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虽为“八山半水一分田”,但有山就有水,有山皆有树和草,一年四季,绿色覆盖大地,登高望远,“白云深山有人家”, “风吹草地见牛羊”,令人心旷神怡…

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历来就有以草为业、养殖牲畜的习惯和爱好。早在殷周之际,土家族先民即开始饲养牲畜,春秋前期,境内已“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宋朝以后,恩施山区的养殖业尤其是养牛、养羊业兴旺发达,后延续历朝历代到计划经济年代,恩施州既是肉牛肉羊及其产品的生产大州也是调出大州,为保障大城市居民的食品需求和国家皮革工业发展作出了恩施贡献。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恩施牛羊及其产品,走俏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丰富的牧草资源、优良的畜禽品种、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莅临指导、农业农村部定向扶贫、“七大产业链”建设的开启、体制与技术的保障等综合因素成就了恩施草食牧业的“三大转变”、即实现了由传统农业自给性畜牧业向商品牲畜牧业的根本转变,实现了由千家万户为主的分散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初步转变,实现了由传统畜牧业到现代畜牧业的初步转变,使恩施州草食牧业成为湖北省草食牧业三大主战场之一,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首选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头班车”。

丰富的牧草资源造就了理想的食草动物“王国”

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造就了丰富的畜牧业资源,成就了动物尤其是食草动物生活“天堂”。一是草地、草山和草坡等天然草原为湖北之最。恩施州全境有可供利用的草地、草山和草坡等天然草原资源1582万亩、人工草地20万亩、退耕还林123万亩、巴东红三叶30万亩。草地植被有104科321属476种,可供食草动物食用的超过300多种。二是畜禽品种优良。恩施黄牛、山地水牛、恩施马头山羊等畜禽品种以其优良的特性而闻名。三是种植业结构与养殖业互补性强。全州种植业结构为玉米、稻麦、薯类各占1/3的自然格局,常年农作物秸秆年产量140余万吨,年载畜能力达66万个牛单位,通过改良草原资源,利用秸秆,年载畜能力将达到370万个牛单位以上。四是硒资源丰富。恩施州拥有世界独立硒矿床,为世界富硒区,硒资源分布广泛,遍及全州八县市,岩石、土壤、生物、地下水等环境中含硒量之高为世界罕见。食草动物通过摄取各种富含硒元素的植物草料,可以生产出更加安全、可口的富硒畜禽产品。

悠久的养殖历史孕育了优良的牛羊品种

在长期的牛羊养殖实践活动中,培育了恩施黄牛、山地水牛和马头山羊,均被登录湖北省和国家畜禽品种志,恩施黄牛肉还被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引发了恩施牛羊肉市场需求。恩施黄牛、马头山羊等食草动物,因吸的是负氧粒子超高的新鲜空气、吃的是“中草药”(百草)、喝的是山泉水,加之没有“杂交“污染,而深受市场青睐。回族同胞评价道:“恩施牛羊肉的品质十分好,完全可以打入穆斯林餐饮市场”。随着国际的广泛认同、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中国味道”的回归,加之国家牛羊产业北移、南下与东退、西进的布局和“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恩施牛、羊及其产品必然成为市场供不应求的产品。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点促使恩施牛羊养殖高潮迭起

八十年代中期,时任总书记胡耀邦、总理赵紫阳先后视察恩施州的7个县市,莅临恩施市大山顶草场、利川市齐岳山草场,指示恩施人民充分利用好草原资源,大力发展牛羊为主的畜牧业。随后国家投资1000万人民币在恩施州扩大南方畜牧业项目示范区,先后改良天然草原、发展人工草地60万亩,建成了大山顶、齐岳山、椿木营、土鱼河、绿葱坡、天鹅池等草原牧业示范区,培植国营牧场5个、家庭牧场1200余家,掀开了恩施州历史上畜牧业发展尤其是牛羊养殖业的新篇章,积累了发展恩施草食畜牧业的经验与教训,成为各族人民永远铭记、永远怀念的畜牧业史诗。

产业结构调整的号角催生牛羊产业链建设的兴起

进入“十二五”,中共恩施州委六届五次全会决定实施产业化、城镇化“双轨驱动”发展战略,在产业化建设上将畜牧业纳入“七大产业”链进行建设,要求将畜牧业建成名副其实的富民兴州产业,全州各族干群和全州畜牧兽医系统干部职工,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奋发有为,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代加快,带来五大变化:

首先,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一是开始觉悟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找到了畜牧业发展突出短板是畜产品加工业水平和食草动物发展严重滞后。三是“牛羊当猪养,牧草当粮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二,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破题。州委、州政府在巩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酝酿产业协会的基础上,组建了国有硒康牧业有限公司,为推进畜牧业资源整合、突破性发展草原牧业增加了“马力”。

第三,产业投入加大。一是省畜牧兽医局专项支持1000万元创新基金,明确要求对接商业银行放大10倍,定向投入到牛羊产业。二是向上争取种草养畜 项目资金2500万元以上。三是州级财政连续5年兑现能繁母牛养殖奖补资金。

第四,恩施黄牛保种育种与开发利用迈上新台阶。由湖北犇跃现代农业公司领头建设了恩施黄牛保种场,存栏恩施黄牛150头,配套建设了5600平方米青储窖、200 平方米人工草地。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曹兵海博士2010年以来4次深入恩施州考察恩施黄牛品种,称赞“恩施黄牛是目前全国少有的具有原生态品质和没有杂交污染的优良地方品种,是一座极具开发价值的‘金矿’”,并亲率团队在盛家坝乡成功开发出富硒雪花牛肉,其单头牛的价值达到5万元人民币。

第五,打造牛、羊养殖大县大乡。恩施市、巴东县分别成功争创湖北省肉牛养殖示范区、肉羊养殖示范区。恩施市盛家坝乡在“十二五”期间,连续投入1000万元资金,奖补养殖大户。同时,该乡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企业扎堆发展、争当龙头,形成了全州肉牛养殖投入高地,通过主导公司+基地+以精准贫困户为主的农户经营组织形式,培育肉牛养殖企业4家、50头及以上的养殖大户28家,现阶段饲养肉牛总量9843头、存栏能繁母牛3800头、出栏恩施黄牛4000头。

第六,规模养殖大户和养殖企业凸起。2015年,全州出栏10头及以上肉牛养殖户1075户、出栏肉羊30只及以上养殖户2344户,存栏能繁母牛23.38万头、母羊30万只,出栏肉牛14万头、肉羊90万只。湖北洪福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群群以牛为业,以带动贫困户为荣,投资近3000万元,从基础母牛做起,走种养结合之路,与177户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140户精准贫困户依托肉牛产业脱贫致富。许群群牛场目前拥有草山4000亩、人工草地2000亩,存栏肉牛520头,其中能繁母牛330头、种公牛10头。省畜牧主管部门认为其投资力度之大、基础工作之扎实、厂房标准之高、能繁母牛品种之好、配套设施之全,堪称全省典范。从华科毕业的土家汉子田代乾、荆门才女刘云兰夫妇创办的野三关镇乾成山羊专业合作社存栏能繁母羊120只,带动200农户发羊财。

风景这边独好的南方草原牧业示范区

展望未来,瞄准“十三五”,恩施自治州将一手抓天然草原植被保护与开发利用和退耕还草,一手抓牛、羊绿色养殖和产品深加工,走好以生态为前提、以草业为基础,以牛羊为载体,以牛、羊领军企业为龙头的农牧结合、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绿色繁荣之路,铸造全域牛、羊产业链,力争到2020年改良天然草原500万亩、新增人工草地400万亩,出栏肉牛50万头、肉羊200万只。目标实现之日,就是中国南方草原牧业示范区建成之时。期待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先进企业文化理念、“三农”情怀和雄厚资本的企业来恩施发富硒草业财、发富硒牛羊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