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连线直播“我为志愿服务出大招”,王忠平博士与全国知名公益慈善领域专家徐本亮老师、省级志愿服务实践专家李罡老师就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展开了丰富生动的交流与讨论。
谈及对中国志愿服务的观察,徐本亮老师说道:
目前我们对志愿服务应该有一种新的认识。中国的志愿服务不仅是学雷锋做好事,现在需要往组织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要让志愿服务持续发展,要让志愿服务组织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运作。把志愿服务的活动做成志愿服务的项目,因为项目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个可能是我们在十四五时期志愿服务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李罡老师分享了辽宁一些好的经验做法:
1、省际志愿服务互相支持的机制——“双向”推进机制
在2021年支持河南郑州、新乡等地防汛救灾等重大灾害面前,辽宁志愿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辽宁创新性地提供了“双向”推进机制,为全国应急志愿服务提供了辽宁方案,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公益人士直接到郑州,建立了由39名党员组成的指挥所。辽宁省的捐赠物资等工作先联系到辽宁省的郑州指挥,把物资通过郑州分送到河南的17个城市,特别是灾害比较严重的新乡等地区。
2、省内城市之间“无接触城际志愿”机制
在2022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锦州市、朝阳市两个城市的公益组织在辽宁省文明办的指导协调下,创新性设立了“辽宁城际支援葫芦岛”的志愿服务指挥协调小组,指导协调省内外志愿力量的资源对接等事务,通过锦州-葫芦岛、朝阳-葫芦岛两条通道,快速安全把所需物质、资源等送到葫芦岛市,保障了物质和爱心捐赠及时精准送达。
盘点2021年印象最深的志愿服务时刻,徐本亮老师说道:
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组织是我们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
一、志愿服务是一个行业。志愿服务是过去半个多世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七大行业之一,在中国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
二、志愿服务是一个职业。世界上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从业人员占比10-12%,中国目前从业人员才占比1-2%,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对于吸纳专业人员,解决就业贡献大。
三、志愿服务是一个专业。要有效解决问题,一定要有专业能力,也需要投入。
针对志愿者发挥重要作用,志愿服务组织相对缺失的问题,三位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徐本亮老师: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志愿服务的提法,过去是支持发展志愿服务,现在是支持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就是志愿服务要往组织化方向发展。
实际上志愿服务组织是我们国家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的一支力量。
怎么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我认为抓手就是项目化运作。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中心,硬件建好怎么发挥作用,也是通过项目化。
另外,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组织不能混为一谈。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不计报酬的,但是志愿服务组织要生存、要发展是需要资金的。要重点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和一般的社会组织相比,具有初心和奉献精神、志愿者、整合资源的能力、专业优势这四大优势。
李罡老师:
十四五时期,应该是组织化推动的一个关键的五年。目前的痛点是大量志愿团队、爱心团队依法登记注册备案条件不完全具备,各类志愿力量资源焕发活力、配置优化、统筹使用、协同运行的科学组织和快捷供需对接还不够通畅。
王忠平博士:
志愿服务组织它有两种合法途径,一种是注册,第二种是备案。组织没有说哪种注册类型最好,它是合适就好。一定要做快乐的志愿者,做幸福的志愿者。
针对新时代文明实践资金怎么使用,王忠平博士给出建议:
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500个试点,鼓励在有条件的中心和所两级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孵化阵地。因为只有给它们提供孵化平台,志愿服务组织才有机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才会组织活跃、人流量大。通过孵化培育组织去做更多的服务,形成杠杆效应,帮助更多的群体,这就是我们组织化所带来的价值和作用。
关于全国志愿服务创新经验,徐本亮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只不过是起步早、起步晚一点。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一定要学全国之长,创本地之新,创本机构之新。一定要学习,但是这个学习不是简单的去模仿,而是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把优势最大化。还有一个趋势,特别是对起步相对晚的地方来讲,将来志愿服务一定是往专业化要细分。
有两个好的做法:
1、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的公益创投培育志愿服务组织。
2、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通过大赛培育项目,通过项目培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