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文/图
昔日盐碱撂荒地,如今成了生机盎然的“致富田”。千亩沃野稻花飘香,生态渔业如火如荼,一排排蔬菜大棚生机勃勃……靖远县探索的盐碱地治理实践成为各地学习的样板,依靠特色农业,当地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生活富了起来。
走进靖远县北湾镇天字村天津抗盐碱水稻实验基地,村民正在对盐碱地进行灌水冲洗,为来年种植作准备。
“这里曾是一片撂荒盐碱地,长满了红柳,为有效利用土地,解决天字村人多地少的困境,我们对盐碱地泡地压盐,采用灌排结合的方式对盐碱地多次洗盐以减轻盐碱度。此外立足盐碱地实际,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北湾镇天字村党总支书记刘治国说。
为有效治理盐碱地,2021年天津和平区免费为天字村提供海水稻品种,由当地群众进行试种,当年便试种成功。2022年引进靖远县科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共流转土地1000余亩,形成天字村天津抗盐碱水稻实验基地。公司采用“基地+农户”的模式对盐碱地进行改良,目前已经改良盐碱地70%以上,水稻产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去年根据天字村耕地实际,选择了宁梗50、宁梗43、长粒优、超优8号等12个国内抗盐碱优良品种,同时采用硬盘育秧、抛盘育秧、干谷和芽谷直播等技术,种植的水稻亩产达到了1200斤左右。”靖远县科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广宏介绍,“目前成功改良轻、中度盐碱地500多亩,重度盐碱地200余亩;带动当地50余户农民增加了收入,为靖远县增收粮食50余万斤。”
近年来,靖远县还把发展水产养殖作为破解土地盐碱、培育富民产业的重要举措,引进龙头企业,利用盐碱地发展现代渔业,有效提升了盐碱地的经济价值,探索出了“以渔治碱”新路子。
时下,在靖远县北湾镇中堡村的靖远盛丰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正忙着给鱼塘补水。“这里以前是盐碱滩涂地,为盘活‘沉睡’资源,2013年公司流转100亩地建成靖远最大的鱼塘,主要养殖中华鲟、草鱼、鲤鱼、螃蟹、虾等,一年销量达10万斤左右。”靖远盛丰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包展说,“我们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如今每年夏季鱼塘周边芦苇摇曳、荷花飘香,吸引来众多游客垂钓旅游。”
走进靖远县东湾镇大坝村,一座座设施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沟垄边覆盖着厚厚的秸秆,田垄上已经定植好的辣椒苗长势喜人。
“我们采取高垄栽培技术,在辣椒垄沟里覆盖秸秆,不仅增加土壤的疏松程度,减少病虫害,还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对治理盐碱地,改良土壤有很好的效果。”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赵树春说。
“以前村里主要种水稻,后来耕地盐碱化越来越严重,水稻产量急剧下降,一年种植收入仅有1000元,2017年后,村民开始种植耐盐碱性的辣椒,我家的两个大棚都种上了辣椒,除去成本,一年收入5万元左右。”东湾镇大坝村村民李彦云说,“农技干部为村民指导测土配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减少了化肥、农药、人工等种植成本,辣椒产量较之前增加了一倍多。”
“春天水汪汪,夏天苗发黄,秋天不见粮,冬天白茫茫”,曾是盐碱地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受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靖远县有不少土地盐碱化,造成农业生产种植单一、效益低下。
靖远县盐碱化土壤面积达20余万亩,靖远县农技人员积极试验示范盐碱地改良措施,指导培训农户根据盐碱程度采取有效的改良措施,保障轻度盐碱地不减产、中度盐碱地不缺苗、重度盐碱地不撂荒。
“治理盐碱耕地比较有效的措施就是‘排灌结合、以水治盐’,即在盐碱耕地周边开挖排碱渠,盐碱地灌溉浸泡2-3天后,将水排至排碱渠,达到以水治盐、排盐降盐的效果。目前已有效治理盐碱地1500多亩。”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樊东隆介绍。
樊东隆还说:“秸秆还田也是靖远县在盐碱地治理中因地制宜探索出来的新途径,为全省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盐碱地农业亩产提供了一条可复制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已彻底改变了农户传统种植习惯,目前已改造盐碱地5100多亩。”
“增施有机肥亦是改良盐碱地的又一措施,有机肥能被微生物分解转化成腐殖质,提升土壤缓冲能力,降低土壤碱度,减轻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自2021年以来,靖远县连续3年实施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引导、鼓励农户施用农家粪肥和有机肥,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推广施用粪肥和有机肥26.7万亩,用量23.6万吨以上。”樊东隆说。
盐碱地改造,利在当代,功泽后世。如今,靖远县盐碱地通过综合治理焕发生机,昔日的“不毛之地”今朝绿意延绵,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新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