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建设,各地也涌现出一批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典型做法,为在全国推广提供了经验。《中国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实践报告(2022)》立足于营商环境基本内涵与外延,借助于中国各地区富有创新性的实践案例,从数字赋能角度研究了中国特色营商环境建设有关问题,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胆探索。《中国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实践报告(2022)》选取了全国各地 26 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从政府创新改革视角,讨论数字技术对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影响。
案例11:“无界化”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北京大兴区“大兴企业圈”数字赋能“未呼先应”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拓宽企业服务覆盖面,让政企交流更加通畅、企业办事更加便捷,北京市大兴区坚持产业强区,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产业服务工作,着力构建“大兴企业圈”服务社群,并结合工作实际,靶向精准发力,重点解决企业发展服务“最先一公里”导引导办问题,让企业“有呼难应”不再出现,“有呼即应”成为常态,“未呼先应”成为现实,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
一、典型做法
加强政企沟通、企业联动,以“精准服务”为导向、以“无事不扰、有难必到”为理念,创新构建“大兴企业圈”服务社群。“大兴企业圈”1.0版本以企联通、政策通、办事通三大主要服务功能为核心,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充分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融媒体等技术手段,是在数字经济时代搭建的“无界化”智能企业服务社群。
企联通是专注于链接政府、企业、服务商的运营管理工具,通过嵌套至“微信”社交应用,在不改变企业用户使用习惯的情况下,将普通政企联络社群迭代升级为智能服务社群。企联通承载着企业用户画像建立、信息数据管理、企业诉求管理等功能,将大兴区大、中、小企业根据区域及属性进行网格化划分,并配备专职“服务管家”提供24小时无休服务,单个社群人数最高可达10000人,未来三年内实现大兴区市场主体全覆盖。
在政府服务管理端,企联通设有75个基础功能模块,可实现定时群发、数据追溯、自动回复、工单流转、聊天监控、数据统计、敏感预警等核心管控功能。例如:数据追溯功能可通过后台呈现群内通知的点击量、已阅读企业名称、阅读时长等详细信息,及时准确提醒企业阅读重要通知;敏感预警功能通过违禁词检测和预警系统,对违规情况实时监测并报警,提醒风控人员进行判断及处理,最大程度降低舆情风险。通过企联通可全面管理并高效处理数万家企业的即时需求,真正打造高便捷、高效率、零延迟的涉企服务链接模式。
政策通运用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拆解政策原文、标签化政策条款,并采集企业所属行业、生产经营情况、专利情况、业务资质等数据,基于“大数据+大知识”的建模方式,挖掘和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将海量、离散、多维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自动为企业生成政策匹配报告,包含企业可申报政策、政策匹配度、政策申报路径等相关信息。同时,政策通还设有在线专家提供指导支持,进一步完成政策权威解读和在线辅导,让政策推送更精准、落地更高效、覆盖更全面,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办事通AI政企机器人作为办事通核心产品,采用最前沿的语义识别引擎技术和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基于最新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可以完成对机器人的快速智能化训练。目前办事通已拆解重构涉及大兴区43个委办局的20000余条政务事项、200余家区内企业核心产品及服务、100余家经认证服务机构等权威语料库,AI政企机器人24小时在线可在1秒内完成对咨询事项的语义识别,给出答复并提供导办,同时,如对答复不满意,可一键转接人工客服。
二、实施成效
目前,“大兴区企业圈”初步覆盖政务服务群、服务包企业群以及部分属地工作群,通过近半年的运营测试已初见成效。
(一)解决了企业“找不到”的问题
通过办事通AI政企机器人,解决了办事部门电话找不到、服务机构资源找不到、惠企政策找不到、办事流程找不到、申报材料找不到等问题,打通了企业办事堵点,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解决了企业“看不懂”的问题
企业面对庞杂且晦涩难懂的政策、措施原文及办理流程,很难靠自身真正吃透,导致了政策申报不准和办事“反复跑”问题。“大兴企业圈”社群一方面通过“政策通”通过将政策原文进行拆解,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匹配,提炼出精华部分生成匹配报告,并“手把手”协助企业完成政策申报;另一方面,“大兴企业圈”社群还开通了线上“面对面”咨询服务,人工客服通过视频连线对企业咨询办事进行指导,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提升“一网通办”效率,真正做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三)提高了政府部门办事效率
“大兴企业圈”社群通过“最先一公里”的办事导办,让企业办事变得更精准高效,递交材料更完整合规,办理流程更顺畅便利。同时,各政府部门通过后台服务管理端,可及时掌握企业动态。例如:通过社群进行通知公告,后台可以精准确定未读情况,及时提醒,避免重要信息遗漏。
三、经验启示
“大兴企业圈”社群的侧重点是打造优质的线上营商环境,覆盖面更广、精准度更高、使用更便捷,让企业真正享受到“触手可及”的贴心服务。
(一)以服务企业为核心理念,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导向
区别于以往政府开发的“平台、App”等管理系统,“大兴企业圈”社群以“服务”为核心理念,重视用户使用习惯,降低应用学习成本,嵌套至“微信”社交应用,让使用体验更方便。
同时,“大兴企业圈”社群聚焦企业办事“最先一公里”问题,多管齐下确保服务品质。权威语料库确保事项全覆盖,AI政企机器人使服务咨询导办“不断线”“一对一服务管家”进一步提高服务准确率和满意率。
(二)数字赋能“未呼先应”
通过后台对社群内汇集的大数据信息,按照类型、频次、时间、涉事领域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诉求与服务匹配逻辑,为“精准服务”“靠前服务”提供辅助数据支撑。
“大兴企业圈”服务社群将不断更新迭代,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准确度与效率,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大兴样板”贡献力量。
数字化、信息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也是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强引擎,更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金钥匙。甘肃法院牢牢把握“智慧法院”建设和“十四五”发展新机遇,大力推进诉前调解和诉讼服务“双中心”建设,有效延伸“12368服务热线”、集约送达“邮政网线”、大数据“调度条线”、监督评价“数字专线”动能,不断提升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发展、数字化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双向驱动、四线延伸”的“2+4数字化诉讼服务”新模式。
培育数字化诉前调解中心,拓展诉前服务“新领域”。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集成各类解纷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端口前移培育三级法院诉前调解中心,为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前置式、多元化、低成本诉前服务,最大限度减少诉讼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2019年以来,全省法院依托党委综治中心,推动建设诉前调解中心、诉调对接中心或巡回法庭,拓展推进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工作。累计邀请1573个调解组织、3234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接、指导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93170件,平均办理时长11天,调解成功率73%,音视频成功调解案件66505件,申请司法确认案件56803件,有效带动涉企纠纷化于案外、止于诉前。兰州铁路法院在线成功调解国际铁路联运合同纠纷,为“一带一路”铁路大动脉甘肃段畅通提供了司法保障。在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框架部署下,积极推进“点对点”在线诉调对接工作,以“法院+商会”“法院+工会”“法院+行业协会”等模式,深化诉前调解和诉调对接。2019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对接166家专业调解组织、928名调解员入驻平台,在线委派案件6536件,成功调解案件3500件。兰州中院、玉门、甘谷、岷县等4个法院被全国工商联等五部门表彰为“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单位”。
打造数字化诉讼服务中心,优化诉讼服务“新体验”。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和甘肃法院诉讼服务网,持续深化和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新模式,推动实现“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全省113家法院全面开通“一站式”在线诉讼服务功能,通过移动端统一入口,为企业提供立案、交费、开庭、送达、保全、鉴定等“一网通办”诉讼服务,实现企业办理诉讼事务全天候“不打烊”、全流程“零跑腿”。2019年以来,全省三级法院网上申请立案233163件,成功立案98157件,网上缴、退费142342件,办理网上保全案件8710件、鉴定案件14925件。针对企业异地诉讼不便等问题,全省三级法院依托跨域立案服务系统,着力构建“家门口起诉”新模式,实现案件就近能立、多点可立、动手即立,推动立案服务“就近能办、异地通办”,为企业提供全时空、全流程、跨地域、同质化、均等化诉讼服务。2019年以来,跨域立案申请甘肃法院作为协作法院案件6256件,作为管辖法院接收案件8621件,更好改善和提升了市场主体诉讼的便捷度、体验感。
延伸12368热线,升级一号通办“新感受”。甘肃高院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群众期盼,积极部署将全省113家法院诉讼服务热线集中至省法院12368热线服务中心,创建全省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集约中心,打造法律咨询、案件查询、联系法官、事项转办、投诉建议、心理疏导等多维一体的集成式“在线服务套餐”。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只需 “一呼一应”就能接受在线诉讼服务,真正实现问询有人答、诉求有人应、困难有人帮、服务一线通。2022年3月7日集约以来,热线集约中心共接听、答复来电62059次,接听率100%,生成工单91391件,流转报告6527次,发送短信1577条,满意度达99.9%。“一条热线”联通诉讼服务两端,“一号通办”让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司法温暖和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延伸邮政网线,打通集约送达“新路径”。落实最高院部署要求,发挥邮政网格、点线覆盖全省乡镇和建制村、“一点多能”、投递人员规模和专业优势等特点,与邮政甘肃分公司就加快推进人民法院送达平台建设与应用相关工作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全省48家法院属地建立“法院+邮政”集约送达中心,以“信息跑路+邮政跑路”、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文书电话联系、电子送达、邮寄送达以及文书目的地集中打印、跨域打印、卷宗流转、同城配送等集约化送达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实现目的地集中打印邮寄送达法律文书376462件次,电子送达法律文书969751件次,“加速度”与“减耗时”双向发力,有效破解“送达难”,切实保障了市场主体的诉讼权利。
延伸调度条线,发挥数据应用“新效能”。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坚持大数据集成应用,强化省级条线调度,不断加大对虚假诉讼的识别预警力度,有效提升源头防范、关口把控涉企虚假诉讼能力水平,降低虚假诉讼对企业正常经营的负面影响。上线立案偏离度预警系统,对立案异常预警的法院开展数据分析、专项督办,自去年以来累计督办43次,让企业立案维权不再遭遇“限流限号”和“中梗塞阻”。以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督导系统为抓手,建立日督导、周通报制度,对涉企纠纷跨域立案、律师服务平台立案超期未接收、未审核等问题进行条线督办。2021年以来,累计督办132期,全省法院跨域立案超过24小时未反馈问题基本清零,律师服务平台超7日未审核案件大幅减少,助力企业与群众实现网上立案“零”排队。
延伸评价专线,提升数字监督“新高度”。在立案大厅等公共服务区域,设置立体式、无死角监控,通过随机抽查、定期网络巡查等方式,对6500多个重要点位跟踪督促、在线指导、即时纠正,推动窗口部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作风形象持续改善。建立覆盖全省三级法院,贯通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平台、12368热线等服务渠道的数字化评价监督系统,面向社会公开监督“二维码”,全面收集并及时处理市场主体、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工作的问题建议。当事人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实现对诉讼服务全过程的满意度测评和有效监督,真正把评判诉讼服务质效的“表决器”交到了市场主体和群众手中,让“数据线”变成了“监督线”。
数字化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必然要求。甘肃法院将结合实际,进一步探索完善“双向驱动+四线延伸”的“2+4数字化诉讼服务”新模式,不断更新诉讼服务理念,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有型有效有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
案例13:河北威县:创新“三位一体”机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营商环境数字化是一个地区市场竞争力和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作为河北省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威县主动顺应大势,坚持把数字化、信息化作为系统动力贯穿始终,创新构建企业服务、群众服务、智慧监管“三位一体”机制,以数字化技术为营商环境的进步发展提供了空间。2021年威县被认定为“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2022年上半年威县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排名邢台市第一。
一、改革背景
威县作为河北省首个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县份,2014年以来,与北京数立通公司战略合作,着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实施了“6+N”(即一网、一云、一号、一网格、一系统、一中心六方面基础建设,N个领域应用系统)建设,有效促进县域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精细化,成为“国家遥感技术中心威县基地”“河北省智慧城市试点”,被列为科技部和住建部“十三五”科研项目课题。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的智慧城市探索,为威县综合改革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威县“数字+营商环境”的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三位一体”主要做法
威县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打造了“威企通”“民情通办”和智慧监管三个服务平台,建立服务企业和群众、推进智慧监管的“三位一体”机制,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持续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打造企业服务模式,提升企业获得感
针对政企信息不对称、融资不顺畅、政策落地不及时等问题,2021年12月,威县组建河北省第一家县级企业服务中心,2022年5月集中打造了“威企通”在线服务平台。一是主动靠前服务。设政策通、融资通、供需通、合作通、招商通等10个版块,为企业提供键对键、屏对屏优质服务,针对政策落地不及时问题,通过平台主动推送、精准解读惠企政策,从“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二是协调联动服务。开通企业诉求“一键直达”功能,企业通过电脑、手机即可反映遇到的困难问题,一般问题转相关部门限时办结,重大共性问题提请县委、县政府研究解决,全过程县委督考局跟踪监督,实现企业诉求快速高效解决。三是线下全面服务。对线上无法解决、需线下服务的事项,在3个市级园区和乡镇政务大厅开设企业服务专区,明确服务办理时限,中心第一时间响应、职能部门快速回应,实现了服务有温度、响应有速度、办理有力度,为企业提供了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
(二)打造群众服务模式,提升群众幸福感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意见建议表达、社情民意诉求渠道,着力解决基层问题处理时效慢、周期长、抱怨多、责任压实难等问题,2021年10月威县成立“民情办公室”,搭建“民情通办”平台,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是整合服务资源。整合书记热线、县长热线、党政门户网等10余个渠道,搭建起“民情通办”平台,全县普及推广“威县民情码”,群众可以扫码反馈民情,通过“互联网+服务”方式,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了民情工作“一码汇总”“一键通办”。二是强化服务力量。民情办公室在内部设置民情搜集组、跟踪督办组、奖惩问效组、综合办公室四个科室,各负其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施“好差评”制度,把群众对问题解决处理结果意见作为责任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有效提高部门积极性,解决了过去群众重复反映、办结时限模糊、服务质量不高问题,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三是健全服务机制。聚焦信息收集、筛选、整理、汇报、交办、回应6个环节,强化问题办理质效和整改措施落地提速,制定“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责任终身制”等7项制度,探索实行“五个到位”(责任部门10分钟内与当事人联系,限时内做到政策咨询解答到位、民生问题解决到位,矛盾纠纷化解到位、求助事项帮扶到位、投诉举报处置到位)机制,确保了百姓的每个诉求都能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反馈。
(三)打造智慧监管模式,提升百姓安全感
为解决以往人盯人、重监管、重执法的传统监管方式不足以满足现行发展需求的问题,威县深入探索“大数据+”监管新模式,在城市管理、食品安全、医药安全等环节实施智慧全域监管,织密监管安全网,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一是城市管理监管。投资3.6亿元建成城管、公安、交通部门“三网合一”数字化监管中心,对县城26条主要街道、25个广场游园实时监控,成立数字城管指挥中心,配备人员专职负责上报案件受理审验、派遣、督办以及上级交办、12319来电、网络媒体、群众举报、视频监控、执法车巡逻、监督员巡查发现的案件,确保案件及时处理。二是食品安全监管。以“智慧管理”为突破,“分类监管”为先导,逐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指挥调度一体化、信息化、规范化,对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逐步完成监控探头安装,县智慧监管运营机构逐步将视频影像免费接入智慧监管数据中心,通过云视频监管方式稳步推进智慧监管,2022年9月,县市场监管局获评“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三是企业生产监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抽查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运用基于信用风险指数变化的预警功能,积极探索“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智慧监管结合。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73次,涉及市场主体1095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15个。
三、取得成效
(一)打破政务数据孤岛,推进数据有序共享。通过“威企通”平台,有效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解决了企业难题、优化了环境。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发布解读6个部门的628条惠企政策,组织100余场一对一讲解、一对一对接特色专题会,为百余家企业解决具体问题249项,帮助企业获得信贷授信2300万元,有力有效助推了企业攻坚克难、做大做强。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改革内参》专题刊载威县经验做法,新华社、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权威媒体等多次报道。
(二)搭建数字民意桥梁,推进诉求有效化解。“民情通办”平台实现一个渠道收集民意、办理群众诉求,2022年以来,服务平台共搜集解决民情民意问题17762条、解决17638件,解决率99.3%,化解矛盾纠纷1895起、群众满意度近100%,接触式信访量同比下降40%。
(三)创新市场监管方式,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022年累计受理市长热线、县长热线、民情通办平台、12315平台等投诉举报1700余起,法定时限办结率10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62.5万余元,开展县级食品抽检2313个批次,查办各类违法案件50余起,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优化了法治环境。
案例14:数据赋能 提升营商环境服务能力——广东省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破解企业融资授信难题
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快速增长,目前已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小微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融资难、融资慢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国家和广东省不断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但各地金融机构缺乏对中小微企业的注册登记、行政处罚、纳税、社保缴费等信息掌握,无法精准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影响着小微企业授信融资的效率。
广东省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利用隐私计算技术实施数据要素共享共用,有力推动金融机构基于政务数据的智能风险管控、智慧授信等领域数字化升级,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
科技搭台 营造政务数据可信流通环境
一直以来,政务数据、金融数据对敏感信息管控严格,在政银数据互联互通方面存在隐性壁垒,形成“数据孤岛”。为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潜能,助力企业快速融资,中山创新运用隐私计算技术,建设中山市数据安全可信计算平台,提供可信执行环境(TEE)、多方安全计算(MPC)、联邦学习(FL)、隐匿查询(PIR)等隐私计算技术,并结合区块链、安全传输、密码学等信息技术,在“原始数据不出域”的基础上实现政务数据核心价值流动。
平台基于隐私计算技术融合7种安全应用措施来保障数据的应用安全,通过提供3种数据流通模式,实现不同等级数据在不同流通场景中的应用安全,达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原始数据不出域计算”的效果,既保障了数据安全也能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平台通过国家、省、市三级行业专家的技术性认证,已通过安全渗透、代码安全审计的测试及中国信通院产品测试认证,并在2021年12月,基于本平台所打造的政银数据融合创新应用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颁发的大数据“星河奖”标杆案例奖。
政银对接 着力破解企业融资授信难题
银企信息不对称,信用数据、营业数据、资产数据等关键基础数据未充分运用是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风控数据不足难题,中山联合本地农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开展政务数据授信试点应用,4家银行已针对贷款全周期提出113个指标共95类数据使用需求,涉及18个政府部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按需搭建企业贷前风控、抵押品状况风险预警、村居普惠贷风控等8个分析应用场景,初步形成贷款全周期政银数据联合运算分析体系。
数据“不出门”计算 安全释放数据核心价值
由于金融领域对敏感信息管控相对严格,因此合规与安全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中山市探索的隐私技术是作为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在金融机构的本地服务器环境进行部署,通过计算节点可对计算数据及计算结果进行统一管理,平台支持文件类型和数据库类型的数据接入,数据源和计算结果均保存在金融机构本地,有效地实现数据“不出门”,确保数据安全。
金融机构数据在“不出门”的环境下,隐私技术可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利用,释放数据核心价值,数据安全计算平台通过融合计算,参与方在不泄露各自数据前提下通过协作对各自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实现在不泄密(泄露)的情况下合规使用,降低数据使用的法律风险,将数据真正转化为可被利用资产,释放数据核心价值。
数据赋能提升营商环境服务能力
广东省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保障数据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成功探索出“申请人授权用”“敏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应用模式,将政务数据更全方位地提供给金融机构进行开发应用,做到中小微企业免抵押“税融贷”“经营贷”,部分银行贷款额度能达到300万元,而且贷款时长对比以往减少许多。
基于隐私计算技术和平台,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使用政务数据为中山农商行、中山建行、中山农行及中山工行提供了数据赋能,辅助四家单位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有效缩短企业贷款的时间,提升贷款额度,免去抵押物,减少一定的费用支出,激发企业活力,其中基于政银数据的联合运算,在贷前授信上,以中山农商银行为例,在未有政府数据支撑前,银行在授信上主要依赖线下收集、核对及查验,耗时较长,且有些数据也较难以获取;开展试点工作后,银行进一步深化了数字化贷款产品,实现了对小微企业的高效精准评估。截至2022年9月末,农商行通过运用政务数据报名单成功累计发放约2175笔、金额36.11亿元。在贷前风控上,为中山市农业银行提供了近96万户个人用户进行联合风控分析,为其提供了风控的应用分值,挖掘近2万户优质个体工商户用户,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与不透明性,缩短信贷审核成本,提升信贷风控能力;在贷后风控上,为中山市建设银行提供了4320家企业贷后风控分析,挖掘出潜在高风险企业近100家,有效提升银行贷后监测能力。全面提升中山市金融服务效能,不断优化中山市营商环境服务能力,向中小微传达一个信息——中山市的金融服务“快、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