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上午,泗县宏源菌菇种植家庭农场的蘑菇种植大棚里,双孢菇争先“绽放”,一派喜人的景象。该农场创办于2019年,经营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占地102亩,大棚面积66000平方米,冷库容量1200立方米,年产量60万公斤。2020年,农场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21年,农场负责人孙孙荣获县“自主创业带头人”称号,同年被推选为泗县食用菌产业协会会长。
“在大城市的工地上搬砖提泥兜,骑着电瓶车风雨里送外卖,这些都是我宝贵的经历!”回顾往年拼搏奋斗的经历,46岁的孙孙心中涌起诸多感慨,“我从来都不怕失败,奋斗过也吃过不少苦。幸运的是,我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选准产业,走食用菌致富之路
20多年前,孙孙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离开故乡屏山镇大李村,怀揣着不怕吃苦的劲头和男儿当自强的信念,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食用菌种植。通过考察,他一路南下,到福建省漳州市红星双孢菇种植基地,边打工边学习技术。经过3年的努力,孙孙从不懂技术的门外汉,成长为能熟练掌握双孢菇种植、经营、管理、加工等全套技术的行家里手。2018年10月,他自筹资金170余万元,建起10个大棚,购买相关配套设备种植双孢菇,2019年获利40余万元。
孙孙的梦想就这样慢慢开出花朵。2019年,孙孙建立泗县宏源菌菇种植家庭农场,按照“打造示范基地 服务带动农民”的思路,逐步发展成为全县最大的双孢菇种植基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782万元、利润235万元。2021年,该农场被评为宿州市示范家庭农场,有力推动全县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
巧借外力,走快速发展之路
借得东风好扬帆。在泗县农业农村局和屏山镇的共同努力和帮助下,通过政策帮扶、资金奖补及自筹资金等,孙孙总结成功经验,又扩建种植大棚30个,完善冷库、加工厂房等配套设施。土地由原来的30亩增加到现在的102亩。
“泗县水质碱性大,净水机需要一天换一次膜,费时费力。镇领导在走访了解情况后,第三天就为基地配置过滤器,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孙孙满怀感激地说。
突出科技,走绿色生态之路
宏源菌菇种植家庭农场现有温室大棚8万平方米,生产采用互联网农业大数据技术、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淋系统、自动外遮阳系统、自动降温系统等。有了高科技的支持,温棚里的蘑菇随时得到保护,长势喜人。
近年来,泗县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发展乡村经济,加快实施“百果园、花世界、绿泗州”工程,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依托政府的蓝图规划,宏源菌菇种植家庭农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生产的菌菇产品销售至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利用秸秆达720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示范带动,走共同富裕之路
由家庭农场建立标准化蘑菇种植示范基地,组建技术服务队,带动农户就业;农户以自己的蘑菇大棚开展联合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物资、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与家庭农场签订合作种植协议,由家庭农场帮助其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提供标准管理服务……“现在的农业,早已不再是单打独斗靠天吃饭。家庭农场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孙孙介绍。
为更好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孙孙积极实施专业、产业、创业、就业“四业”联动,通过扶持、支持一些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爱农业、爱农民的能人大户先期发展食用菌产业,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创业。“三四月份,我们要出去考察,通过引进最新的种植技术,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敢想敢闯的孙孙,用奋斗让梦想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