和备案。二是各校要制定家校社协同工作计划,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推进红马甲志愿者服务和绿马甲驻校办公,充分挖掘利用校外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活动内容,强化育人途径。三是组织开展“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教师德育论坛活动。四是组织开展2022年怀柔区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教师”第二期培训活动。(主责单位:小教科、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二)深化教学管理,保障平稳提质
1.关注常态课堂质量。一是以一体化学校为试点,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探索多样化备课方式。二是学科教研员每月至少两次引领学科教师开展备课研究、指导活动,强化备课指导。三是各校要建立常态课监控评价机制,加强听、评课指导。校长、主管干部、教研员,要求深入一线听常态课,并逐节评课、指导改进,激励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小教科、区教科研中心结合常态视导、“双减”工作检查,加强督查指导。(主责单位:小教科、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一是各校根据小教科下发的“落实双减 提质增效”材料汇编,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落实于常态课堂,并纳入基本功竞赛测试范围。二是引领学校和教师继续开展基于情境、问题导向开展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加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生课堂动笔实践的研究,助力课堂减负提质。三是深化课程建设,组织开展“课程建设,赋能“双减”落地”现场会活动。(主责单位:小教科、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3.加强教科研管理。一是加强教研管理。教科研中心要加强教研员学习管理,促进教研员教研能力大幅提升;要加强教研员考核评价,充分发挥教研员引领作用。学校要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组长领导力与研究力,要统筹教研活动时间,确保每个教研组隔周开展一次校本教研活动,校级领导要参与教研活动。二是探索联合教研机制。教科研中心要将幼小衔接、小初衔接作为教研工作重要内容,纳入教研工作计划。各校要落实好衔接工作,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一年级教师走进招生区域内幼儿园,六年级教师走进对口初中校开展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联合教研活动。三是抓实课题研究。以落实“双减”工作为背景,结合“十四五”规划课题申报,以课题形式,从小学确定若干个学校作为试点校,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生活”为题,拟定研究方案,开展实践研究。四是及时关注新课标发布,做好研究、解读与培训工作。(主责单位: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4.加强监测命题管理。一是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3月启动国测迎检工作;3月至5月,教科研中心邀请专家,组织做好教师针对性培训、学生前期摸底、学生适应性练习、阶段质量分析等工作,5月前完成至少三次适应性练习。二是加强命题管理。教科研中心将命题指导纳入学科教研活动中,每学期对各校期中评价材料、期末质量监测试卷进行调阅分析。各学校要规范考务工作管理,做好监考、试卷讲评等工作,营造公平公正的监测氛围。(主责单位: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5.加强体育工作管理。一是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的通知》要求,强化组织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重点关注一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体育工作,建立小胖墩、小眼镜预防、改善、干预机制,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二是继续推动实验二小集团校“零点体育”项目深入落实,组织开展成果展示活动,辐射带动全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改革。(主责单位: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三)加强作业管理,保障减负增效
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结合《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作业统筹管理和公示机制,确保作业总量、时间、方式符合要求。公示区校两级监督专线,将学校作业管理情况纳入“双减”工作实施现状问卷调研内容,依据问卷结果对学校进行评价。(主责单位:小教科、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2.加强过程性管理。各学校每月至少一次针对学生作业统筹布置、批阅、反馈情况开展专项工作检查,同时结合教研活动、干部听课进行随机抽查,将学生作业情况作为教师年终考核重要依据。假期作业总量及标准与日常管理标准一致。每学期由小教科牵头,学校主管校长参与,开展随机作业检查。(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3.提升作业实效性。加强对教师作业设计研究与指导,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重点在有效与整体设计、各科协调、分层分类、丰富类型等方面下功夫。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优秀作业展示活动,区教科研中心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评比活动,编辑优秀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案例集。小教科组织开展“作业统筹管理与实效性”专题交流展示活动,从作业管理、作业设计、作业实效性三个方面总结经验,交流成果。(主责单位:小教科、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四)丰富课后服务,保障多样需求
1.挖掘优质资源。一是进一步统筹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制定并下发第二批“课后服务校外资源清单”供学校选用。二是学校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作用,挖掘家长、骨干教师、离退休教师、学校周边等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学校工作方案,建立学校课后服务课程资源库。三是以实验二小、五一小学怀柔分校、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为牵头校,探索将课后服务与科学城、影都、会都建设发展相结合,开发特色课后服务课程,促进学校品牌建设。(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2.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一是要加强调研,每学期初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学生、家长的需求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完善课后服务内容。二是建立课后服务“菜单”式课表,每月初更新一次,向全体学生、家长公示,并提交小教科备案。三是将课后服务课程研究纳入教研组、学科组活动,结合学校实际,设计开发思维导图、项目学习、趣味阅读、趣味拼读等学习活动,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主责单位:各学校)
3.做实课后答疑辅导。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答疑辅导专项工作方案,发挥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作用,体现分层、分堆,针对不同学校特点,学生不同年段特点、不同层级需求,提供相应答疑、辅导服务内容。加强典型经验交流,暑假前组织开展课业答疑辅导专题现场会活动。(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4.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按照市教委的统一要求,适时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精心组织安排,加强过程性管理,丰富托管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五)深化教育改革,保障优质均衡
1.探索建立山区学校教育集团。拟定《山区学校教育集团工作方案》,探索建立以十一学校九渡河小学为牵头校的山区学校教育集团。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展示交流、联合教研、资源共享等活动,形成教育高峰,带动教育高原,推动山区学校结合地域特点,汲取经验,形成品牌特色。(主责单位:小教科、各教育集团校)
2.深化一体化办学实效。一是各分校结合自身实际,借鉴总校经验,一校一案制定发展规划,在优化学校管理、建设特色课程、推进学科建设、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学校品牌特色质量。二是建立一体化学校资源共享平台,共享总校优质特色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培训和教科研成果等资源。定期举办校际间大型交流研讨活动,带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主责单位:各一体化学校)
3.发挥学区制辐射作用。六个学区牵头校要制定学区工作方案,通过专家讲座、专题教研、教学研讨、师生交流、业务指导、云平台互动等形式,开展每学期至少两次的学区活动。各学区要搭建共享平台,对学校工作计划、课程和课后服务等资源进行共享,夯实共研、共享、共进的发展机制,带动学区校共同优质均衡发展。每学期对学区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评价。(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4.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根据市教委《关于推进“互联网+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不断优化“空中课堂”、“双师课堂”、“融合课堂”建设,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试点工作。(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5.做好招生入学工作。开展前期学位调研,科学合理制定《怀柔区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各学校要规范程序,严格履行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主体责任,确保招生入学工作顺利稳定。(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6.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服务实体和融合教育推行委员会落实效果进行巡回指导和评估检查。开展区级融合教育教研和教师培训,培养区级巡回指导骨干。召开融合教育工作会和典型经验交流会。为重度残疾不能到校的学生开展送教上门和送温暖活动。(主责单位:小教科、特教中心)
四、落实“五项机制”,深化实践研究,形成长效管理
(一)视导机制
全面视导与针对性指导相结合。上半年开展教学常态视导,覆盖全区所有学校,坚持四不两直,聚焦常态课堂、教师备课、学生作业实效性,形成整体评价,并建立重点学校、学科台账。下半年根据两个台账,教研员对薄弱学校驻校进行定向帮扶,开展针对性指导。(主责单位:小教科、教科研中心、各学校)
(二)抽检机制
科室工作人员每周至少一次,随机入校开展工作检查,重点围绕“双减”、常态课质量、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德育活动、劳动教育、家校协同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随机抽检,建立问题台账,及时督促整改,并对重点问题予以通报。(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三)通报机制
发挥“双减”工作简报作用,坚持两周一刊,及时传达市、区教委最新精神和工作要求,交流校内提质增效的经验做法,通报学校问题。各学校要强化落实整改,被通报问题单位一周内要向小教科提交整改计划或整改报告。小教科将开展回头看检查,监督整改效果。(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四)点评机制
每月末定期召开“小学教育月度点评工作会”,专题聚焦规范教育秩序,常态课堂质量,课后服务提质,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教研活动实效性、家校共育措施等校内减负提质工作,选树典型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分享,总结月度整体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主责单位:小教科、各学校)
(五)评价机制
围绕立德树人、综合常态视导、作业检查、期中综合评价、学生期末质量监控成绩对比加工力、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成绩、教师基本功竞赛成绩、“双减”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拟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对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各项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突出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三项重点工作。对一体化学校在合作办学、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考评。学期末召开专题工作会,对各学校进行全面总结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小教科对各校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主责单位:小教科)
2022年,小教科将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强化沟通协作,提升服务水平,按照“以学校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师生需求为第一选择,以社会满意为第一标准,引领小学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室训开展全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