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盘活广袤农村“沉睡”的优质资源,打好特色产业的“乡土牌”,不是简单的种植结构调整,而是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一朵福白菊,在麻城绽放30亿元大产业;一条黄鳝,在仙桃“拱”出50亿富民产业;随州一朵小香菇,全产业链产值达300亿元;潜江一只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大自然的馈赠发挥其最大价值,湖北各地大有作为。

每到地方考察,“特色产业”都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高频词。在南阳月季博览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从福建的沙县小吃、陕西的小木耳、山西的小黄花、广西的螺蛳粉等“细分行业冠军”的发展路径上可以看出,立足地方特色,用活用好资源禀赋,带动相关产业上游、中游、下游、周边文旅等完整链条发展,才能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从而形成独具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

壮大产业链,离不开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推动各链条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才能持续在农业产业上延链、补链、强链,拉长产业链的弹性空间,让全链更稳固、更稳定。思路一变天地宽,从目前特色产业做得好的经验可以看出,延伸产业链并不是狭义的存在。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的农产品可以说是不分四季,供应不断,但也存在产业链多而不优、有而不响等短板。而特色农产品走出了一条质量效益提升的路子,不仅做大了规模,更是提高了能级。跳出自身的空间局限,努力配置更多资源,为产业的发展辐射更多半径,借助各种平台提高要素资源的吸附力,为产业竞争力的跃升积蓄基本力量。

发展特色产业,落脚点关键在于促进农民增收。不能富了老板穷了老乡,就得让参与方都有稳定利益,才能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不断完善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无论是土地流转获租金,还是资金入股分股金,无论是基地务工挣薪金,还是订单种植得酬金、三产融合赢现金,拓宽各种增收渠道,最大限度地把利润留在农业生产者和农业产区,实现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千方百计让农民得到最大的实惠。

盘活广袤农村“沉睡”的优质资源,打好特色产业的“乡土牌”,不是简单的种植结构调整,而是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创新提出更高要求。解决分散小农户与大农业的衔接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提高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时时刻刻把农民利益放在心上,以乡土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才能念好这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致富经。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