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堤变成石榴长廊、荒废水塘开发成养殖小龙虾、黑鱼的精养塘……安徽省怀远县荆山镇深挖特色产业优势,利用滨淮湿地、茨淮新河大堤、芡河等自然资源,发展水稻、水产、石榴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带动全镇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怀远石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怀远县着力打造石榴种植、加工、销售及石榴文化、旅游等全方位产业链,通过出台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打破过去小农种植模式,引进企业和种植大户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拉长拓宽延伸产业链,破解“小散乱”发展困局,助推当地石榴产业迎来新“变”局。

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有产业作支撑。为此,怀远县荆山镇始终围绕“调结构、抓产业、促发展”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特色主导的“水字特色”产业(水稻、水产、水果)和二线蔬菜地的区位优势,不断引进项目、整合资源、融合产业,带动全镇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在淮河、涡河、芡河、茨淮新河四大流域,构建糯稻、糯米、糯米粉及糯米制品产业链。全镇65个种植大户、27家糯米生产企业集体发力,将“香稻谷”制成“糯米糕”,不断延伸糯稻产业链条。沿涡河4个村、沿芡河7个村、沿茨淮新河5个村、沿淮河2个村居,近2万农户集聚在糯稻产业链上,家家户户享受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

同时,荆山镇围绕发展“绿色”经济,书写“稻虾、稻鳅、稻鸭”和黑鱼、螃蟹养殖、大葱种植“绿色发展”新篇章,增强特色产业引领创收和带动致富的能力,促进持续稳定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荆山镇还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科学合理利用生态、旅游、土地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借助滨淮湿地、芡河水体保护立项机遇,不断探索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每年可为17个村、6个村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带动全镇2200多位农民家门口务工就业,成为推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重要载体。(吴高翔)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