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滑舌鳎养殖技术

半滑舌鳎为我国北方传统的名贵鱼类,分布很广,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海域均产,是黄、渤海海区常见的大型舌鳎,雌鱼的体长可达80厘米、~3千克。终年栖息于近海,无远距离洄游,具有适宜盐度广、温度宽、食物层次低等特点南北方大多数沿海地区都可开展养殖。半滑舌鳎牙齿细小,性格温顺,相互之间不残食,养殖过程中无残咬损伤。

半滑舌鳎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殖中病害少等特点,可以采用低成本池塘养殖生产,也可进行高投入的工厂化养殖生产。由于半滑舌鳎口侧下位,先将食物压住,采用腹面吸吞式的摄食方式,主要在底部摄食,无法在水层中央或上层摄食,不适应开展网箱养殖。

三、半滑舌鳎的生态****性半滑舌鳎近海暖温性鱼类,属大型底层鱼类,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不多。半滑舌鳎属广温、广盐性种类,平常喜欢生活在浅水区,栖息水深5-15米。半滑舌鳎性格孤僻、集群性不强,平时分布分散;行动缓慢、活动量较小,除觅食游动外,潜伏在海底泥沙中,只露出头部或两只眼睛。

半滑舌鳎为秋季产卵型繁殖,自然海域生殖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8月下旬开始产卵,9月中旬达到产卵盛期,10月上旬产卵结束。产卵期间集群性也不强,产卵场也相对分散,相对中心产卵场分布于饵料丰富的河口附近,繁殖时雌雄配对明显,~,~。半滑舌鳎地域分布性强,可终年生活在沿岸海区,不做长距离洄游,渤海的半滑舌鳎产卵结束后,在附近的海域摄食恢复,秋冬季随着水温下降,逐渐游向深水区生活,1~2月份在渤海海峡和黄海中部越冬。第二年春季水温回升时,越冬群体开始向近岸游动,夏季大部分个体游到渤海湾南部沿岸,在15米以内的浅水区觅食生长,直到性成熟产卵繁殖。

水温

半滑舌鳎对水温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3~32C的水温中生存。在水温14〜28C生长良好,随着温度上升,生长速度加快。水温高于30C时,才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生产中我们发现,3~8cm的幼鱼在水温低于18C时生长缓慢,低于12C时苗种虽然摄食正常,但是消化缓慢,基本不长,甚至消瘦,本来肥满的身体变的薄而透明。姜言伟(1993)进行的耐温试验认为,,每天降1C,温度降至5C时,稚鱼活泼,摄食正常,温度降至4C时,稚鱼仍能生存。,稚鱼死亡,并且认为稚鱼的最低生存温度为4C。水温的高低对摄食影响不大,但是水温的变化对摄食影响明显,温差变化超过2C时,摄食明显下降。

盐碱度

半滑舌鳎是一种广盐性鱼类,能在盐度为5〜37%。海水存活,生长适宜盐度为16〜32%。。虽然产卵场在河口附近,当盐度低于26%时,受精卵开始下沉,产卵场附近水域的盐度高于26%时,有利于受精卵的漂浮和孵化。

pH、溶解氧、氨氮

〜,池塘养殖水中溶解氧要求在4mg/L以上,工厂化养殖水中溶解氧要求在5mg/L以上。。

光照、透明度半滑舌鳎喜欢清新的水质,水中悬浮物多影响其正常呼吸,不利于摄食和生长,水体透

明度应在50厘米以上。半滑舌鳎觅食过程中,感觉起的作用很大,其吻部具有翻拱泥沙寻找食物的作用,对光照要求不高,光照太强时,鱼体紧张伏底聚群不活泼,喜欢在较暗的环境下生活,当光照暗时,鱼体四处活动,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