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挖塘、处处养虾,一身水、一身泥,这曾是文昌市冯家湾“虾苗谷”留给人们的印象。而近日,当记者走进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吊塔林立的建设工地上,卡车、货车穿梭其间,一栋栋崭新的厂房楼宇拔地而起。厂房内,蓝色的水池一座挨着一座,供氧管道、灯光、进出水口、净化过滤等设施井然有序,阳光透过玻璃屋顶照进水池,池中晶莹剔透的海葡萄和成簇的海马随波摇曳、静静生长。
有了这片占地近7000亩的工厂,鱼虾住进了“大别墅”,喝起了“纯净水”,无惧风浪不怕污染,直至上市。冯家湾的渔业养殖由此从“虾苗谷时代”走进了“工业化时代”。
2020年以来,文昌市加快推进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建设,按照“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的总体思路,紧扣“南海深蓝渔业”和“南繁水产种业”两大核心,创新探索多层养殖模式,科学引导渔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发展道路。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内的对虾养殖车间。李天平 摄
第一次转型:
成为“虾苗谷”
靠海而居,傍海而生,对冯家湾渔民来说,“靠海吃海”是天然的选择。今年67岁的老渔民曾纪森,从小就和乡亲们一起出海捕鱼,延续着祖辈的谋生方式。
在风浪中讨生活的日子直到上世纪80年代,洁净的海水与平稳的海湾环境让冯家湾受到虾苗繁育企业的青睐。1989年,海南省水产研究所在当地投资建设第一家虾苗繁育场,随后,一批科研院所和水产企业纷纷入驻,在为冯家湾带来先进育苗技术的同时,也给当地渔民提供了“靠海吃海”的另一种可能——弃捕上岸做养殖。沿海渔民纷纷跟风养虾,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曾纪森和其他“转型”渔民尝到了上岸“淘金”的甜头,将事业做得风声水起。当地渔民“用蛇皮袋装钱”的故事一度被传为佳话,冯家湾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虾苗谷”。
数据显示:2006年,文昌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超过3.55万亩,年产对虾2.1万吨,规模化的南美白对虾苗种企业19家,产值8.1亿元,占全省虾苗市场份额70%以上,占全国市场份额近30%。2016年,冯家湾海岸线上遍布987户养殖户,年产值6.79亿元,涉及人员达到6984人,其中4334人直接就业。
然而,常年粗放式的养殖模式,让大海渐渐“扛不住”了。2017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文昌冯家湾区域海水养殖集中,导致部分沙滩淤泥化、水产养殖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原本是依靠良好生态资源开辟出来的致富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产业的扩张,却造成生态之殇。
养殖户在试养海马。
“以前在海边养螺养虾,就直接用水泵抽海水上来用,用完的尾水再排回海里。”说这话的是曾纪森的儿子曾广能。跟着父亲从事海水养殖业的曾广能告诉记者,过去当地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将养殖池粪污及残留的饵料、鱼药等污染物随意排放,造成局部海域水体急剧恶化,久而久之,昔日清澈湛蓝的海水变得浑浊不堪。
2016年,有学者在冯家湾调研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情况后发表文章称,当地没有集中式清洁海水供水系统,养殖户自建取水井,海岸带遍布取水管,仅会文镇就有养殖场抽水管2127根、池塘养殖基地抽水管650根。且污水处理比例低,高位池每天排水13.38万吨,工厂化养殖每天排水20万吨,污染物源头减排和末端治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部分直接排入海中。此外,当地近海养殖业还存在育种能力不足、现代化养殖技术普及率偏低、名贵品种产业化规模小等问题。
生态恶化直接导致水产养殖业的迅速下滑。早期养殖的利润率可以达到50%,到了后期,许多养殖户的利润降到30%,有的甚至转为亏损。“水质变差影响种苗繁育,导致利润下降”,这让曾广能等新一代养殖者忧心忡忡。
“如果再不改变,可能用不了二三十年,水产养殖产业在冯家湾就没得做了。”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管委会招商投资部工作人员刘玉雪如是说。水产养殖是事关当地数千群众生产生活的支柱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围,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4月24日,工人在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内作业。李天平 摄
困境与破题:
坚持渔业“三步走”
为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的整改意见,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文昌市委、市政府开展了生态红线内水产养殖塘清退和生态修复工作。2018年9月,文昌发布了《文昌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公告通报将于2019年底前全面清退水产养殖规划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场。
清退,说来容易做来难。冯家湾所在的会文地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当地老百姓除了水产养殖,再无别的生计,清退之后怎么办?时任省长沈晓明对此高度重视,他指出:“推进近海养殖清退整改,既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也要保护老百姓合法利益。”
自2018年以来,沈晓明先后6次赴冯家湾考察调研,在2021年12月召开的全省渔业转型现场推进会上,他强调冯家湾要“继续坚持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并提出“建立南繁水产种业体系,把海南打造成全国热带水产种苗产业聚集地”,为全省渔业转型指明方向。
经反复研究和专家论证,2020年,文昌市提出了创建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的构想,按照“五化”(生态化、工厂化、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和“两升两降”(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养殖户收入明显提高,经营风险明显下降、环境负荷明显下降)的要求,打造国家渔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全省近海养殖污染整改样板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五化’目标中,生态化居于首位,强调了优先考量保护近海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葛成军说,冯家湾渔业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而是要寻求生态化的转型,转得越早,收益越大。
遵循这一思路,一个现代化的生态产业园建设思路逐步清晰,并付诸实施——
利用会文镇沙港崀地区近7000亩的国有土地建设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安排退养户入园发展;为实现“五化”建设,园区规划建设了深海取水工程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养殖尾水、加工废水、生活污水,统一分类、集中处置,确保达标排放;同时,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探索创新多层养殖模式,让水产养殖“上楼”,为缓解养殖量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提供解决方案。
几年过去,如今,文昌市已全部完成冯家湾生态红线保护区内195家海水养殖户退出区域的生态修复工作。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内,一栋栋混凝土结构的养殖示范厂房崛地而起,政府投资五网配套基础设施和企业投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养殖示范厂房。文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第二次转型:
打造“水产种业硅谷”
自首栋养殖示范厂房投入运行以来,冯家湾工厂化多层养殖模式备受外界关注,这在国内水产养殖领域尚属创新探索之举。在具体实践中,园区采用跨梁架空结构、通过增高楼层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并根据不同水产品类别设计养殖池大小、水深,厂房内温度和光线可人工调节,以便为水产品提供最适宜的繁育和生长环境。为解决近海养殖污染严重的弊端,园区专门铺设了管道,统一从近海2公里、海平面以下9米的位置取水,养殖尾水经过4级净化处理,达到海南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要求一级排放标准后,才排入周边河道,进入海域,从根本上避免了二次污染。
水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纷纷慕名而来。目前,园区已引进海大集团、渤海水产等16家养殖企业和科研机构,第一批入园的8家企业项目已动工建设,蓝海、鲲诚、晨海、慈德等企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根据规划,未来完成三期建设之后,将全面实现6987亩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入园企业将达到20家,入园养殖户达到1200户以上。
企业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好。文昌市委书记龙卫东到任半年以来,多次赴园区实地调研、召开专题会等,破解项目难点堵点,就园区建设提出“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对接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建立水产养殖业保险保障体系,提高养殖户入园养殖的信心”的要求,并强调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做好招商引资等工作,引进更多更好企业入驻园区,为入驻养殖户、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
标杆企业带来的优质种苗和先进技术,也将惠及入园的本地养殖户,帮助冯家湾海水养殖行业取得高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正是新一代养殖户所看重的。
水产养殖厂房。
如今,以曾广能为代表的第一批进入园区的本地养殖户,力求推动冯家湾第二次转型,那便是——构建现代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集保种、育种、选种的科技研发试验、生态技术示范、苗种产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打造“水产种业硅谷”。
“在三年试养期内,园区免收厂房租金、供水等费用,还将抽水、排水、养殖池建设等全部安排妥当,我们只管用心养好鱼就行!”曾广能说,养殖环境变好了,他预计养殖效益可以提高50%以上。
在近期冯家湾管委会的一份汇报材料上,更清楚地为养殖户算了一笔账:“按800平方米使用面积计算,每年可生产P6规格虾苗3.4亿尾,年产值102万元,除去厂房租金成本,预测每户年收入约30万元。”
更让养殖户感到安心的是,园区还组织专家顾问团队和水产科研机构围绕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养殖尾水处理、成本控制等问题提供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服务,及时帮助养殖户解决入园养殖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实际困难。
“工厂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厂房设计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杨光表示,后续待养殖技术更加成熟,园区还将探索同一楼层里的循环立体养殖,进一步提高存量工业用地的开发利用效率,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广阔的天地。
回望冯家湾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从“1989年第一家虾苗繁育场落地”“2006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对虾星火产业带’”,到“2017年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贴上‘污染’的标签”,再到“2021年包括冯家湾渔业核心区在内的文昌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录”……今天的冯家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书写着“虾苗谷”的传奇。
建设中的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文昌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