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种植技术

百合又名野百合、百合瓣、百合蒜、山百合、山豆子花等。为百合科植物百合、卷丹或细叶百合的地下鳞茎的肉质鳞片经干燥供药用。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等功效。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老年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睡眠不宁、疮痈红肿等病症。

百合花具有润肺清火、安神等功效,主治咳嗽、眩晕、夜寝不安等病。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于江苏、河南、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省区。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既可作为食品,又可作为药用。

【植物形态】

卷丹,多年生草本。鳞片近球状,由3~5个小鳞茎组成,每个小鳞茎有多数鳞片组成,鳞片肉质肥厚,呈椭圆形或披针形,中间肥厚,边缘薄而半透明,基部较宽,表面乳白色和或黄白色,光滑,里层表面有紫红色斑点,鳞茎基盘小有须根。茎直立、单一、绿色,有淡紫色斑点,有柔毛,地下部分的茎有数轮不定根。叶散生;叶片剑形,阔剑形或阔披针形,先端钝,基部渐宽,全缘;平行脉5~7条,中间脉下延到茎。叶腋里有紫色圆形的珠芽,花大型,通常单生于顶端或茎顶叶腋,花梗长;花被6枚,2轮,开展并向外反卷,无筒部,深橘红色,花被内面有暗紫红色斑点,花被长7~lOcm ,先端钝;雄蕊6枚,2轮,花丝短于花被,花药紫暗红色,丁字着药;雌蕊1枚,柱头头状,花柱粗呈三角圆柱形,子房长椭圆形,上位,有六条纵沟,三室,中轴胎座,每室具多数胚珠。蒴果。花期7~8月。

【生物学特性】

百合是耐阴性较强的植物,喜半阴条件,生长前期和中期喜光照,后期怕高温;喜凉爽,较耐寒(鳞茎在土中能耐一10℃的低温) 。喜干燥,怕水涝,整个生长期土壤湿度要求不高,雨后积水鳞茎易腐烂。喜肥,栽种时除施足氮肥外,还必须配施足够的磷钾肥料。在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中生长较好。通气与排水不良的黏土、涝洼地不宜栽种。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应选土壤肥沃、地势高爽、排水良好的壤土地块栽种。前茬以豆类、禾本科植物为好。百合是耐肥作物,深耕前,可按亩施腐熟厩肥2500~5000kg ,过磷酸钙50~lOOkg ,耕匀耙细。房外零星坡地、丘陵地、排水通畅的平原较大的地块,可做成1~1.2m 宽的平畦,畦间开25cm 宽、15cm 深的排水沟;南方雨水较多的地方,应整成畦面宽lm 左右的高畦,沟宽30~40cm ,以利排水。

2.繁殖方法

主要用鳞片育苗、珠芽育苗和鳞茎分株繁殖。种子繁殖生长期长,大面积生产多不采用。

(1)鳞片育苗:

选择健壮、纯白色、鳞片紧密、无病虫害的鳞茎,用刀切去基部,使鳞片分离,每一鳞片为一株种栽。选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砂质壤土地,栽种前一个月,每亩用圈肥2500~3000kg ,捣细撒于地内,深耕25cm ,耙细整平,做85cm 宽的平畦,畦埂宽25cm ,可间种小麦或豌豆。栽种时如地旱,先向畦内灌水,待水渗下,表土稍松散时再栽。栽种期以“秋分”前后为宜,最迟不可过“寒露”。

种植前用2%甲醛水浸泡15分钟消毒,然后捞出晾干。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20cm ,开5cm 深的沟,按株距7~8cm ,将鳞片芽头向上摆在沟内,覆土盖平,稍加镇压。每亩用鲜鳞片约lOOkg 左右。栽后当年不出苗,封冻前有条件的可在畦面上盖一层马粪或用地膜覆盖。第二年开春后整理畦面,于地早时浇水,注意雨季排涝,经常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秋分”前后刨出小鳞茎,移栽在大田里。

(2)珠芽育苗:

夏季在种植百合的大田里,采收叶腋间成熟的珠芽,埋于稍潮湿的细砂中保存,到“秋分”前后取出栽种。按株距4cm 左右,将珠芽撒于畦内,覆土3cm ,耧平,稍加镇压。第二年的管理与鳞片育苗同。秋季即为一年的小鳞茎,然后按鳞茎繁殖方法,栽培在大田里。(3)鳞茎分株繁殖:百合的地下鳞茎旁往往生出一个或数个小鳞茎。收获时选大的加工人药,小的当种栽,直接栽于已整好的大田里。此外,把大鳞茎的外层剥去入药,也可取中间的鳞茎当种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