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稻田养殖甲鱼视频_致富稻田养套甲鱼怎么样_致富经稻田套养甲鱼

图为和军农(右一)慰问走访贫困户

近年来,位于滹沱河畔的代县峪口乡东章村、西旺村,独辟蹊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通过莲菜套养鱼类配套肉鹅养殖、实验茭白套养甲鱼项目,有效提升了农田的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拓宽了农民致富路。

带领群众吃第一口螃蟹的人,就是省编办派驻代县峪口乡东章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和军农。2018年,和军农同志荣获 “全省脱贫攻坚创新奖”。

池塘盛开“富贵花”

代县峪口乡东章村、西旺村,是山西省委编办定点帮扶村。多年来,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和外出务工为主。东章村的900余亩耕地,西旺村的300余亩耕地,都位于滹沱河南岸。每年七八月份河水上涨,这些盐碱地一片水泽,严重影响当地支柱产业玉米的生长,很多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2017年,和军农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进驻东章村、西旺村后,通过调查研究,召开村“两委”会讨论,走访老党员、贫困户、种田能手,他深刻认识到,要想改变两个村的贫困面貌,就必须选准突破口,经过近两个月的深思熟虑,决定瞄准两个村1200亩沿河低产田做文章。

确定了方向以后,和军农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就紧锣密鼓的开展工作。他们采集当地土样、水样委托检测机构化验,走访省农科院向专家们取经、查阅农业种植书籍。在大量的前期工作基础上,并与村两委干部反复研究讨论,最后确定依据帮扶村特点和现有条件,以调整种植结构为核心,重点探索生态农业项目。

浅水池塘种藕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在 莲藕池中套养经济鱼类既不影响池藕生长,也不需增加经济投入,可以充分利用水中天然饵料资源,最大限度挖掘水体生产潜力, 是一种高效的的立体种养模式。 发展莲菜套养鱼类配套肉鹅养殖项目,一亩土地4项收益(莲菜1000元/亩、鱼类3000元/亩、观光收入1000元/亩、肉鹅5000元/亩),综合纯利润可达到10000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2017年11月,和军农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在帮扶村两委的配合下,开始试验性发展莲菜套养鱼类配套肉鹅养殖项目。帮扶村废弃多年的5个鱼塘整修成3个鱼塘,用于实验莲菜套养鱼类配套肉鹅养殖,到今年下半年商品鱼产出3000余斤,肉鹅近4000只,综合收益达到近20余万元,每亩收益近10000元,初步达到预期结果。

茭白种出希望田

工作队还根据代县滹沱河两岸滩涂地历史上种植过高品质水稻的特点,发展茭白套养甲鱼项目。

茭白,俗称“高瓜”、“菰手”,为禾木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茭白营养丰富,富含17种氨基酸,被称为“水中之参”。茭白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认为茭白具有解烦热、调肠的功能,特别适合于高血压患者和妇女产后乳汁缺少人群食用。茭白套养甲鱼,一亩土地有两项收,益,其中茭白5000元/亩,甲鱼5000元/亩,综合纯利润也可达到10000元以上。这些年来,茭白传统种植地浙江、安徽、湖北、江苏等南方省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几年,在宁夏银川阅海湿地周边、河北白洋淀湿地周边,黑吉辽三省沿河或湿地周边等传统北方水稻产区,也开始试种茭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7年11月,和军农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在帮扶村两委的配合下,利用帮扶村集体荒废土地开挖建设两个各10亩的茭白塘,并铺设了机井补水管道,用于实验茭白套养甲鱼,但由于经验不足,项目进展不够理想。

针对茭白套养甲鱼产业项目存在的问题,2018年11月,和军农同志和驻村工作队利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带领帮扶村两委主干,村里的种田能手,赴安徽岳西县考察了茭白生态种植养殖产业。安徽省岳西县位于皖北大别山区,近年来岳西县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高山地区)、气候条件(夏天气温凉爽)、耕作方式(有机种植),大力发展茭白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高山无公害茭白基地县。全县种植茭白5万余亩,年产茭白8万吨,产值近2亿元。自2001年开始,岳西茭白主产地主簙镇、石关乡,经种田大户引领示范,县科技局投入人员、技术和资金等大力支持,开始试种茭白。在较高的经济收益带动下,村民逐渐开始将稻田改造大面积种植茭白,如今两个乡镇基本所有稻田都变身为茭白田,面积近3万亩。该地双季茭白亩均产量5000斤,单季茭白亩均产量3500斤,市场批发时价2.5-7元不等,亩均收入最少5000-8000元,种的好的可达万元以上。通过种植茭白,脱贫致富后的村民们盖起了新式小别墅、小洋楼,这些新房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茭白楼”。小小茭白为岳西百姓铺就了更加宽广的致富路。

岳西县考察学习的所见所闻,给和军农同志的心理带来了深深的触动,也使得村两委主干、村种田能手都信心倍。一回到代县后,就在和军农同志的带领下与驻村工作队一起逐一对茭白塘进行整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逐项落实。

2018年腊月,第一批种苗通过长途运输,从岳西县主簿镇送达峪口乡茭白基地,存放在大棚里保温。今年谷雨时节,西旺村投资6万余元,在省委编办的大力帮扶下,充分利用滹沱河沿岸的盐碱荒滩开辟出8块水田,试种从安徽岳西引进的茭白,2019年四月成功定植。在此期间,和军农通过微信,每天与主簿镇技术人员联系,探讨种植技术。

6月3日,峪口乡西旺村在盐碱荒滩上试种的20亩茭白“试验田”,绿油油、水莹莹的茭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茁壮成长,长势喜人。20亩茭白“试验田”预计每亩可产茭白1500公斤,按照每公斤10元的价格销往全国各大城市,每亩纯收入可达5000元,可有效带动西旺村10余名贫困群众通过参与茭白栽植、管护、收割等年均增收8000元。试种成功后,将为全县5万余亩盐碱荒滩探索出依靠栽植茭白变废为宝的脱贫致富新路子,托起全县高效产业扶贫的新希望。

明年4月份,第二批茭白苗将要栽种,小小的茭白试验田,寄托了和军农同志和驻村工作队近两年的心血和付出,它的成功必将辐射带动帮扶村近1200亩滩涂地种植结构的改变,也必将会带动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也将会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较为完善的种植经验和优质的种苗。和军农同志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水利等科研技术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代县利用滹沱河滩涂地发展茭白生态种植养殖产业前景远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