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从碧波荡漾的钱塘江畔,到波澜壮阔的东海之滨,浙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多年来,在“五水共治”的号召下,浙江省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的绿色发展之路。一连串数字浓缩着浙江水环境由“脏”到“净”,再到“清”,并向“美”的改变:2022年,全省158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达99.4%;近岸海域优良海水比例达54.9%,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连续7年国家考核优秀;“五水共治”公众幸福感90.74,再创历史新高。如何持续擦亮全国治水典范金名片,形成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全国显示度的治水标志性成果?
日前,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高质量推进“五水共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五水共治”新“三五七”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三年加压奋进,数字智治补短板;五年变革重塑,人水和谐立标杆;七年成效显著,绘就幸福新画卷”。
控源截污畅通“毛细血管”
地下管网是看不见的“城市血脉”,却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如何畅通“毛细血管”,解决“排污隐疾”?
控源截污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对此,《意见》将“深入推进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全面推动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作为重点任务纳入“五水共治”新“三五七”目标,两手发力,积极打造“地下清洁管网”,补齐污水管道功能性缺陷的短板。
日前,在嘉兴南湖区解放街道佳源都市小区,作业人员正将加热好的聚氯乙烯球墨管从工程车向施工污水井口牵引,将新污水管道直接内衬在老管道的方式,一次性解决雨污串管、老管道断裂、变形等问题,将管网系统“由内而外”优化提升。
“改造中,我们对阳台雨废合流立管进行分流改造,摸清地埋排水管线串接、错接点位进行改造,并做好破损管线修复及因改造产生的破损路面铺装、绿化带恢复等工作。”解放街道城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老旧污水管网更新改造,这一场攻坚战已在浙江全面打响。
“我们正协同省建设厅、省治水办全面开展全省市政和工业园区污水管网系统排摸,摸清管网底数,今年建立问题清单和普查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污水管网更新改造三年行动方案,力争实现污水管网清洁化,运维管理标准化,监督管理数字化,建管体制一体化。”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根据《意见》,浙江省将按照总量平衡、适度超前的原则,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布局,实施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的市政污水管网规划建设和问题管网更新改造,加快工业园区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和工业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推进污水管网数字化建设,到2027年,实现污水管网常态化监管、智能化管理。
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浙江治水工作走向精细化的创新之举,也将得到提档升级。
自2018年全面开展以来,浙江已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工业园区821个,生活小区11582个、镇(街道)1088个,93.3%的县(市、区)完成建设任务。根据《意见》,浙江将推进“污水零直排区”排查建设、验收运维和动态监管等全过程管理,基本实现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深化工业园区、生活小区、“六小行业”等“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改造和提质增效,推进规模水产养殖场养殖尾水零直排全覆盖和农田区域退水零直排建设,到2027年,全面建立城镇“污水零直排区”标准化长效运维管理机制。
生态保护修复让水“活起来”
水生态的治理不是简单的恢复一汪清水,如何养水、活水、兴水?关键是锚定新“三五七”目标,浙江全域推进水生态系统治理,构建健康和谐的水生态系统。
“我省水域岸带生态空间受挤压、岸线硬质化、水下‘荒漠化’等水生态问题仍较普遍,部分河道生态流量仍然不足,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总体上未得到根本性好转。为此,我们积极打造‘地上清水管网’,全面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推动提升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意见》,浙江将科学保护自然岸线,到2025年,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93.2%以上,重要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5%以上。同时,高标准建设美丽河湖,因地制宜实施水系连通、水生植物恢复等生态修复措施,构建“水下森林”系统,推进硬质护岸生态化改造和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强化沿河岸滩、湿地生态保护,推进湿地公园提质增效、红树林保护修复,开展八大水系水生态健康调查评价。此外,建立健全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开展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学引导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强珍稀濒危和特有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严格防范外来水生物种入侵风险。
初春的湖州安吉西苕溪两岸,露营者席地而坐,潺潺流水载着连绵青山向远方铺陈,水雾弥漫处,一派烟雨江南的旖旎风光,这与水生态修复示范试点县的建设密不可分。
“在西苕溪流域整治和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中,我县通过生态护坡、近自然湿地构建、植被缓冲带建设等生态修复手段,削减上游径流及周边农田造成的面源污染,通过内凹岸、曲流、浅滩、沙洲、潭塘等空间形式的穿插,为各类生物繁衍创造适宜的环境。”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安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累计建设河湖缓冲带30公里,人工湿地3000余亩,西苕溪干流自然岸线率达到98%。
好生态引得“贵客”来,在西苕溪流域,中华秋沙鸭、安吉小鲵等稀有动物数量明显增加,原缨口鳅、塘鳢等土著鱼类种群数量逐步恢复,为绿水青山再添一道生动景象。
宁波推进“甬有碧水”攻坚行动,嘉兴实施“碧水绕城、碧水绕镇、碧水绕村”行动,湖州深化“水韵湖城”建设,金华以打造亲水乡镇、清水河道等水生态修复细胞工程......结合水生态修复,全省各地的创新实践正遍地开花。下一步,浙江将鼓励各地开展流域“三水统筹”协同治理试点,打造更多的水生态修复特色示范样版。
数字智治提升治理效能
高空,卫星遥感;中低空,无人机巡查;近地面,水质站自动监测、排水口自动监测;近水域,船载走航巡查、视频AI智能识别...近年来,浙江为治水插上数字之翼,一张上天入地的“智慧水网”,正智守流水悠悠、碧波荡漾。新“三五七”目标下,浙江治水工作再次搭上“数字快车”,开启了“智水”新篇章。
“数字智治系统集成度不高,是当前治水存在的短板之一,对此,我们将数字智治作为实现新‘三五七’目标的重要引擎,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实战实效’要求,以‘五水智治’推动治水体系重构、制度重塑、能力提升,进一步融汇、融合、贯通、创新,逐步建立全域实时感知、全时智能预警、全线精准溯源、全程高效处置的智慧治水数字化系统,推进治水体系和治水能力现代化。”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浙江各地纷纷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数字治水应用场景。作为浙江省2022年“五水智治”数字化建设16个试点单位之一,杭州余杭区就智慧触角延伸到治水的方方面面。
打开余杭区“多维联动智慧治水系统”,大屏幕上,水质预警一张图、水质研判分析、多维联动溯源、河道云上巡航、实时动态五水综合评价、清水亲码等典型应用场景映入眼帘,可以说是“一屏看水”“一屏管水”。
“系统针对‘五水共治’中污染问题发现慢、精准高效溯源难、协同管控联动弱、治水成效评估困难等问题,依托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管网模型技术,实现智能预警多元化、协同管控便捷化、研判分析科学化、成效评估智能化。”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根据《意见》,浙江将加强对“五水智治”试点单位的指导培育,优选地方成功案例纳入“五水智治”应用并全省推广。此外,《意见》还要求推进各部门涉水重大应用集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数字化前端感知设备和监测点位的规划建设,强化无人机、无人船、卫星遥感等设备和技术使用。同时,构建以任务工作进展、问题闭环管理和督查考核评价等为重点的多跨协同应用系统,迭代升级实战实用实效的治水数字化管理应用体系,全面形成数智治水新格局。
到2027年,浙江省“五水智治”数字化改革实战实效将全面提升,全面谱写优质、安澜、生态、美丽、智治的江南水乡新篇章。(王雯 徐靖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