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质教育

继2月12日在北京语言学院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总部的记者会后,第九届中国教育巡回展于20日召开。在此前一天,首届留学工作与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论坛在中国大饭店举行。与12日热热闹闹的记者会相比,论坛上少了众多媒体的喧哗,却多了一份冷静的思考,落座的嘉宾均是关心我国留学事业发展的业内人士,他们中有留学界的专家学者、国外大学的国际部负责人以及国内各地留学中介人士。

此次论坛涉及的话题众多,嘉宾们畅所欲言,议论核心是培养多元化人才与引进优质教育

培养多元化人才的一种方式是留学

其中包含自费留学。随着中国公民大量出国留学,因而产生了专为自费留学服务的行业――自费留学中介。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告诉记者: “自费出国留学服务是伴随中国公民自费出国留学大量增长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商业服务行业。”而培养多元化合格人才离不开遵循商业规律操作的合法留学中介。因此,教育部国际交流司副司长岑建君在回答记者提出的“留学中介机构未来发展政策”问题时说:“第一要树立示范,第二是要规范国外合作协议,第三成立行业协会,正本清源,清除害群之马。”

培养多元化人才的另一种方式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巍在论坛上对记者说:“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人才流动的全球化,进而推动教育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实质是教育资源的全球配置与共享。这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结果,同时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着人才支持。中国在加入WTO之后,需要大批通晓国际规则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而国内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需要借助外国教育资源加入培养。另一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需要大批熟悉中国情况的人才,以便发展同中国的关系,而自身教育资源短缺,无法实现培养目标也必须利用中国的教育资源进行补充。” 从邵巍博士的回答中,记者理解到了引凤入巢的具体意义,一是合作办学,二是鼓励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其中合作办学的核心就是引进国外优质资源。

培养多元化人才靠的是优质教育,怎样理解优质教育,如何正确引进、使用和管理优质教育,也成为论坛议论的焦点

境外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记者请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方茂田主任阐述优质教育资源的定义。方茂田告诉本刊记者:“中国教育部权威人士解释:国际上知名的教育机构、国内急需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的课程与教材、国外教育机构的办学特色和成功的管理经验称为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方茂田说境外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他介绍说:“境外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从管理体制上讲包括中央政府主管和地方政府主管;从学校的性质上讲包括国营、私营等;就赢利角度来讲,有赢利性质和非赢利性质的;就办学层次而言,有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从办学程序上来说,分政府审批、机构认定;从属协会上,还分为学术学会、职业协会、职业资格等。”

我国对境外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样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鉴于境外教育资源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方茂田告诉本刊记者:“我国对境外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样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为此,方茂田建议:“确保优质教育资源,过程监管和质量监控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有必要强调社会服务的专业性,以及设立非政府性质的专业机构。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参照美国的六大认证机构,英国的质量保证机构、德国的高等院校协会,法国的大学校长联系会,荷兰的高等教育联系会、澳大利亚质量管理、新西兰质量管理机构等。这些教育机构所在的国别不同,教育交流不一,但在教育资源的输出和准入方面,其作用和功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具有质量监管、注册、审核等方面的功能。”

采访心得: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也随之向世界开放,中国人走出了国门到国外求真知。他们把留学作为改造与提升自己的杠杆,中西两种文化在这群人的留学过程中,顺利地完成了一次融合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这群人的许多思维方式,他们就像一粒粒的种子把中国的文化根植到了西方,使西方人了解中国人,同时也给国人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技术、文化与潮流。这样的人才把握住了潮流的脉动,成为时代的宠儿,也成为撑起国家明天的脊梁。这样的人才也就是众位嘉宾分析研究的多元化人才。

我国的政府部门、教育专家十分重视多元化人才的培养,但是当今社会,对于这种人才的定义还非常模糊,也有些泛泛而谈。很难得,首届留学与多元化人才论坛召开了,我们才在大脑里对多元化人才有了一点清晰的认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