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及下一步重点举措汇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14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的新举措。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经营主体来说不可或缺,是企业应对外部冲击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各部门各地方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培育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5月底,我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18亿户,民营企业超过50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以上,广大经营主体迸发出了新活力、新气象。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从现实来看,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唯有加大力度打造更好营商环境,才能帮助经营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从长远看,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逐渐减弱,制度供给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孕育更多新动能、激发更多新活力具有重要催化作用。北京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最新方案,以“一业一证”改革、“一件事”集成服务、“一体化综合监管”等“三个一”改革突破为牵引,带动全链条审批、监管、服务整体优化提升;江苏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优化提升政府服务一系列措施,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敢闯敢干……面对经营主体遇到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各地着眼实际、频出新招,让其拥有更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拥有更多“看得见”的获得感。
营商环境好不好,经营主体最有发言权。尤其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只有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获得外资更多青睐。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设立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1.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94.6亿元,同比增长2.2%。外资项目接连落地,正是得益于我国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今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生效施行,总条目1474条,与2020年版相比,增加239条、修改167条;外商投资鼓励目录内的行业领域,可享受关税减免、土地优先供应等优惠政策,鼓励目录越来越长,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给外资企业带来更多获得感,也极大地增强了外商投资中国扎根中国的内生动力。中国贸促会5月30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97%的受访外企对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出台的外资政策评价为“满意”以上,对获取金融服务、市场准入等指标的满意度均超过80%。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质的营商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培育着经营主体的根苗茁壮成长,让广大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充分迸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等方面,下大气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经营主体必将本固根深、枝繁叶茂,中国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