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

“蟹塘上方白鹭飞掠,塘里大闸蟹满地跑,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风起、蟹脚痒,眼下正是蟹肥膏黄的季节,也是研究生蟹农吴东峰最忙碌的季节。

从苏州大学水产专业硕士毕业,吴东峰在阳澄湖岸上养蟹4年,从最初的亏损40万到营业额破200万,他让“塘蟹”爬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同时,为保护阳澄湖水质,现存养殖面积仅剩1.6万亩,只有最高峰时的1/10。水源保护是地方发展的“大前提”,越来越多的蟹农上岸,在蟹塘养殖,然而,“脱离”了湖区养殖的螃蟹,还能唤作“阳澄湖大闸蟹”吗?阳澄湖大闸蟹“洗脚上岸”的背后是否深藏深意?

01

退养还湖,围网养殖“缩”了,蟹农笑了!

与吴东峰一开始就在岸边养大闸蟹不一样,阳澄湖上第一批养螃蟹的人周雪龙在27年前就在阳澄湖里养“湖蟹”。

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

“1996年是分水岭,以前这阳澄湖的渔民还没有养殖的概念,当时整个湖面上都是野生鱼和渔政部门放的鱼苗。”今年54岁的周雪龙记得很清楚,经过多年探索人工养殖大闸蟹技术渐成熟,那一年他养的螃蟹规格很大,净赚36万!

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

作为阳澄湖养蟹第一人,周雪龙的成功让整个阳澄湖畔沸腾了。

一夜间,阳澄湖水面围网多了起来。整个湖区的养殖面积在2000年达到巅峰,阳澄湖水域面积总共才18万亩,人工围网养殖14万亩,放眼望去,阳澄湖里全是“天罗地网”。

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

2016年初,苏州市出台《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实施方案》,计划三年投资近45亿元,以进一步保障饮用水安全。阳澄湖被明确定位为饮用水源地,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当年底湖区的围网养殖面积从3.2万亩压缩到1.6万亩。目前,阳澄西湖的围网已被全部拆除。

“拆除好啊,清澈的水质又回来了,过几年还能养出七八两的蟹。”围网面积压缩,周雪龙没有抱怨,反而有几分欣慰,他说喝着阳澄湖的水长大,对这一湖水爱得深沉,阳澄湖大闸蟹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要好好传承和保护。

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

环境倒逼周雪龙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养殖大闸蟹近30年,周雪龙根据大闸蟹的生活习性,研制出了垂直网笼。

“原本的大闸蟹自己挖洞或寄居水草中,好比是住平房,而今有了这种垂直网笼,大闸蟹如同住进了‘小高层’,产量自然会提高。”周雪龙补充说。

目前,这种养殖方法还在试验当中,实际的养殖效果有待验证。

02

养蟹池塘上安装“净水器”,守护生态!

在阳澄湖,有越来越多的蟹农像吴东峰一样,选择到岸上养殖大闸蟹。

阳澄湖镇戴溇村,53岁的蟹农鲍介华在自己承包的146亩池塘忙碌。

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

“现在这几亩蟹塘里的蟹卖完了,塘水干净了,明年春天还要种水草呢,这片池塘是新承包的,去年改造的,我来试试水。”鲍介华养蟹30年,往年都是在阳澄湖里养大闸蟹,去年戴溇村962亩的养殖池塘刚刚完成改造,他就来承包蟹塘了。

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

“鱼塘改造是2017年8月份启动的,旧的鱼塘没有标准,高低不平,而且水质也受影响。”戴溇村党总支书记孙林生告诉记者,新池塘里多了一个尾水净化区,它将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技术,对养殖尾水进行集中、分级净化处理,实现水体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又能极大改善养殖区内的水质,解决以往蟹农的一大难题。

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

(尾水净化区)

设定了完善的建造标准只是改造工程的基础,如何让标准化池塘在运行过程中,达到环保效益与养殖收入双丰收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属地管理责任人和管理职责,保障后续维护以及净化区正常运行维护。”对此,相城区农业局水产站技术员王杰表示,他们还在水源地、养殖池塘、净化区设置水质监测点位,每月对水质进行监测。当水质不达标后,对养殖户发出警报,不仅提高了绿色水产品品质,还实现了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

(尾水净化区的水排到阳澄湖)

据悉,尾水净化区会种植水草,对池塘排出的水进行净化,再流入阳澄湖。

“我来这里承包蟹塘,也就看中这里的环境,靠近阳澄湖,水质好收成就好。”鲍介华坦言,“没有改造之前,水脏,螃蟹难生存,水质好了,水草种上了,养出蟹王也是可能的!”

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铖告诉记者,阳澄湖镇对辖区所有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形成3.25万亩标准化养殖池塘。目前,3万余亩标准化养殖池塘,都由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统一管理,并优先发包给本地失地农民承包,近4000户蟹农直接受益。

“守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确保蟹农收获高品质和高产量的大闸蟹。”张铖解释说,2017年,阳澄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升级改造现有标准化池塘,建成一期300亩的高标准生态养殖基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成立项目组,在基地进行池塘养蟹试验,探索出了“863”池塘生态养蟹模式,即亩放扣蟹800只、回捕规格成蟹600只、亩均产值3万元,塘内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

03

大闸蟹“洗脚上岸”,还能唤作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围网锐减,1.6万亩的水域养殖,年产量1300吨左右。可在阳澄湖沿湖区域,已建成养殖池塘面积7.48万亩,是湖内围网面积的四倍多,螃蟹产量以万吨计算。

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

吴东峰在2015年来到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承包122亩蟹塘养螃蟹。

“那时候湖区水域面积就有限,而且我本身是科班出生,研究水产的。”吴东峰告诉记者,他是水产养殖专业硕士毕业,给阳澄湖的养殖户上培训课。于是,也想尝试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到岸边养螃蟹。

第一年,因为没有经验,吴东峰亏了40多万。总结经验后,吴东峰开始研究喂养螃蟹的饲料。

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

“阳澄湖的老蟹农投喂螃蟹,用的传统饲料是玉米、螺丝、海鱼,我们用的是配方饲料,里面有白鱼粉、虾头粉、乌贼膏等,精细喂养,生态精养,‘塘蟹’品质口感不亚于‘湖蟹’。”吴东峰告诉记者,他们在实验室做过测试,“塘蟹”除了色泽上蒸出来没那么红,其他其实是一样,“阳澄湖水系是弱碱性,pH值常年在7.5到8.0,养出的螃蟹味道有点甜。‘塘蟹’的氨基酸含量其实和‘湖蟹’是一样的。”

“塘蟹”养出来的品质好了,吴东峰的“养蟹”事业也迎来春天,去年他卖出了大闸蟹3万多斤,销售额达200多万。

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

岸上养殖,跳出了“阳澄湖”、告别了湖区养殖,池塘养殖的算不算“阳澄湖大闸蟹”?

“塘蟹用阳澄湖的水,但在养殖方法上不一样,我们也一直和客户说明我们的大闸蟹是‘塘蟹’,但口感一样,价格便宜一点。”吴东峰坦言,他很少声称自己养的是阳澄湖里的大闸蟹。

阳澄湖渔政支队队长钟卫东说,按照《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保护办法》,阳澄湖大闸蟹必须是产自阳澄湖水域,即阳澄湖湖中的螃蟹,池塘蟹不能称阳澄湖大闸蟹。

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

然而,观点并不唯一。“不能说只在湖内养殖的才叫阳澄湖大闸蟹,广义上讲,阳澄湖及周边流域内的池塘里养殖的大闸蟹,都可称为阳澄湖大闸蟹。”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于德山说,南京高淳固城湖、常州金坛长荡湖大闸蟹都是塘养,都有原产地地理标志,“广义阳澄湖大闸蟹”理应也当得到相关部门地理标志的审核。

记者了解到,阳澄湖113平方公里的水面,分东、中、西湖三部分,湖上原来都是围网,而现在,湖面上的围网已经不足高峰时的10%。去年12月底,阳澄西湖上的所有围网也被一举撤除。

随着阳澄湖养殖面积逐年递减,不仅“原产”的湖蟹面临生存危机,渔民的养殖成本也水涨船高。水产部门和渔民们也在发愁——现存1.6万亩围网养殖能否保住?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渔业处姚洪涛处长介绍说,阳澄湖大闸蟹围网养殖2021年合同全部到期,“如果1.6万亩全部拆除,阳澄湖大闸蟹的牌子可能保不住,但如果环保压力大,养殖产生污染,该拆还得拆。”

“阳澄湖蟹是国蟹,品牌是历史的沉淀,要保住阳澄湖原产地。”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看来,小生态池塘养殖可以通过种植水草、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措施,人为控制水域生态质量,更容易建立标准。

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

04

保护水质,阳澄湖成为第二水源地

养殖户养蟹面积不断减少,根本原因是阳澄湖功能的转变:从养殖水面变身水源保护地。

阳澄湖113平方公里水面,分东、中、西湖,原来都是围网,上世纪围网养殖面积超过14.2万亩,从2000年后,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就一直在减少,现在湖面上的围网已经不足高峰时的10%了。去年12月底,阳澄西湖上的所有围网也一举撤掉了。

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

在阳澄中湖东岸的苏州工业园区,在2016年7月立起的“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标示牌。

按照2012年出台的《苏州沿阳澄湖地区控制规划》,阳澄湖规划为昆山及苏州市区永久性水源地,沿岸三百米纵深地区禁止开发。

苏州市规划部门介绍,阳澄湖规划总面积达22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13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07平方公里,规划湿地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其沿岸相关三百米纵深地区作为永久性水源地保护。

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

从2013年至2018年,苏州市先后实施了两轮“阳澄湖生态优化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初,苏州市出台《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实施方案》,三年投资近45亿元人民币,保障饮用水安全。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苏州加大了对阳澄湖生态保护的力度,当年底,湖区围网养殖面积便从3.2万亩滑落到1.6万亩。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姚水生告诉记者,上世纪,湖中围网养殖的面积曾超过14.2万亩。但在2001年后,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就一直在减少。

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

退养还湖,对水质改善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2007年时,阳澄湖4个水质断面监测数据中,氨氮浓度还有0.83毫克/升,总磷浓度也尚为0.071毫克/升,但到2016年,氨氮浓度和总磷浓度则分别降到0.08毫克/升和0.063毫克/升。

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_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

除此之外,看苏州记者从苏州市水务局获悉,阳澄湖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已经开工,目前正在做地基部分的施工。

阳澄中湖生态修复工程作为2018年省重大项目和2019年市重点项目阳澄湖综合整治工程中的重要子工程,其中二期工程实施后塘湖沿岸9.92km及莲花岛西岸7.99km岸线修复,包括修复湖滨湿地73.03万m2,生态改造护岸4.52km,建设入湖河口强化预处理区1处,计划到2020年5月全部完工,水生植物养护至2020年10月底。

围网养殖大规格螃蟹技术_螃蟹养殖条件和技术_螃蟹养殖技术大全

“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生态修复后的阳澄湖将呈现出70多公里醉美“黄金湖岸”。”苏州市水务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项工程通过水体生态修复和保护,能够有效改善阳澄湖水环境,提升河湖景观,打造苏州一张响亮的生态名片。

就在环境指标提升的同时,作为原产地保护的阳澄湖大闸蟹,开始面临“身份认同危机”。

在姚水生看来,也正因此,必须打响“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保卫战。既要保护水源,又要养好大闸蟹。

姚水生介绍,协会正在积极向苏州市政府提起申请。目前,包括昆山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在内的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广义阳澄湖大闸蟹”的概念,主张阳澄湖包括周边流域内的池塘里养殖出来的优质大闸蟹,都可以叫阳澄湖大闸蟹。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阳澄湖大闸蟹离湖不离水,从它们“洗脚上岸”,到更好的阳澄湖水系生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大转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