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优质护理服务经验_护理优质经验服务内容_优质护理服务经验报告

“5·12”国际护士节表彰现场

护理优质经验服务内容_优质护理服务经验报告_的优质护理服务经验

为新生儿提供沐浴、脐部护理上门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经验报告_的优质护理服务经验_护理优质经验服务内容

“互联网+护理服务”预约流程

外卖、快递可以送上门,护士能不能“上门”服务?“可以。”5月10日,在“庆祝第112个5·12国际护士节暨优秀护士表彰”活动现场,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大足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张昌碧说。据她介绍,医院开展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就可以满足广大群众一键预约,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三甲”医院优质护理上门服务。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及“互联网+”战略的推进落实,重医附属大足医院从2022年启动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借助网络平台为出院患者提供“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延续护理,将健康真正送到群众家门口,有效解决了居家患者的实际需求,既节约了患者就医时间,也减轻了家庭照护负担。

运行机制及服务流程

让优质护理放心到家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拓展护理服务模式,统筹发展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服务,增加护理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互联网+护理服务”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打破了传统医疗行业壁垒,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服务项目包括临床护理(留置/更换胃管、留置/更换尿管、伤口换药等)、专科护理(造口护理、压疮护理、PICC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等)、母婴护理(新生儿经皮黄疸检测、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沐浴抚触、产后乳腺疏通等)。“畅通运行机制和服务流程,组建多学科医护专家团队是保障‘互联网+护理’顺利开展的关键。”张昌碧表示。

医院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充分评估区域内群众健康特征和服务需求,项目实施可行性论证后,2022年正式提出试点申请,向大足区卫生健康委递交工作报告。2023年2月21日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正式上线。同时,医院构建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体系,制定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护理部具体负责管理,落实财务、信息、医疗等多部门协作机制。

本着“依法依规、保障安全、稳妥推进”的原则,完善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工作,从9个方面着手实施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职责、工作流程及预案以及相关文书记录,其中包括组织上门工作服务团队,遴选经验丰富、沟通、应急能力较强的高年资、专科护士承担上门工作;确立网络平台,引入第三方信息技术平台,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服务、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纠纷处理等方面的责权利;完善患者及医户端操作平台;制定上门操作流程及管理模式;规范上门服务知情同意书;建立各项目首诊评估表;服务后健康教育及满意度评价;护士安全保障措施及纠纷防范;利用医院微信公众号、官网、报刊媒体等形式加强宣传。

据介绍,医院目前开展了产后康复、伤口造口护理、管道护理、深静脉置管(PICC/输液港)护理、呼吸护理五大类14个服务项目。“在试点初期,医院选择以医院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范围10公里以内的本院出院患者作为服务对象,主要针对高龄、失能老人、康复期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和产妇等提供服务。目前,全院遴选38名业务技术骨干,均为5年及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专科护士,经培训并考核合格授权后纳入到‘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张昌碧说。

“一键预约”让优质护理触手可及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年患者日益优质化、人性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如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满足不同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广大护理工作者必须进一步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护理模式、拓宽服务领域、丰富专业内涵。在丰富护理专业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兼顾专科护理的精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队伍,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内涵,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真正把健康送到群众身边。”医院党委书记席家庄表示。

据介绍,在“互联网+护理服务”正式上线的近3个月时间里,该院护理团队用专业的护理技术、高标准的服务质量让“互联网+护理服务”不断走深、走实,赢得了辖区群众一片叫好声。

“辛苦了,李护士!大热天赶过来照护我的老父亲,省去了我们子女来回奔波医院的时间,真的很感谢你们。”85岁杨爷爷的家属说。

据介绍,肺癌晚期伴有冠心病的杨爷爷,因长期取端坐位,骶尾部及左坐骨结节处皮肤发生了2期压力性损伤。家属在大足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下单预约“压疮护理”。3月5日下午,创面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李德英和重庆市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刘旭共同上门为杨爷爷进行伤口护理。换药结束后,李德英还给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了家庭创面护理的要点、注意事项及饮食指导。

杨爷爷“压疮护理”只是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一个缩影。3月6日上午,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孙明玉、神经内科护士长杨相凤及重庆市康复护理专科护士易旭共同上门为68岁的罗伯伯完成了“管道护理”;3月7日上午,产科护士长骆琴带领产科医护人员,携带所需物品,上门为刚生完小宝宝回到家的廖女士完成“产后康复”。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打破传统医疗服务的时间、空间限制,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将专业、有温度的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至患者家中,全方位、全周期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启护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启,是重医附属大足医院的一项新挑战,也是探索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的新征程。

“通过开展上门护理,发现群众对护士上门服务的迫切需求,也感受到患者及家属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后的那份欣喜。而作为护理工作者的他们无疑是更加自豪、幸福的,能用自己的护理技术帮助到患者,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张昌碧说。

“互联网时代,护理服务途径多样化,服务范围扩大化,是护理发展的新趋势,更是现代护理人文关怀的新方向。医院开展的护理延伸上门服务,不只是护理形式的改变,更是质的提升,在保证护理服务连续性的同时,既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又真正将爱心护理落到了实处。下一步,医院的白衣天使们将继续用专业的技术和医者爱心,为广大病患提供优质、安全、便捷、贴心的上门护理服务,让优质的护理服务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做到护士多走一步、百姓少走一步、惠民利民更贴近一步。”席家庄说。

马太超 图片由重医附属大足医院提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