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百里荒,心里有点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出路在何方;如今的百里荒,变成了‘百里旺’,开着小车住着别墅心里喜洋洋。”一首打油诗诉说着百里荒景区沿线的变迁。
百里荒位于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因古代方圆百里、荒无人烟而得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百里荒“一红二白三黑”(即:烧红砖石灰、挖煤开采等低质资源经营)。上世纪80年代,国家曾在这里建立“北羊南养”实验基地,一度建起了万亩草场。
2019年11月,百里荒再度热闹了起来,宜昌市委规划建设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横跨夷陵区、当阳市、远安县三地,覆盖6镇、43村、近10万居民,总面积769平方公里,是湖北省唯一的跨县域乡村振兴试验区。
为走深推实“强县工程”,做好“共同缔造”文章,龙头企业百里荒旅游集团公司党支部(以下简称百里荒公司)在试验区党委的领导下,主动延伸党建触角,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群众聚在“摇钱树”下,通过深耕旅游、农牧、康养产业,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绿色发展的新路,谱写了一首共同缔造美丽乡村的幸福赞歌。
党建带企建,带出共谋发展一条心
第二届夷陵牛养殖评鉴会暨夷陵区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百里荒举行
记初心,暖民心,赤诚之心印于心。2013年,既是党员又是矿企老总的钟安荣毅然选择了向当时不看好的旅游业转行,从“吃山吃水”向“守山护水”转变,开启了一段“投资无底洞,回收马拉松”的长跑。桑梓情怀,乡情难泯,仅5人的百里荒公司党支部成立后,为让农旅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他带领一班党员重拾牛羊产业,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联络在外的流动党员和党员能人,来了一场“羊倌儿”和“牛倌儿”的约定。
如今,第一个被动员回乡的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国朝民现在已经成为百里荒公司党支部下属的牛羊产业发展星火党小组组长、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牛羊产业也成为百里荒公司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星火党小组充分发挥联农带农的组织优势、养殖加工技术优势和品牌创建营销优势,采取 “党小组+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的互助协同发展模式,吸引养殖农户通过资产入股、土地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抱团发展,从最初的中洲山、百里荒两个村,扩大到周边10多个村庄,不断将党组织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群众勤劳奋斗之手紧密相连。
为了带动片区群众共谋发展之策,2019年11月,试验区探索成立了环百试验区党委,由龙头企业负责人钟安荣担任书记,并在全区范围内择优选派2名党建指导员,直接参与公司分工,明确“1+2+8+x”组织架构,构建“党委统筹+多方联动+群众受益”工作机制,覆盖2镇8村、2个市场主体,网络党员510余名,通过完善组织架构搭建“政企村对接平台”,构架利益链接桥梁,带动片区群众一起干,一起赚。
支部带能人,带出共富增收一条路
百里荒及周边农民依托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
千条路,万条路,致富增收是好路。围绕牛羊产业,百里荒公司党支部构架起试验区党委和村支部的连心桥、致富桥,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上,搭建“种羊提供+技术服务+全程防疫+保底收购”风险防范机制,把最大的利润让渡给群众。
农户谭宏波回乡创业养羊,由于缺乏技术,20多只羊一夜之间全部死亡。国朝民从专业角度帮他分析了死亡原因后,谭宏波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第二年,合作社为谭宏波提供了50只种羊,又帮他扩大了羊舍,还协调交通、电力、国土等部门解决了谭宏波家通电、通路、建青贮窖的问题,并对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降低养殖风险。如今谭宏波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了50头和300头,成为当地养殖大户。同时,百里荒畜禽合作社长期为养殖户提供“八项服务”,成立“羊学校”“羊工厂”帮助群众普及养殖技术。
为解决养殖“第一步”问题,百里荒公司党支部通过环百公司担保,搭建平台经济帮助养殖户“借鸡生蛋”,推动8个核心村全部授予信用示范村,引导金融机构释放惠农贷近8000 万元助力产业发展,免费为农户建标准化羊舍75栋。百里荒公司党支部靠前站位、主动补位、从不缺位,实现了党建引领与强村富民的深度融合。2021年,百里荒公司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员带群众,带出共同缔造一片天
百里荒建起标准化羊舍
大晴天,下雨天,共同缔造一片天。百里荒公司党员坚持资源共享、效果共评,通过群策群力,让沿线更多的群众端“旅游碗”,吃“旅游饭”。
目前,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山上畜牧、山腰果蔬、山脚粮油”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宜昌白山羊”“夷陵牛”“南垭贡米”等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农牧业品牌应运而生。每年暑假,百里荒景区周边的百里荒村、天坑村、中洲山村等地,特色民宿“一床难求”,带动周边近2万人增收致富。
群众尝到甜头后,百里荒公司党员带头人钟安荣干劲更足,主动谋划并自掏腰包兴修景区西门道路,发动群众共谋共建,逐步打通局部交通瓶颈,敞开共同富裕大门。通过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不断拓展农民参与片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让更多的群众通过“道路经济”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从根源上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夷陵版“李子柒”闫凤娥,作为经营民宿农家乐的致富党员能人,积极探索餐饮菜品、烹饪方法、民宿硬件等标准规范,依托“一核四线”的流量保障和“一小时”经济圈消费保障,借助电商平台实现年收入5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近20余人,被《新闻联播》专题推介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各个产业党员能人累计安排周边农民就业600多人,沿线农户实现年增收2万元以上。
“不论是政府、市场还是群众,只有共同缔造才是真的创造,只有群众受益才是最大效益,只有农民主体才是发展主题。”钟安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