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乐
说起吃海鲜,必不可少的就是虾了,其中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所以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也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个人的养殖方式很特别,他叫白雪松,一个走技术派路线的养虾人。
01
初入对虾行业,养活是第一步
白雪松是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生,2008年毕业后在大型水产企业工作,也许正是短暂的水产企业工作的经历让白雪松对南美白对虾产业有了初步了解,白雪松发现养虾利润不仅高,市场需求还很大,国内虾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养殖量,用他的话说,只要能养出虾就能赚钱。2018年,28岁的白雪松放弃了读博的机会拉上好友刘阳,俩人凑了40多万元在山东烟台租了间1500平方米的车间开始尝试工业化养虾。
虽说是学水产的科班出身,但上手养虾,对于白雪松来说还是头一回,白雪松很有信心,他认为资金有限的前提下,把虾养好的关键在虾苗。他把钱大部分花在买品质比较好的虾苗上,自己没日没夜地在车间琢磨养虾技术,三个多月后他成功养出了第一批虾,个头虽不算大,一斤40只左右,但是顺利出塘上市,卖出了80多万元,初尝喜悦的白雪松干劲一下子就上来了。
2019年5月,他贷款、借款凑了300万元,在山东省东营市建起了1万平方米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车间,开始大规模养殖南美白对虾。但是风险和利润并存,令白雪松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四个月,是他的至暗时刻。在这期间,对虾大量死亡,存活下来的也只有七八十只一斤的大小,像一根薯条那么大,在市场上根本卖不上价,别提赚钱了,可以说连饲料的钱都回不了本。白雪松和刘阳核算了一下心更凉了,短短四个月竟然赔了270万元。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
02
发现问题,解决还得有硬技术
白雪松想来想去终于发现问题还是出在了技术上。当时,规模大了白雪松精力上顾不过来,就招了个技术员帮忙,自己只是做方向上的把控,正是这一方式导致了亏损。通过这件事之后,白雪松觉得,必须要有一套适应自己厂子的规范化养殖技术。
工厂化养虾和露天泥塘养虾是有区别的,泥塘由于水体面积大、对虾密度小,水面基本不会有泡沫,但是工厂化养虾,虾池面积只有45平方米,最少能产1500斤对虾,养殖密度高,所以虾池表面会有漂浮的泡沫有机物。“泡沫”是养虾池里的“晴雨表”,虾池里的泡沫其实主要是虾的饲料和粪便产生的。而白雪松正是通过观察一定时间内整个池子泡沫的覆盖率,和不同阶段对虾的吃料速度和泡沫变化的规律,来判断对虾吃饲料的时间,实现精准投喂。在固定投喂时长里,一旦泡沫覆盖率高于正常值,就说明虾有问题。为了能更加准确地掌握虾池的泡沫变化情况,白雪松顶着压力再次贷款100万元,在每个虾池上方安装摄像头,建立起了监测系统。
检测系统每隔一个小时会实时拍下一张照片,来对比泡沫覆盖率的变化,技术人员如果发现异常值,可以迅速对虾池进行检查。不仅如此,白雪松还研发了设备精准掌控虾池内虾苗密度,以及AI视觉养虾系统,检测对虾的体长、体征变化。2019年底开始,白雪松陆续申请了40多项专利,涉及到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方方面面,他还编写了养虾手册,让员工更快上手,减少失误率。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白雪松靠几十个技术专利将养虾成功率提高到了60%。在同行看来,白雪松的养虾方式颠覆了传统的养殖模式,是一种更智能高效的方式,大家都很佩服他,白雪松也毫不吝啬,把自己的技术分享给同行。
技术的升级让规模养虾趋于稳定,接下来,白雪松开始往提高品质上探索。在市场中,虾的定价是由个头大小决定的,个头越大单价越高。一斤20只规格的大个虾能比一斤30只规格的虾单价高10元左右。但是行业内养大虾的人并不多,因为养殖时间越长,风险越高。白雪松决定挑战一下,改变以往整池卖虾的方式,分批卖,不断调整养虾密度。在达到出塘标准的时候,先卖掉一部分,接下来的15天的时间让剩下的虾继续生长,这个过程就是疏苗。
养一批对虾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白雪松疏苗2次,加上多次净化改变水质之后白雪松再把水加热到28摄氏度,恒温养大虾,当对虾长到20只左右一斤时,白雪松再严格把对虾的吃饲料速度控制在40分钟,每天喂6次,少食多餐。在15天的时间里对虾很快就长到了十五六只一斤的大小,一斤最高能卖到48元。创业不到5年,白雪松一直在不断创新技术,现在他的养殖成功率达到90%,疏苗两次后,一个虾池的累计产量能有1800斤 ,年产量达到90万斤。
现在年轻的白雪松有着丰富的养虾经验,同时他还会把养虾技巧分享给周边农户,带着大家一起科技养虾。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