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保障。本年度,我校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常规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教育创新,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化管理体系,努力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惯、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程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是学校施教的行动纲领,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时计划和教学内容,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并确保各学科有专职教师任课。开发校本课程,满足教学需要。现在已经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有《现代科学技术简介》、《西方礼仪文化》、《中国传统节日》、《强国之路的历史探索》、《走进新课程》等。
2、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我校定期召开包级领导、年级主任会议。反复讨论拟订《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及工作重难点和完成各项教学、教研任务的具体措施。然后各备课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围绕学校计划,拟订各类计划。
3、实施教学计划。为确保《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一是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组织教师学习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二是狠抓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制度生效;三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变以往的定期抽查为不定期抽查,检查了各教研组计划和和抽查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四是严格兑现奖惩。
4、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学习。开展好这项工作,学校用例会制度来规范全校教职工的参会情况。利用周例会,对全体教师进行思想、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
二.细化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我们不断修订和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修订了《教学常规管理条例》、《教学成果奖惩条例》、《教职工考勤制度》,这样对教学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细化领导分工,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分年级包干,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保证了年级组内部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强化了责任。
3、强化教研组建设。逐步加强制度式的规范管理,改进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和形式,推进集体备课,做到以老带新,共同探讨教材,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以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强化集体备课,践行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校发挥教研组群体作用,集思广益,做到优势互补,提高全体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研究教材,备学生、论方法、注过程、备资源。另外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这样,通过集体讨论与个体操作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集中群体智慧,优化了教学过程,切实地增强了教师理论水平,较好地提高了课堂的实际效益。
5、加强教学常规环节检查与督促。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一是备课组业务研究领导包组制;二是教师备课校长签字制;三是各年级部每月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次;四是督促班主任每学期两次给学生写鼓励性评语,并根据评语的质量进行评比。五是校行政领导每周听课在5节以上;六是抓好学生学段学分认定、学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6、校风和学风管理。为抓好校风、学风管理,学校出台了各级各类值班的规定,领导轮流值班,处理日常事务和检查校风校纪。二是各班严格考勤制度,学生认真点名,全学年召开两到三次学生代表座谈会,年级部分别举行二至四次学生代表座谈会,进行评教评学活动。三是抓好每学期一次的学生“学法”经验交流;四是召开家长座谈会,要求家长代表积极参加管理学校。五是切实发挥学工处的作用,对违规违纪学生强化思想教育工作。六是抓好好人好事的宣传报道。由于各方密切配合,学校校风、学风不断改观,每天学校教学秩序井然。
7、教学观摩与经验交流。学校每周组织两节观摩课,且要求无课的其它组教师跨组听课,听后随即评课,扩大交流。
8、校本培训。一是切实抓好在教学方面的“备、教、辅、批、考、研”等六个环节的“传、帮、带”工作,把教学实践经验差的教师以及新增教师明确为学校骨干教师的“帮、带”对象;二是抓好集中学习,以转变全体教职工的教学思想理念,提高教育理论、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为重点,抓好这些方面学习和经验总结;三是提倡自学、边干边学;四是提升教学基本功,做好教师多媒体教学技术培训。
三、注重教科研活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建立健全教研组织。
我校根据课程标准、课程计划以及教学内容要求,结合学校规模及特点,共设15个教研组。各教研组长均由学校本学科学识水平高、科研意识强、具有学科带头作用的老师担任。
2、建立校本研训机制,开展“六个一”活动。①学教育教学理论专著。②摘教育教学有助的文章。③写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案例或教学反思。④上一节公开研究、实践或示范课。⑤说一篇课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和教学思路。⑥听、评其他教师的课。以此来推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发展。
3、举办“三课”活动。近年我校定期举办“骨干教师引领课”,“教师汇报课”,“优质课”,这“三课”的顺利开展已初步形成学校教育科研的一大特色,它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技巧的平台。切实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
4、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5、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我校对专任教师进行了多媒体技术校本培训,目前青年教师人人能熟练操作,且能制作课件,课堂教学中必须使用信息技术。同时开展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活动,加以实践研究,从而促进教师教法的变革,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6、教研创新有特色。我校教研工作以校本教研为主。各教研组每期在校内都组织每位教师开公开课、评课。此外,还鼓励教师跨组听课,评教法、教学环境的创设、知识整合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校际交流等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均按学校要求围绕教学的“备、教、辅、批、考、研”等六个环节探讨。
四、改革评价办法,凸显激励功能。
我校把建立新课程所提倡的“发展性评价”作为评价改革的目标,积极探讨中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的基本框架,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评价理念。建立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各学科根据其学科特点增加具有操作性的测评内容,测试卷、作业用等级加短语的方法进行评价,学生《素质报告册》更多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关注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等非学业内容的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用激励性、描述性的语言对各个学生的独特性进行描述,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促进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教师专业培养制度,坚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断的丰富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学习先进的科研理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教师的校本研究,严格要求全校教师的队伍建设,根据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适应教育日新月异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