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开化县何田乡迎来了第四届清水鱼文化节,一条20多公斤重的草鱼被抬上舞台,以祭祀“鱼王”的形式向公众宣告开化清水鱼又迎丰收年。开化县农业农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开化清水鱼产业收入达3.2亿元,再创新高。
作为钱塘江的源头,开化境内河流水质100%符合水功能类别,属Ⅰ、Ⅱ类水质。好山好水养好鱼,近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美食节目的热播,开化清水鱼凭借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鱼”,清水鱼养殖产业也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新契机。
村民现场展示清水鱼烹饪方法。
位于开化县何田乡的全省首家清水鱼博物馆。
鲜活的清水鱼用上“氧气包”,让销售和配送更便利。
为了让清水鱼品牌价值实现最大化,从2009年开始,开化就将清水鱼产业列入全县农业主导产业扶持。2018年和2021年,开化先后出台和完善清水鱼产业扶持政策,构建从前端基建到后端销售的全产业链条的扶持体系,对基地建设、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等环节给予专项资金扶持,用真金白银指明产业发展导向。
目前,清水鱼养殖从何田、长虹、中村等主要乡镇,逐步发展至全县范围,从以前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发展到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基地养殖。产业规模由原先的200亩1500多口坑塘,发展到2310多亩11000多口坑塘,从业渔农有6200多户,年产量2670吨。
“这次我们的清水鱼参展可以说是满载而归!”12月初,刚参加完2023浙江农业博览会的开化县水产协会会长方进林欣喜地说,此次农博会期间,开化清水鱼现场销售14万余元,达成意向订单近6万公斤,总计销售230万元。方进林的农场选送的钱江源开化清水鱼获得本次农博会金奖。
汪立友的渔趣家庭农场集吃、住、游为一体,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何田乡第四届清水鱼文化节现场,当地举行祭祀“鱼王”传统仪式。
村民们拉起渔网,满怀喜悦收获“致富”鱼。
作为开化县水产协会会长和开化清水鱼产业农合联理事长,方进林这些年全心投入开化清水鱼繁育研究,从清水鱼优良品种中“优中选优”,运用山泉流水养鱼等技术原理,提升鱼的生长速度,降低其病害风险,培育出高品质的“开化清水鱼”。他告诉记者,何田乡还创新了清水鱼“期权认购”模式,通过出售“绿色期权”,对清水鱼进行按年份定价、分批销售,不仅增强农户信心,还带动清水鱼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截至目前,何田乡清水鱼全产业链平均年产值达5000万元。
清水鱼声名远播,这条“鱼”也游出了开化,游向全省乃至全国各地。2017年起,开化清水鱼游进杭城的餐桌,成为杭州西湖国宾馆、西子宾馆、楼外楼等名店的西湖醋鱼的专用食材。同时,在上海、杭州、宁波等长三角重点城市建立起开化清水鱼配送中心,不断拓宽清水鱼销售版图。
在2023年度衢州市“土特产”擂台赛——钱江源清水鱼大赛 中,来自全市的20多家农场或农业公司选出参赛鱼,进行同台PK。
清水鱼养殖基地遍布开化山区,成为开化县的支柱产业。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卖文化,昔日藏在深山中的清水鱼,成 了开化的一张“金名片”。
何田乡柴家村的汪永兵家有一条养了三十多年的清水鱼,成为开化“鱼王”。
好水养好鱼,好鱼带产业。近年来,开化县不仅致力于科学化发展清水鱼养殖产业,也将清水鱼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一大批与清水鱼相关的农文旅项目应运而生。
何田乡建起了全省首家以清水鱼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将艺术和科普相结合,打造了集科技、展览、住宿、餐饮于一体的鱼文化艺术盛宴。博物馆自去年11月开馆至今,已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拉动了周边的乡村旅游。
“我养清水鱼、开民宿,每年有五六十万元的收入。”何田乡渔趣家庭农场负责人汪立友从3口鱼塘开始,到现在建了27口标准化流水坑塘。因鱼而来的游客日益增多,他顺势打造民宿,让游客既能观鱼、喂鱼、体验嬉鱼之乐,又能品味山野的原生态风情,农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一条“清水鱼”激活一泓“共富水”。如今,开化清水鱼不仅仅是一条致富鱼,也是山区好生态的“旅游代言人”,这条鱼已然成为助力山区百姓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共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