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申报省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典型案例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怀化市北端,面积5852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369个村、35个社区居委会,67万人,出列村153人,脱贫人口32550户112564人,监测对象2573户7022人。沅陵绿意盎然,有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沅陵国家森林公园、新潇湘八景五溪湖等众多景区景点。沅陵水韵悠长,境内有沅水、酉水两大水系,有911条溪河,山亲水美,是休闲、垂钓、度假、康养胜地。沅陵是物产丰富的资源宝地,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全省林业十强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碣滩茶、五强溪鱼、湘西黑猪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碣滩茶自唐代历为贡茶,是湖南省绿茶类唯一进入国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名茶;辰州矿业拥有140余年的金矿开采史,黄金产量全国第五,锑产量世界第一。沅陵是沈从文笔下"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

一、易地扶贫搬迁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534户17047人,建成集中安置区34个。完成同步搬迁272户90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4534户17047人中,集中安置2706户10068人,占59%;分散安置1828户6979人,占41%。

1.搬迁人员情况。4534户17047人中:城镇安置1935户7395人,农村安置2599户9652人;16岁以下2844人,16-60岁10877人,60岁以上3326人;少数民族搬迁群众涉及2182户8416人;共产党员225人。

2.34个集中安置区情况。省建工集团EPC总承包项目18个,自主建设16个。800人以上安置区1个,即太安社区。100—800人安置区21个。100人以下安置区12个。

3.太安社区情况。县城太安社区位于县城太常片区,是县城国土空间规划红线内的一部分,是组成县城“三镇”之一。建成区面积143.7亩,建设安置房52栋,总建筑面积15.9万㎡,总投资约3.5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1359户5206人,完成同步搬迁30户114人。安置户来源于全县20个乡镇(含太常和深溪口)187个自然村,是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2020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安置区。

台湾养殖致富案例_养殖致富经_致富养殖案例台湾

二、主要成效

沅陵县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的目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做强做大做优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大半篇文章,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拓宽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一)优化服务暖民心。在搞好就学、就医、交通等基础服务的前提下,主抓五项特色服务,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落实“微菜园”服务。对全县34个集中安置区的搬迁户均分配了微菜地,使搬迁群众不仅有了日常蔬菜自给保障,还可以“寄托乡情”。二是落实购物服务。群众搬迁到安置区后,各种生活物资购买等较为便利。三是落实政务服务。成立了党组织、管委会或管理小组,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培训、招聘、法律咨询、矛盾调处、家政、社保、户籍、金融、不动产登记等服务。例如,在太安社区开设政务服务中心;荔溪乡在麻溪镇设立临时办事处,有效避免搬迁到麻溪铺镇的300余名群众办事“两头跑”。四是落实关爱服务。实施关爱基金制度,每年投入200万元对弱势搬迁群体就医、子女就学、部分公共设施维修维护进行补贴,减轻群众经济负责。省市县出台优惠政策,对安置区搬迁群众每户每月减免10度电费、4吨水费及生活污水处理费,免交生活垃圾处理费和三年有线电视收视费,降低搬迁户生活成本。五是落实物业服务。为安置点提供垃圾清收处理、水电费用收取、道路维修、小区亮化绿化、治安巡逻存放多项服务,并免收三年物业服务费。34个安置点全部解决了老人“大物件”存放场所等。

致富养殖案例台湾_台湾养殖致富案例_养殖致富经

(二)促进就业稳增收。我县易地扶贫搬迁户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6892人,全都实施“有事做”。60岁以上有劳动意愿的160人,也安排了扶贫车间或公益性岗位就业,获得工资收入。一是组织劳务输出就业。积极对接长沙、广州、杭州、东莞等劳务协作平台,委托专门机构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强线上岗位发布、网上招聘、岗位匹配等搬迁劳动力求职招聘对接服务。搬迁户外出务工人口5500余人。二是创办就业帮扶车间实现就近就业。该县建成帮扶车间288个,其中集中安置区扶贫车间10个,共解决搬迁群众就业530余人,人均年增收2.4万元。例如,太安社区创办美桀电子、德云服饰、户外藤编家具等4个帮扶车间,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人均月增收3000元左右。三是促进本地园区就业。结合工业园区、旅游园区、种养基地等用工需求,引导搬迁户在本在园区就业,解决搬迁群众就业820人次,人均年增收1.2万元。四是开发扶贫特岗就业。统筹开发保洁护绿、治安协管、护河护路、交通劝导、社区物业等扶贫特岗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搬迁群众560人。五是鼓励自主创业就业。坚持各类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向搬迁群众倾斜,帮助210名搬迁户自主创业。例如,太安社区实行免交1年门面租金,为25个搬迁户自主经营搭建平台。

养殖致富经_台湾养殖致富案例_致富养殖案例台湾

(三)产业兴旺促发展。积极构筑“县有产业园区,乡有产业基地,村有产业合作,户有增收项目”的后扶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全覆盖、产区大融合、资源新增收和利益联结获利。大力发展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水电风电扩能增效、生态文旅融合、茶酒知名品牌和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六大百亿产业”,实现产业兴旺,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集中安置区因此制宜创办“一区一特色产业”基地,分散安置户参与当地产业合作社,做到户户参与产业发展全覆盖。建立“党组织+管委会+合作社”的“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县城太安社区正在建设集蔬果种植、休闲观光、综合批发、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千亩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万亩休闲文旅城市花园+深圳华大基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县城功能区和就业增收基地。例如,七甲坪镇两个安置区重点发展龙虾养殖和辣椒种植项目,直接带动237户808名搬迁群众增收。按照“三权分置”的方式,对搬迁户的原有山林、田、土确权颁证,由迁出村“两委”负责管理,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增收;对暂未流转的由村集体托管租赁并安排补贴,让搬迁户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例如,官庄镇探索推行搬迁农户将原有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打包开发股权量化,让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188个搬迁户与6家龙头企业签订委托帮扶协议,固定分红。探索建立了“三合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即:实行资源合股、农民合作、社会合力、产村一体的“三合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全县建立专业合作社733家,实行山林田土资源租赁、矿物质到户资金入股、参与劳务用工收入、电商合作消费帮扶、金融互助产业分红、农家乐旅游合作等六种利益联结方式,实现所有搬迁户产业收益全覆盖。如:太安社区成立茶叶种植合作社,对建档立卡搬迁户按2000元/人的标准安排扶贫资金,实行保底分红,连续三年人均分红160元。

致富养殖案例台湾_养殖致富经_台湾养殖致富案例

(四)文明创建兴乡风。坚持扶志与扶智并举,激发搬迁户内生动力。以户为单位开展环境卫生、孝亲敬老、爱岗敬业等创先争优评比表彰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常态化执行一月一次的专题活动,近两年该县先后开展 “走进太安”“太阳出来照窗台广场舞大赛”等60多场次专题活动,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121人次。在安置区建设感恩文化长廊,以固定标语、宣传栏等方式引导搬迁户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激发搬迁群众创先致富的内生动力,引导搬迁群众勤劳建设新家园。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卫生家庭、勤劳致富模范户、身边好人等创先争优活动,激励搬迁户争当先进,励志致富,先后有2100人次荣获全县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2021年,太安社区着重讲好三个致富故事,即:吴纯爱大棚蔬菜产销大户,张建国服务业示范大户(女儿长沙合伙经营资产,妻子县城综营美容美发,自己做技术指导),张丁福市场小型供应商、承包水田种植水稻和养殖稻花鱼。

(五)美丽太安“双融合”拓宽致富路

产业融合“内循环”成效好。在县城太安社区,坚持以人为纽带,围绕有事做、有收入,成立了太安合作社,做好太安社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内循环”。一产业,建成太安“万亩”生态农业园一期,取得实效。“万亩”生态农业园一期包括:微菜园110亩,实现社区1392户日常耕种,不仅实现自给自足,还实现种植户增收0.1万元;瞿家大溶芥菜专业种植约200亩,按网格划分给社区安置户种植,预计亩均收入约0.6万元,实现户均增收0.1万元。豹皮山高粱、蔬菜轮作种植基地1700亩,按网格划分给社区安置户种植,预计亩均收入0.8万元,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豹皮山水果种植200亩,开发种植金湘玉黄桃和太秋甜柿。今年属挂果初年,实现5万元整体收入。园区优质稻及稻花鱼50亩,由搬迁户张丁福承包,每年雇用20余名搬迁劳动力,务工人员每人增收约0.3万元。二产业,引进振兴车间、沅陵大曲制酒、太常片区农贸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取得成效。太安社区引进4家振兴车间,即:省外车间1家台湾奇力新集团美桀电子、市外车间1家湘潭市家纺纺织以及县内车间2家德云服饰、锐通翔户外用品,共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搬迁户灵活就业100人。3万㎡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优先为搬迁户提供就业和经营机会,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将高达5亿元等。同时,社区内一产业为其他二产业提供了物质保障,1100亩太安社区高粱基地每年可为沅陵大曲酒厂提供275吨高粱,可为企业减少0.5亿元的原材料成本。三产业,实施劳务输出、自主经营服务业,取得成果。制定出台就业增收“十条”措施,开辟了“七种”就业渠道,实现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搬迁群众就业覆盖。通过送出家门、送上车门、送进厂门“三门式”服务,社区实现15.7%整户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数占搬迁劳力的90%以上。80余户搬迁户通过租用门面开展自主服务经营,130余名搬迁户利用优惠政策在县城自主创业。3名搬迁户成为拥有3万粉丝的抖音直播销售网红,专业推广沅陵农副土特产。

养殖致富经_致富养殖案例台湾_台湾养殖致富案例

产城融合“大循环”后劲足。一是加快太安“万亩”生态农业园产城融合。将单一的太安社区后扶产业,融入到太安“万亩”生态农业园科学规划中,建设成太常“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园示范性工程,转变为县城太常新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标杆,助力县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项目规划约1万亩,分两部分,即核心区和带动区。核心区包括:社区微菜园100亩,瞿家大溶芥菜专业种植200亩,豹皮山及朝瓦溪村高粱、蔬菜轮作种植2700亩,豹皮山水果种植1000亩,环大头溶和猫儿冲水库休闲、观光、中药材种植约2000亩,太安社区综合批发市场建筑面积约3万㎡。带动区包括:核心区周边的白羊坪村、朝瓦溪村为重点,逐步向周边村组辐射,主要建设:茶园10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2000亩,村庄整治1000亩(约500户)。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县城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县城精品果蔬供应基地,县城亲子游、影视婚纱基地,县城生态康养、健康休闲基地,为太常片区高质量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现实版示范基地。二是加快碣滩茶产业的深度融合。我县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之一,碣滩茶产业是湖南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是我县的龙头产业之一,更是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我县成功将碣滩茶产业与易地扶搬迁深度融合,建立了山林田土资源租赁、参与劳务用工、入股分红等三种利益联结新模式。太安社区成立茶叶种植合作社,对全县包括太安社区搬迁户在内的10068人以人均0.2万元入股碣滩茶产业,享受固定分红。

三、基本做法

为贯彻落实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0个部委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发改振兴〔2021〕524号〕)和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0个厅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湘发改西开〔2021〕851号〕)精神,我县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同时,为进一步具体细化实施内容,结合本县实际配套出台了《沅陵县“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规划》和《沅陵县“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方案》两个细则性文件,确保后续帮扶政策的稳定落实。

(一)进一步完善后扶重点政策措施。一是重点完善乡镇33个安置区水、电、路、讯、气、网、污水处理、消防及环境美化等配套设施纳入乡村振兴建设行动,持续优化和美化搬迁群众人居环境。二是保持34个安置区“关爱”基金制度不变,即每年太安社区100万元、乡镇33个安置区100万元,重点用于搬迁群众子女升大学奖励、监测户特殊困难补助、重特大病诊疗补助等方面的支出。三是继续执行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制度,“十四五”期内,每年县财政预算不少于0.4亿元资金,专款用于安置区服务及功能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提升,以及就业、产业、帮扶车间等帮助搬迁群众增收主体的奖励。

(二)进一步巩固提升就业帮扶措施。继续执行《沅陵县扶贫车间奖励和补贴政策操作办法》(沅办〔2018〕9号),进一步吸引市场主体到安置点创办帮扶车间,计划到2025年底,在集中安置点新建帮扶车间13个,帮扶车间总数达22个并吸纳搬迁人口就业1000人以上。保持就业技能培、创业培训和务工交通补贴支持政策不变,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和外出务工输送力度,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劳力稳定就业。放大了“劳务输出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公益特岗就业、产业园区就业、自主创业就业、城镇就业、打零工就业、旅游景区就业、家政服务就业、商贸流通就业”十种就业模式。

(三)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扶持政策。一是继续执行《关于于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奖补办法》(沅办〔2019〕29号)文件,继续对易地扶贫搬迁户自主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进行奖补。二是继续实施产业委托帮扶全覆盖。集中安置户碣滩茶产业分红享受5年以上,人均每年不少于160元。分散安置户1828户全部纳入县级统一实施的产业委托帮扶项目,享受同等标准的产业分红收益。三继续推进“一区一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和种养加工等后扶产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增收。力争5年内完成安置点产业项目投资达2.3亿元左右,其中太安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投资1.3亿元、乡镇33个安置点完成投资1亿元,初步建成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帮扶基地,让安置区群众通过入股分红、参与种养、吸纳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得产业收入。三是拓展了产业增收十条新成效,即“发展生产增收、劳务就业增收、自主经营增收、兴办旅游增收、生态补偿增收、政策保障增收、资源租赁增收、农产促销增收、集体经济增收、股份合作增收”十种农民增收措施。

(四)进一步稳固落实权益保障措施。对搬迁县城太安社区的安置户创新实施“农村户籍+城镇居住证”的双重身份管理,确保安置户既能享受迁入地的城镇居民政策,又能保留迁出地的惠农政策,落实“双重享受”。所有搬迁户在迁出区“三块地”所享受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均保持不变。同时,搞好“三块地”的经营管理服务,由迁出地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帮助搬迁户落实流转经营、集中管护,确保资源有效利用,搬迁户获得相应经营收益。

(五)进一步创新举措助推太安社区产业“双融合”发展

政策支持有深度。用好用活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县委、县政府为支持太安社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制定出台了《沅陵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沅办发﹝2021﹞5号)文件,为全县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产业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进一步优化了产业融合发展环境,文件针对全县34个易地扶贫安置区的产业融合发展制定科学规划,指明发展方向。

技术支持有热度。针对太常社区实况,聘请专业团队指导、规划产业融合项目,聘请湖南省建工集团规划研究设计院规划建设“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园,聘请湖南省农学院给予“万亩”生态产业园技术支撑,聘请国酒茅台集团技术指导沅陵大曲酒业等。

资金支持有力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太安社区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其项目建设,在资金支持上,优先考虑太安社区,以工代赈项目支持“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同时,支持引导搬迁群众创业致富,制定了相应的财政贴息贷款、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六)大力开展了易地搬迁后扶宣传活动。全面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指示精神。由县委宣传部、县易地搬迁联席办、县太安社区联合牵头,邀请本土知名作家戴小雨作词、刘武华作曲,西安电影集团摄制,中国民族唱法女歌手李友琳(沅陵北溶人、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演唱歌曲《太阳出来照窗台》,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国务院·中国新闻网等各大网站转发,表达了搬迁群众“感党恩、跟党走”的真挚情怀。中央电视台还派出记者到太安社区制作了专题片,并进行了连续报道。中国改革报也先后多次对太安社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情况进行了多次报道。

(七)持续推进示范创建活动。一是特色类创建。重点围绕创建“省级文明社区”、“湖南省最美潇湘文化阵地”、“国家级基层妇女组织示范点”、“省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园”、“市级就业帮扶车间”等目标,不断加大示范创建力度,提升了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二是示范类创建。全县创建1个集中安置综合示范区为太安社区。创建3个集中安置后续管理示范区分别为:县级示范区明溪口镇黄秧坪安置点、乡级示范区麻溪铺镇辽龙安置点、村级示范区凉水井镇松山边安置点。创建3个集中安置就业帮扶示范区分别为:县级示范区太安社区、乡级示范区官庄镇集镇回购房安置点、村级示范区盘古乡盘古村集镇安置点。创建3个集中安置产业发展示范区分别为:县级示范区太安社区、乡级示范区七甲坪集镇安置点、村级示范区官庄镇辰龙关安置点。创建12户励志易地扶贫搬迁自主创业示范户均为太安社区的自主创业典型户。创建12户分散安置后续帮扶示范户,每个乡镇均创建1户以上。

四、主要经验

在全国率先探索出集中安置区“四有四安”后续帮扶新模式。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并全面落实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四有四安”后续帮扶新举措,即有服务、家庭安居,有就业、工作安定,有产业、收入安稳,有动力、生活安心,进一步提高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四有四安”后续帮扶先进经验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指引》(第5期)、湖南省委办公厅《工作情况交流》第27期和省发改委、省易地搬迁联席办内部刊物刊发,中央电视台、中国改革报也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

创新后续帮扶20条措施。全面落实怀化市委、市政府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帮扶20条措施,全方位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就医、产业增收、医疗保障、教育就学、老幼关爱、政务、公共交通、物业等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安置区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在深度融入政策上有新突破。一是积极鼓励搬迁户户籍迁移。进一步宣传和解释好国家、省、市和县里出台的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搬迁户的思想工作,借助安置户产权颁证的有利机遇,大力支持和鼓励搬迁户迁户。同时,对搬迁户户口迁入安置地,县里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了迁户“绿色通道”,实行“一次申请,全程办结”。二是继续完善了户籍不在安置地的相关政策。一是进一步完善乡村低保变城镇低保制度,实行“乡村低保+特殊困难补贴=城镇低保”制度,今年将这一举措延伸到建制镇集镇安置区。二是继续完善乡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抓集中安置区后扶制度,特别是户籍不在安置地相差政策的落实,明确班子成员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将相关政策落到实外处。三是积极鼓励搬迁户参与迁入地村(居)社会事物管理和服务,在尊重搬迁户意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搬迁户在选举和被选举、评议、组织生活等方面,纳入和融入辖区。四是出台政策解决殡葬问题,各集中安置区通过统一规划,安排公墓用地,解决后顾之忧。五是继续固化生活用电、用水、有线收视、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补助和优惠政策,并在五年内不变。

在农村生产资源经营管理制度上有新探索。一是农田不抛荒。在尊重搬迁户意愿、又不抛荒的前提下,搬迁户无法耕种的农田,统一交由迁出地村(居)委会,在确保不抛荒的原则下,耕地地力补贴由搬迁户享受。同时委托迁出地村(居)对农田可实行对外流转、租赁、承包等,所得收益由归搬迁户所有。二是耕地山林纳入生态保护。搬迁户在迁出地的耕地,由县林业部门按政策纳入退耕还林,所得补助归搬迁户所有。搬迁户在迁出地的山林,委托县林业部门,能纳入生态林的纳入生态林,不能纳入的实施有补贴的封山育林,所得补贴归搬迁户所有。

在帮扶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高度契合上有新举措。一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一区一产业”纳入乡村振兴重点扶持产业。在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和帮扶。同时,在产业产品销售、包装、流通等环节给予重点照顾,确保产业发展有后劲、有收益、搬迁户有收入。二是重点支持县城太安“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争取和利用县农发行贷款1亿元,发展太安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争取深圳华大基因支付项目,建设太安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示范园;全面提速县城太常片扩容,利用新型城镇化政策和项目资金,建设太常“万亩城市花园”。

在易地扶贫搬迁帮扶与同步实现新型城镇化上有新开创。一是重点支持县城太常片区功能完善。太安社区是太常片区的中心居民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县城是重点,而县城太常又是重点中的重点。未来,该县打算从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及公益设施配套等方面,优先规划和建设太常,优先完善太常片区急需和中学、医疗等设施建设,确保太安社区的长期发展和稳定。二是支持建制镇扩容提质。利用国家、省新型城镇化政策和项目,优先支持建制镇集镇扩容提质,完善建制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高建制镇综合承载能力。同时,将建制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各项设施完善作为优先项目,实现同步提升、同步提质增效。三是试点支持乡集镇和中心村项目建设。将按照该县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未来五年,将选好、选准试点乡集镇和中心村,优先选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乡集镇和中心村,按照支持政策,建立支持项目库。重点倾斜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道路交通、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力争新型城镇化战略在乡村取得试点新成绩。

在就业帮扶质量上有新提高。全力以赴建设好县城产业开发区。一是充分挖掘国家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后扶政策资源,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产业项目引进方面的优势资源,争取引进几家劳动密集型朝阳产业落户沅陵产业开发区,带动和扩大县域就业。二是积极培育本县龙头企业,充分利用该县的产业发展资源,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一区一产业”,将该县本土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纳入工业园区加工增值,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本县就业增收的比例和质量。扎实做好外出务工的政策引导和优质服务。一是继续强化与省外大企业用工企业的对接和联系,建立劳务输出最可靠、最诚实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常来常往,为该县外出务工提供牢固的企业基地。二是继续加大免费就业培训,实行定单式培训、定单式上岗、保底工资式上班,进一步提高外出务人员的数量、质量和增收的幅度,真正实现就业和增收双赢。

台湾养殖致富案例_养殖致富经_致富养殖案例台湾

(供稿单位:怀化市沅陵县人民政府;乡村发现转自:《湘村行动:湖南乡村振兴精选案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觉得好看点个【在看】再走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