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徽县中蜂遗传资源保护的接力棒

——记甘肃徽县养蜂专家李景云、李超父子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甘肃省徽县动植物物种丰富,有狼牙刺、七里香、金银花、五倍子、槐花等优质蜜源植物540多种,每年从2月到11月都有蜜粉源植物开花,是中蜂养殖的“风水宝地”。

在2021年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发现的徽县中蜂新资源,繁殖力强,采集力强,群势大、抗逆性强、性情温顺、越冬性好、抗病力强,是推动当地养蜂业发展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徽县中蜂的保护利用与一对父子密不可分——李景云是徽县出名的养蜂专家,其子李超更是为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做出了突出贡献。

“蜂场都在深山之中,寻找本地优良中蜂标本,是整个普查工作的核心环节,标本质量直接决定着普查工作的成败,关系重大。”提起普查工作的艰辛,徽县资源普查员、现任徽县畜牧兽医站养蜂专干的李超回忆,在寻找优良中蜂过程中,他曾带领相关养蜂合作社人员深入徽县最偏远、交通不便的深山中,汽车无法通行,通常要步行10多公里上户寻找,幸运的时候也只找到少量优良中蜂品种,十分不易。

为推进中蜂资源保护,李超指导有意愿建设中蜂保种场的合作社,在徽县榆树乡剡坝村建设保种场一处,并带领保种场负责人深入甘肃武都、文县、康县等地寻找陇南本地中蜂,共为保种场寻找到本土中蜂200群。

李超对资源工作的热忱源自父亲李景云。李景云原是徽县养蜂站站长,受家族养蜂传统影响,自幼就对养蜂有浓厚兴趣,不到20岁就成了徽县乃至全省最早掌握中蜂活框饲养的技术人员之一。从1978年开始,李景云进行养蜂技术推广,跑遍了徽县的各个村社,将徽县的蜜源植物分布和开花时间、留蜜习性造册登记,为甘肃省养蜂研究所提供了珍贵的蜜源资料。

2012年退休后,李景云继续发挥余热,创立了徽县锦绣中华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饲养了500箱中蜂,进行研究选育适应陇南的优良高产品种。经过长期试验,单箱最高产量达到112.5斤,吸引了大批知名中蜂养殖技术专家来合作社蜂场参观考察。

2019年,为保护陇南优良中蜂品种,李景云建设了陇南市中蜂标准化养殖和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为资源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对于徽县中蜂的后续鉴定工作,李超十分关注,“希望徽县中蜂能进入国家品种名录,实现优异资源的永续利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