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白社村的致富经

春分刚过,花开正好。走在永寿县马坊镇白社村花砖人行道上,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民居与笔直宽阔的水泥路,让人心头欢喜。

白社村位于渭北旱塬,距离永寿县城15公里。从县城到村上要翻越2个深沟,是黄土高原典型的“边边角角”村。2018年前,村里有23户群众没有通上自来水。自然条件及产业基础非常差,是有名的贫困村。

2017年6月,市财政局干部潘峰主动报名赴扶贫一线,成为永寿县马坊镇白社村第一书记。

驻村后,潘峰多方争取资金,找机会、拉项目,来解决村上基础建设滞后的问题。2018年7月,潘峰到永寿县城开会,正巧遇上县城街道升级改造,他觉得这些被更换下来的旧花砖可以“二次利用”。后来,他想办法把这些废砖全部拉到村上,把街道重新铺设了一下。不但美化街道、方便群众出行,而且省了钱。

白社村三面环沟,海拔高、光照好,适合发展光伏发电。经过20多次的开会讨论和群众的反复沟通研究后,2017年底,白社村的光伏发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率先在永寿县建起村级光伏发电站。2018年,该电站累计发电13万千瓦时,直接收益11万元。

针对村支部软弱涣散的现状,潘峰率先将帮扶单位支部与村支部“结对共建”,通过召开主题党日活动,带领村党员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采取“支部+公司+贫困户”模式,为村集体联系10万元扶贫资金,为加入公司的贫困户带来4000元的分红收益;带领群众建成300亩的花椒扶贫产业园和存栏2000只的林下生态养鸡场;针对村容村貌落后的现状,争取扶贫资金300多万元,硬化街道8条、安装太阳能路灯42盏、修建排水渠2000米,铺设花砖8000平方米,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和户前花砖铺设两个100%。

潘峰认为,村里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脱贫很难有可持续性。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后,他决定扩大磨坊建设规模,为周边群众服务的同时,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0年3月,潘峰给村子建了一个小型磨坊,他去蓝田县等外地省市考察村磨坊的运营状况。在咸阳市和永寿县两级扶贫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群众建设磨坊厂房,并同期开展磨面机器的招标。同年下半年,磨坊厂房顺利建成试运行。磨坊由村上承包给个人经营,收购村民小麦加工面粉,制作挂面、馒头等,通过消费扶贫进行售卖。

2021年2月8日,白社村的磨坊当天接了好几个大订单。适逢春节,潘峰提议为村民免费磨面3天。一时间,村民纷纷将麦子拉至磨坊,周边的村民也闻讯赶来。村民师振兴高兴地说:“过去,我们必须翻几道沟,用人力推车去御驾宫磨面。现在村里有了自己的磨坊,实在太方便了。”

“我的家乡也是在山区,明白乡亲们的艰难。”潘峰说,“目前,脱贫攻坚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状况。磨坊经营这笔村集体收入,将用作教育奖励和大病救助,有效防止群众返贫,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扶贫路上,名副其实。潘峰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志愿者、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省信访工作基础业务标兵、延安十佳大学生村官、咸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咸阳市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咸阳日报全媒体 赵常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