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买卖本身倒是无可非议,但是这宣传嘛……
让我们拿出超级食品虚假宣传宾果卡来对照一下:
在文章结尾可以找到这张图的空白版,欢迎传播——但请不要去掉水印。制图:Ent
哎呀,不妙。
常看果壳文章的读者可能都不用小抄就能发现,它的宣传套路是标准的保健品式浮夸:“富含人体所需一切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抗自由基”、能够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骨质疏松中风胃溃疡癌症顺便改善性功能治疗不孕不育……等等此类瞄准中老年人群的“高危”表述。
而很不幸,事实是残酷的:并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或者食物能够如此“万灵”地解决人类医学所面临的诸多难题。当然没有了!要真有的话,为什么这些灵丹妙药没有立刻成为国家基础药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研究者在生物医学和药物研发第一线奋战呢。
那么,辣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
辣木:是种木,并且很辣
广义的“辣木”,可认为是植物分类学上辣木科(Moringaceae)下12-13个物种的统称。这些植物原产于非洲和南亚,其中目前被人类利用开发的主要是其中两种,Moringa oleifera辣木,和 Moringa stenopetala 非洲辣木,但后者的利用与种植面积又远低于前者。因此,日常所说的辣木,可以认为默认指的是前者。
辣木Moringa oleifera的花看起来还是挺顺眼的。图片来源:wiki
为什么说它“辣”?因为这类植物普遍含有一种物质——葡萄糖异硫氰酸盐;它在植物体被破坏(例如被咀嚼)后,会分解产生异硫氰酸酯。别看见化学名词就跑,这东西每个人都吃过:这就是萝卜、辣根和日料店“芥末”里的那种辛辣味的来源。因此辣木的名字非常合适:辣的木本植物。
萝卜辣根什么的都是十字花科,那么辣木与这些蔬菜是否有亲缘关系?事实上也是的:虽然辣木看叶片和果实容易让人联想到豆子,但辣木科在分类上与十字花科同属十字花目,和豆科关系反而远了。
辣木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和印度西北部,在这里它能长到10-12m高,并在每年依生长气候条件的不同开花1-2次,移栽到湿润的印度南部的辣木甚至能常年开花,花乳白而芳香,花谢后即结出长达20-45cm的果荚。
辣木的“神奇”功效……嗯,你懂的
那么,辣木是否真的有商家写在百度百科上的诸般功效呢?(剧透警告:没有。)
判断的方式当然是看是否有相关研究支持。互联网上搜索“辣木”,宣称其有抗癌治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中风改善性功能之类的文字倒是不少,可惜都是广告或者个人博客;在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中搜“辣木”,出来的中文文献则多半涉及其栽培、引种、营养成分测定,真正提纯化学成分以验证其功效的研究凤毛菱角。如2007年一篇发表在《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的文章,述及辣木叶片中黄酮的降血糖作用,也只是样本量极小的10只小鼠的动物实验且并无后续。
但辣木在英文学术圈还真是小有名气——不过对不起,和药用无关。辣木有两篇引用较高的论文,讨论的是它的净水作用:辣木榨油之后能得到副产物辣木籽粕,其中有一种二聚体阳离子蛋白,能够有效聚沉水中的悬浊颗粒,达到净水效果,这是今天栽培辣木在除榨油和食用外的一大用途。
除此之外,涉及药用功效价值的文献都是乏善可陈。有实验表明辣木叶片和种子的提取物有抗菌和抗腹泻活性,有抗真菌活性,有抗炎活性,有抗糖尿病活性,有抗胃溃疡活性,有抗癌细胞活性等等——然而这些实验都有两个共同特点:缺乏人体临床实验数据,并且没有后续报道。因此,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明确指出:“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用辣木治疗癌症的做法”。
是的如你所料,这幅漫画又出现了……原作xkcd,翻译Ent
吃货眼中的辣木:只要吃得起,调料主菜两相宜
灵丹妙药是没戏了,回到实用主义的问题:辣木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甭担心,这种问题早有人替我们回答过了。
辣木在其原生地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就有较长的栽培历史了。印度是野生辣木多样性和栽培产量的第一大国,经过选育的辣木被引种到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柬埔寨、斯里兰卡以及地处热带的非洲国家。辣木的嫩果荚、叶片、花以及种子在不同的区域有着多种多样的食用和利用方式。在南亚,辣木的嫩果荚被称为“鼓槌菜”,常用来煮汤或者直接做成蔬菜沙拉,孟加拉国人把它与椰肉、罂粟籽、芥菜一起煮咖喱食用,有时也被用于其它鱼、虾菜肴的调味;在柬埔寨,辣木的叶片被用来做成被称为korko的蔬菜汤;在马尔代夫,辣木的叶片被煎炸后,与马尔代夫传统的腌鱼混合食用;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些地方,辣木的花被裹豆粉煎炸制成Pakora;在泰国和菲律宾,辣木的嫩叶更是被广泛用于各色咖喱的烹饪……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除此之外,成熟的辣木种子含油率约40%,可以榨油,也可从果荚上取下后,当做豌豆一样煮吃,或者烤熟后当坚果食用。
所谓“鼓槌菜”,指的是嫩果荚切下来之后的样子。像吗?……还算像吧。图片来源:wiki
至于营养嘛……实际上如果只拿它当零食或调味料的话,营养成分如何都无关紧要。不过辣木还真是有点儿成为主菜的潜力: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 每100g新鲜的辣木叶片中含9.4g蛋白,1.4g脂肪,8.3g糖类,185mg钙(19%),4mg铁(31%),51.7mg维生素c(62%),0.66mg维生素B2(55%),维生素B6(92%),这个水平和许多常见蔬菜都是有可比性的。当然,再怎么比它也都是一种绿色植物,其蛋白质含量和品质无法与肉类、蛋类、乳制品等相比,更不会提供什么额外特殊营养物质,所以喜欢吃的当菜吃就好,不喜欢或者嫌贵的也无所谓。
那卡斯特罗为啥会喜欢辣木呢?大概是因为,作为一种热带作物,辣木还是挺有潜力的。辣木对土壤要求并不苛刻,从酸性土壤到弱碱性土壤,pH5-9的范围都能生长,同时适应0-2000m海拔的地区,对干旱也有相当的耐性——年降雨量250-3000mm都可以生长。最为重要的是,辣木是一种速生的木本作物,也就意味着一年栽种之后加以适当的管理即可年年收获,而且土地无需重复翻耕,因此可以极大减少农业对土壤的侵蚀——这对土壤贫瘠的热带地区尤为重要。这也无怪乎辣木被认为是有相当重要价值和潜力的热带作物,甚至被一些推广组织称为“热带的天然营养”了(Fahey 2005),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于2014年9月将辣木M. oleifera列为值得关注的“月度传统作物”。
遗憾的是,正因是热带作物,辣木无法在0摄氏度以下过冬,这时多年生木本作物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这决定了辣木目前在中国的种植只能局限于极少部分的热带与亚热带区域。也正因此,国内的辣木籽什么的都卖得不算太便宜——每斤99块钱这种价格,当零食无所谓,当菜可能就有点奢侈了。
总而言之:辣木是种还不错的热带作物,拿来吃还行,价格见仁见智,但指望它有什么神奇疗效就算了——好吧,这句话基本适用于所有的“超级食物”,但这不能怪我,谁叫那些食物自己硬要往那个方向上宣传呢。(编辑: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